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阐述了该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今后的低温等离子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尤其是低温等离子体由于其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广泛应用于薄膜沉积、微电路干法刻蚀、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本文介绍了目前经常采用的几种新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射频感应耦合(ICP)等离子体、以及螺旋波(HWP)等离子体。这几种等离子体由于无内电极放电无污染、等离子体密度高、能量转换率高、电离度高等优点必将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用于织物表面处理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根据纺织物表面处理工艺要求,高压电源采用前级PWM控制Buck电路DC/DC变换,后级H桥逆变经变压器升压结构产生稳定、均匀、柔和的低温等离子体。自动调节以计算机为控制单元,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实际应用等离子体高频高压电源在纺织材料中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提高了电源效率的同时,快速有效地抑制浪涌电压和峰值电流,改善了纺织材料表面处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工业中应用广泛,设计了一种基于交直流叠加供电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完成了主电路的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及交直流叠加电路的参数设计,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实现了电源主电路、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过程及交直流叠加供电的低温等离子装置的仿真,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证实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苯硫醚非织毡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显著提高了聚苯硫醚非织毡的吸碱率和吸碱速率,等离子体两极板距离、放电功率、处理时间等对聚苯硫醚非织毡的吸碱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等离子体工作参数为极板间距1.5cm,等离子体处理功率50W,等离子体处理时间120s。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温常压氦/氧等离子体刷对G361人黑色素瘤细胞进行处理,研究氧气添加量和处理时间对灭活效果的影响.这种大气压等离子刷可在低于20 W的功率条件下实现大面积均匀放电.利用荧光染色法检测了等离子体处理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氦氧等离子体的灭活效率与氦等离子体中的氧浓度密切相关.发射光谱测试发现在室温氦/氧等离子体中产生的O和OH等活性物质在灭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消杀的问题,基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微生物检测和活性评价等技术,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核心知识点,设计出一套快速、高效、无害的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消杀实验平台。平台由高压电源、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模块、供气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可实现低温条件下平整包装箱表面细菌或病毒的秒级、高效、无死角消杀。围绕社会热点,开发前沿技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交叉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低温等离子原理和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社会热点及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高分子领域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主要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高分子合成及改性方面的应用,并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的主要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米子 《高中生》2008,(9):24-24
白红宇1971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低温及超导技术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他一直致力于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氦低温系统技术和超导磁体冷却及测试的研究,参与了我国  相似文献   

10.
NTP技术一体化处理船舶尾气装置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NTP)是一项全新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净化技术,它能同时对柴油机的多种排放有害物进行净化。采用“等离子体+海水吸收”新思路处理船舶柴油机尾气,为等离子体技术在船舶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的应用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向。文章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一体化净化装置的相关结构,并对反应装置排放物对环境有无二次污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及发射光谱(OES)对大气压CH_3OH/Ar等离子体射流放电进行了详细地诊断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CH_3OH/Ar体积比对射流中OH自由基的密度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少量的甲醇蒸气掺入到工作气体氩气中时(CH_3OH/Ar体积比为0.05%),有利于OH自由基的产生。发射光谱测量结果中发现存在含碳的特征活性粒子,如CN、CH、C2等。对大气压CH_3OH/Ar等离子体放电中甲醇的分解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通过实验数据及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评估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中甲醇直接合成乙二醇技术的关键性外界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2.
对高吸水树脂(SAP)在真空状态下(〈1 mmHg)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树脂吸水率在较短时间处理时有所下降,但吸液率上升,在较长时间处理时,吸水率和吸液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开放环境中的保水力有所增加。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对甘草种子的毒性减少。  相似文献   

13.
在常压低温下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研究低碳烷烃无氧烯烃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在等离子体中的脱氢偶联反应的主要产物是碳二烃;乙烷在等离子体作用下主要脱氢产物是乙烯、乙炔;甲烷和乙烷混合气可以在等离子体系中得到活化,生成乙烯、乙炔,为甲烷和乙烷在无氧气氛下不经分离直接活化制烯烃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大。该文研制了基于吸附、催化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净化室内苯系物的综合实验平台,平台由吸附/催化双功能材料模块、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风道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可长时间连续净化低浓度苯系物,实现吸附/催化材料的原地再生和无O_(3)二次污染的绿色目标。该平台提高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Nd:YAG脉冲激光诱导金属Cu靶,在空气中产生激光等离子体羽,获得了Cu等离子体羽的空间光谱;研究了等离子体谱线结构;分析了离焦量为-2 mm时,不同空间位置处等离子体的空间演化规律;并讨论了等离子体光谱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该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共混、表面接枝和界面聚合等方法对膜材料亲水性改性,利用悬浮电极射流源产生的等离子体化学活性强、气体温度低,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水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射流处理前后材料表面的水接触角,从而表征材料表面亲水性改性。该实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了解材料及物理等交叉学科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材料物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可为中国大学材料及物理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体化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等离子体化学的概念及等离子体的产生,分类及特点,主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在无机有机化学、新药创制及药物释放系统、高分子材料、纺织品、皮革中及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等离子体波的产生不能忽视,它对电子密度轮廓有一定影响,并且会影响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吸收和散射等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用二维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强超短脉冲激光与三角凹形等离子体薄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高能离子.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三角凹形等离子体薄靶后表面所产生的高能离子,角分布较小,定向性好,能获得很高的能量,并且等离子体薄靶的形状对高能离子的产生和会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船舶颗粒捕集器再生过程中的碳烟低温氧化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等离子体催化的实验平台。该平台由气体供给、等离子体催化、等离子体发生及监测和尾气检测装置四部分构成。平台可以Printex-U标准碳烟为模化物,开展不同工况下碳烟氧化的教学与探索性实验。借助该平台通过展示不同工况下柴油机碳烟的氧化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融合主推进动力装置、工程热力学、大学化学和环境催化等专业课知识,更好地掌握船舶尾气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