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美的体态、美的动作、美的造型、美的节奏的展示、感受、鉴赏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初步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体现美的能力。根据学生爱美、求美的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使未来的中学教师不仅要自身懂美、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还要学会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未来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学校是承担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教学中审美教育途径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了解美的知识,激发美的情感,阐发美的哲理,体味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美的动作、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的画面无不包容于其中。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舞蹈教学的置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在课堂学习中欣赏美和再现美,提高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白景英 《成才之路》2011,(23):38-38
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误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何燕清 《广西教育》2006,(7A):77-77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审美,语言教学更是如此。学生只有从小知美、懂美、爱美,才会有创造美的心理。在阅读教学中,利用研读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非常有效。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吴海燕 《林区教学》2008,(11):31-33
美育作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形成正确审美判断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塑造美的教育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设计美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挖掘美的课文内涵,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对语文教科书中审美形态结构的感受能力,语文教师必须从感知美、想象美、情感美、理解美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让学生去感受、欣赏美的形态并具备创造美的能力。本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审美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舞蹈教学通过形体美、动作美、服饰美、音乐美、语言表情美以及精神美进行审美教育。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美的创设,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美育教育应当始终不渝地鼓励学生对美的追求与美的创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美的价值,也才能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感受美和理解美。  相似文献   

12.
高翔 《生物学教学》2005,30(11):24-25
生物学课堂教学审美化是以教学美育心理规律为指导,将所有的教育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美的创造的活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以美的法则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身心愉悦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旨在发掘美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小说作品,这些小说以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以及深邃的思想内容等引导学生品尝人生、陶冶情操,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5.
汪涛 《西北职教》2004,(3):40-40
语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有利条件,在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审美教育。确切地说,美育就是以美育人,运用美学理论,美的事物和现象来培养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这种人不仅有美的情感、观念、理想,而且还能进行创造和欣赏美。如何在语教学中达到这一目的呢?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美的体态、美的造型、美的节奏的展示、感受、鉴赏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初步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体现美的能力。体育不仅塑造健康的形体,而且使人表现出健康的精神风貌。特别是要使学生身心全面得到发展,就必须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其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种目的的实现,首先要有一个"美"的课堂,要让"美"充满美术课堂的每个角落。美术教师要营造美的课堂环境、创设美的课堂情境、使用美的教学素材、运用美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美的心灵,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写作、指导、讲评中进行审美教育,才能使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基础上,善于创造出优美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以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是展现人体美的运动形式,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高校武术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通过对学生姿势美、气韵美、风格美、劲力美和精神美的教育,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