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教学》1962年第1期刊登了张一纯同志的《关于天理教起义二三事》一文,其中论及天理教领袖李文成和冯克善的关系问题。张文说,在天理教起义前夕“李冯矛盾已很尖锐,已经酿成分裂”。在革命爆发后,进行武装斗争期间,冯克善闹分裂出走,“这是起义招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论断的根据是《靖逆记》上这样一段话:“(林)清与文成欲分割燕豫,(冯)克善欲据德州,以扼南北,乃往会(其大弟子)宋跃漋,语之曰:‘……林清多大言,少实际,李文成阴险叵测,吾意不乐与林李共事,  相似文献   

2.
天理教新探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由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是一次使清廷为之震慑的农民革命运动.起义刚一发生,嘉庆就惊呼:它“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起义失败后,嘉庆依然心有余悸,直至临终前还再三告诫他的群臣,要“永不忘十八年之变”.可见,这次起义的威力是多么巨大!由于这次起义自始至终都是以“天理教”的名义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对天理教的源流和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天理教源流考有的教科书认为,“天理教又名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有的辞书办说,天理教是“白莲教支派八卦教的别名”.这一成说看来值得商榷.众所周知,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很长的一个民间秘密宗教和结社的组织.经宋元明清,历久而不衰,曾多次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明朝嘉靖、万历时,主要由于统治阶级的严厉禁止和残酷镇压,白莲教逐渐分散活动,形成了许多支派.红阳教就是其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乾隆、嘉庆时代川楚白莲教的反清斗争失败以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华北地区又掀起了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反清起义。这次起义就是在川楚白莲教起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天理教即八卦教,为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他们的活动地区主要是冀、晋、豫、鲁四省。这种教派中也有着许多用为宣传的经卷等物和用为信徒修持的一些仪节。如他们的一种经典是《三佛应劫统观通书》(一作《三佛应劫书》),凡二卷,据说这是一种用“红布包扎”的抄本,后来从林清家墙穴内  相似文献   

4.
马殿甲,回族,河南邓州人,清嘉庆武状元,在镇压天理教林清起义和陕甘宁回民起义、协助清政府整顿吏治等活动中得到清廷褒奖并升职;后奉命平定伊斯兰教封建贵族张格尔在新疆发动的叛乱,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39年调任广东提督后,在反对鸦片走私和英军侵略方面更是力撑危局。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师尚诏领导的农民起义便是当时发生在河南最大的一次起义。师尚诏(?-155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当时,豫东一带接连发生了水灾、风灾,农作物产量大降,但官府地主对农民的盘剥丝毫未减,百姓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师尚诏便和本乡好友王邦用商议起事,两人分头发动群众,很快就得到数千人的拥护。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师尚诏宣布起义,并决定首先攻取归德府(今商丘市瞧阳区古城)。师尚诏首先派人潜入城去,然后内外夹攻,明军守将惧怕逃走,义军一举占领了归德府城,处死了…  相似文献   

6.
一我是怎样重视起乡土教材的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几年了.起初,我不重视乡土教材,觉得课本分量够重了,能讲好课本上的东西就不错,增加乡土教材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再说,乡土教材的典型性总归差些,讲它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最初几年讲课时,老在课本里兜圈.有一年,讲鸦片战争,为了说明当时清政府危机四伏,我照本宣科讲了京畿白莲教、天理教起义,课堂上学生并不注意听.课间,我发现同学们挤在一堆,聚精会神地听其中一个同学讲白莲教的故事:"嘉庆皇爷十八冬,宋庄出个'贼'林清.林清从小学武艺,白莲教里数他凶.纸人纸马剪十万,眨眼之间就腾空……".我一听这观点不对,  相似文献   

7.
綠林赤眉起义图說明(一)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軍主力有二支,一支是在南方荊州南阳(今湖北西部和河南南部)一帶的綠林軍。另一支是在东方青、徐(今山东和苏北)一帶的赤眉軍。在南方,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北)人王匡、王凤发动飢民数百人起义,以綠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为根据地,称为綠林軍。公元22年,起义軍分  相似文献   

8.
1853年5月,在太平天国革命胜利发展的鼓舞下,福建境内天地会系的一些会党纷起响应,向清王朝发动了猛烈进攻。黄德美、黄位领导的闽南小刀会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一支。这支义军从5月13日攻占海澄县城之后,仅用九天时间,就接连攻克了石码、漳州、长泰、厦门、同安、安溪、漳浦、云霄,以及平和的琯溪和诏安的铜山等城镇,起义队伍由一千多人发展到数万余人。一时声势浩大,全闽震动,“省垣大吏束手无  相似文献   

9.
定陶在秦代属于东郡,是济水以南的重要城邑。公元前208年7月,秦将章邯统帅的秦军主力与楚将项梁在定陶及附近地区展开激烈征战,最终章邯击杀项梁,歼灭楚地义军主力。定陶之战楚军的战败,直接改变了当时反秦起义的格局,项梁的战死,导致了项氏家族起兵的核心力量,以江东八千子弟为主的江东势力受到重创,并对楚国的政局变化与随后发生的巨鹿之战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摧毁唐王朝的黄巢起义军,在席卷了东半部中国之后,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12月破关入陕,进入京城长安。直到中和三年(883)4月,义军才退出关中。这期间,唐政府多次征调大军围剿义军在长安新建的“大齐”政权,义军奋起反击,双方随在关中这块辽阔的得天独厚的古战场上进行了两年零四个月的角逐,发生了规模不等的无数次战争。今天对这些战争,尤其是某些较有影响的战争进行一番挖掘整理,对从微观上研究这次大起义,无疑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着这样的愿望,在立足文献的基础上,近几年中,我们大体上沿着当年黄巢义军在关中的军事行动路线,东起潼关而西,穿过  相似文献   

11.
唐初,随着大量北方游牧民族的内附,河朔成为移民奥区,城傍一直是河朔藩镇的重要土壤。部分城傍则与农民融合为一,从事农业生产,转变成了农民,同时也为河朔带来了尚武风气。唐束黄巢大起义时,一些河朔农民加入了起义军,至五代和南宋初期,河朔农民成为抵御契丹南下的生力军,而河北忠义军也成为抵御金兵南下的主力。在河朔由胡化回归到汉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中古史上,从公元二世纪末到四世纪初,曾出现过不少流民的起义运动。其中,有两件在时间、地域、和种族方面都显著地互相区别着的事件,其一是“宗人”起义,其另一是“賨人”起义。清代乾嘉时所谓“吴派”的汉学大师惠栋,在他底“三国志补注”中,对於有关这些起义的称谓,曾做了些一定程度的辨析,如指出“宗民”和“宗贼”是从不同的社会立场对同一种流民集团的不同称谓,等等,但同时也发生了混淆,即把“宗人”和“賨人”的两种不同的起义运动混同了,而且这个影响还传递下来,使晚近人底文章中也发生了同样的混同。因此,把这两次在时间、地域、和种族方面互相区别着的流民运动,在这里予以简述、区别、和辨析,是有其必要的。一、“宗人”起义“宗人”,旧史书中或称“宗民”或称“賨贼”,是发生在公元二世纪末三世纪初江南地区里的一些流民起义运动。其发生的主要地区有两处,一是荆州的江夏、南郡一带,另一是扬州的豫章、鄱阳、庐陵一带。根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接触林清玄,是在<读者>上看到一薷名为<清而不玄林清玄>的文章.清,说的是林清玄的文章清新淡雅;不玄,则是说他的文章明白易懂,从不故弄玄虚.从此,"林清玄"这三个字便印在我的脑海里.看他的书,轻松自然,不经意间,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最细腻的内心感觉中把你感动;走近林清玄,书如其人,随和、亲切.无拘无束.时时读一下他的散文,会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安静的处所.  相似文献   

14.
吕梁山农民起义军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一支。在清军入关后,他们投入了抗清斗争。1644年吕梁山区起义军首领王刚随李自成西去(李自成即在吕梁开始起义的),另一部分农民军以任亮为首,坚守山区。他们在1648年发动猛烈攻势,华北各地人民起兵响应,任亮所率吕梁起义军于次年攻克五十余县,几乎光复全晋。他们成为抗清斗争高潮中的一支主力。至1668年清政府一面实行  相似文献   

15.
清中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天理教起义即在这一形势下由豫北滑县燃遍北方各省。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朝野上下对其发生原因其镇压方式有不同认识。最终,中央与地方联合剿杀了起义,其中朝廷处于主导地位。这反映国家政权在豫北民众的社会认同中表现强烈,官方意识在豫北地区依然颇具影响力,并牢固地制约着地方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席卷大江南北的一出哄抢食盐的闹剧上演总共不过两天,便匆匆谢幕曲终人散。对于参与哄抢者来说,这自然是出悲剧。但对于围观者来说,则是出喜剧。鲁迅先生曾经定义悲喜剧的本质是将人生有价值与无价值的东西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展示  相似文献   

17.
1851年,在广西永淳、横州地区爆发了一场声势甚大的壮族农民起义.壮族英雄李文彩率领义军转战桂、粤,湘、黔、川、滇、鄂七省边界州县,坚持斗争二十一年,沉重打击了清朝在地方上的反动统治,在近代农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特别是义军1861年入黔参加太平军后,与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军并肩战斗,长达十年,有力地支援了咸同年间的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它在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全国农民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仍高举太平军旗号,坚持斗争达八年之久,是最后失败的一支太平军.它的失败比西捻军还晚四年,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把太平天国革命的下限由通常的1868年延长到了1872年.弄清这次起义的始末,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意义,而史学界迄  相似文献   

18.
森林里的水     
朋友是做地质工作的,听说在最近的一次勘探中迷了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惊险,我便前去看望他。“其实没什么,干粮带得本来就很多,不过是多走了几天的路而已。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走路还不是家常便饭。”朋友说。  相似文献   

19.
巴黎公社的起义与失败前后不过72天。72天在人类历史上连“弹指一挥间”也算不上,但在那段短暂而意义深远的无产阶级革命日子里,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一、巴黎公社基本上是巴黎无产阶级自发运动的产物,起义的成功带有一定偶然性,纵观整个公社期间,起义者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尚不明确。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1854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粤东惠、潮、嘉地区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反清武装起义。目前,史学界对这场起义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不过从所发表的文章来看,都是对这场起义的原因、过程、失败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而对这场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试图探讨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