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溢水杯是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主要实验器材,在教学时一些教师会因找不到溢水杯而将学生探究活动改为演示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用大烧杯倾斜后当溢水杯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水往外溢出后会顺着烧杯外壁流下。下面介绍利用塑料饮料瓶自制溢水杯的三种方法,不但制作起来快捷方便,而且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现行教材人教版物理第一册P1 43中是用倾斜放置装满水的烧杯代替溢水杯。此所谓的“溢水杯”使用并不方便 ,实验教师若稍有不慎 ,会将烧杯倾倒 ,水流在讲桌台面。我自制的溢水杯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市面上流行的太空杯 (塑料饮水杯 ) ,锯掉上部非圆柱体部分 ,在距杯口适当距离处 ,用电烙铁烫上一个小圆孔 ,再用强力万能胶粘上一个塑料管制作成的溢水嘴 ,就成了溢水杯。制作时要注意 :①溢水管较粗 ,能有效地防止由于毛细现象造成的溢水缓慢 ;②溢水管下端较尖 ,能有效地防止由于分子引力造成的滴水缓慢 ;③溢水管向下倾斜 ,可借助水…  相似文献   

3.
我这样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武汉市汉阳区七里庙中学胡清(430050)在讲“阿基米德原理”这节中,新教材在”老教材的基础上将“阿基米德实验”中的溢水杯改为烧杯,实验是这样的:先在空气中称出石块重,再把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称出被...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定律时,做实验需要溢水杯。我校没有溢水杯,我想法制了两个使用,效果很好。现将具体制作介绍如下: 1.用烧杯制作。找一小张马粪纸类的硬纸,根据烧杯大小,将纸剪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后沿虚线折合一下,将“V”口两边的纸贴在烧杯嘴两旁如图2所示,然后用  相似文献   

5.
正在浙教版(课改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教材安排了一个分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教材给予以下器材:铁架台、弹簧秤、圆柱体、接水杯、量筒、溢水杯和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探究。一、原实验步骤1.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接水小烧杯放在溢水杯的出水口下方。2.将圆柱体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3.将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读出弹  相似文献   

6.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改进黄梅实验中学张流柱(436500)新编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采用烧杯代替溢水杯,研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能较直观地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但也很容易地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浸入液体...  相似文献   

7.
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的改进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一中(441700)钟继芝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一册第143页,设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用普通烧杯代替溢水杯用,其溢出的水容易流失,测得的浮力准确性较差,也不便观察。为此,特进行以下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1...  相似文献   

8.
巧用天平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湖北省钟祥市冷水二中︵︶易国勇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实验,一般使用弹簧秤来测量浮力。现介绍一种利用托盘天平验证该原理的方法。1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溢水杯、小石块、烧杯、水、细线。2实验步骤图1见图1,天平左盘放盛水烧杯,右...  相似文献   

9.
在测量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时:①总感到浮力的变化较大,难以测出一个比较确定的数字;②当烧杯的倾斜程度不论怎样改变,或物体不论是快放,还是慢放入溢水杯,总得有一部分水沿溢杯壁流走;③重复实验时,每次测出浮力的大小的确不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并且偏差太大,给...  相似文献   

10.
题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只、木制刻度尺一把、烧杯两只(每只50 g)、溢水杯一只、铁架台一架、水和细线若干,待测小矿石一块(ρ矿>ρ水).要求测出该矿石的重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四课《水的压力和浮力》,要通过实验先将上浮和下沉的物体予以分类,这是不难办到的。但怎样找出上浮物体或下沉物体的共同性质呢?今介绍一个实验方法,来比较物体与同体积水的重量。 一、采用排水法取得与物体同体积的水。 取一烧杯(有溢水杯更好),将其注满水后放置于一个较大的烧杯中。将被试物体全部浸没于水中,溢出在大烧杯中的水,即与物体的体积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在测量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时:①总感到浮力的变化较大,难以测出一个比较确定的数字;②当烧杯的倾斜程度不论怎样改变,或物体不论是快放,还是慢放入溢水杯,总得有一部分水沿溢杯壁流走;③重复实验时,每次测出浮力的大小的确不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并且偏差太大,给实验造成很大困难,不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师生共同进行实验,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导入新课:假如我们要把“泰坦尼克号”打捞上来,所需浮力大小能用学过的方法测算出来吗?(不能)看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测算浮力大小的新方法,也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阿基米德原理。(板书:阿基米德原理)师:把一石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一部分水流了出来。师:石块进入水中,水面上升,一部分水从溢水管口流出。这是因为石块在溢水杯中占据了一定空间,把一部分水排挤了出来,同时水对物体会产生浮力。这一现象会使我们思考: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亲…  相似文献   

14.
题目 (2009年长沙市)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5.
试题1 现有一只量杯、一只溢水杯、几只小烧杯和清水,请用这些器材测出一只玻璃球的密度,要求写出:(1)主要操作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2)根据测量得的物理量,写出玻璃球密度的表达式:_____(98年盐城)试题2 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根足够长的细线、一个水槽及足量的水,请利用上述全部器材测出新鲜土豆的密度(土豆样品已取好,大小合适,其密度比水大,且不再吸水).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对液体压强是这样论述的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的重力 .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p=ρgh,即液体压强由其深度 h决定 ,而与液体的重力无关 .这就令许多学生不解 ,既然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引起的 ,怎么又跟液体重力无关呢 ?仅从理论上解释往往适得其反 ,而直观明了的实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演示方法一实验器材溢水杯一个 ,50 0 m L烧杯两个 ,压强计一个 ,水 .实验步骤 ( 1 )按图 1所示安装好实验仪器 .图中 1为压强计 ,2为溢水杯 ,3、4为小烧杯 .图 1( 2 )用手向下压烧杯 3.现象 :水位上升 ,压强计液面差增大 .结论 :水的重力不变 ,但水的深度增加 ,液体压强增大 .( 3)继续下压烧杯 3,至杯中水溢出 ,缓缓下压保持水位不变 .现象 :杯中水的重力减小 ,水位不变 ,压强计液面差不变 .结论 :水的重力减小 ,但只要水的深度不变 ,液体的压强就不变 .实验结论 液体的压强跟重力无关 ,是由其深度决定的 .演示方法二实验器材透明盛液筒两个 ,粗细差别明显的玻璃管两根 ,硬纸片两个 (跟两玻璃管搭配 ) ,橡皮筋两个 ,清水 ,着色水 (用墨水染成 ) ...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课本上,关于液体压强大都有如下的结论:液体的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液体压强随深度而变化,与重力的大小无关。许多学生对这结论容易产生疑惑:既然液体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的,为什么又跟重力的大小无关呢?对于这一点,各种版本的课本虽都从理论上做了一些解释,但都不能有效地打消学生的疑惑。笔者自己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明了地证实,液体的压强确实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无关。第一种演示如图1:①是压强计、②是溢水杯、③和④是两个容积各为500mL的烧杯。实验开始,用手慢慢向下压烧杯③…  相似文献   

18.
正物理这门实验性学科,它源于实验,发展于实验。通过实验,物理可以达到: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溯其本质。但实验无定法,关键在于思考与比对,勤思就能求精,得出好方法。下面略举一些改进实验的例子,以说明学物理就应有好习惯,勤思方能精益。例1测小石块的密度(器材:天平、溢水杯、适量的水及石块)可这样做: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2.将溢水杯装满水(至溢水口),测出总质量m2;3.将石块放入溢水杯后再取出石块,测出剩下的水和杯的质量为m3;  相似文献   

19.
冯卫东 《师道》2005,(1):23-24
课桌上放着三只烧杯,里面分别盛着大半杯无色、橙色和咖啡色的水。当学生们把三条活生生的金鱼放入这三只杯中时,只见无色水杯中的金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橙色水杯中的金鱼烦躁不安地扇动着尾巴;咖啡色水杯中的金鱼则剧烈地摇晃着身子,片刻后,便肚皮朝天地死去……  相似文献   

20.
用烧杯做溢水演示阿基米德原理时,不管怎样调整烧杯倾斜角度,溢出的水总要或多或少地沿杯壁流走,不能全部进入水桶,影响了演示效果.有办法避免吗?它的本质是什么? 原来,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有一个很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