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语文教育学家.他曾结合自己的创作、教学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文艺创作和作文实践的著述,构成了他的独具特色的创作观.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是叶圣陶先生创作观的特点,也是阅读他的文论著述时应把握的要点.这样,就能将他散见于各篇文章中有关创作的论述视  相似文献   

2.
对清末莆田学者涂庆澜的生平事迹以及著述作简略考证,重点探析他在整理乡贤文献和个人创作方面的成就,并指出这些著述和创作在地方文化史、区域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洪深是中国早期电影拓荒者之一,不仅在戏剧与电影剧本创作方面成绩显著,他的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著述在中国电影理论史上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洪深30年代的电影批评文章,以眼光敏锐、视野开阔、政治倾向鲜明和分析科学缜密见长,对左翼电影的兴起起到了促进作用。他的四部电影理论著述既体现了学者型理论著述的特点,同时又通俗易懂,具有指导创作实践的实用价值。这些著作,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我国现代电影剧作论和表演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坎坷的人生境遇下发愤著述,写下了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聊斋志异》。可以说他的情感生活、不同年龄阶段的创作心态都寄托在了《聊斋志异》当中。  相似文献   

5.
文学大家沈从文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有许多小说广为人知外,他还有许多文论也颇具价值。沈从文从自己的创作体验出发,对作家创作做出了极具个人意味的解答,崇自然、尊人性、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使得他的创作观无不体现出其严肃、真诚的审美倾向。探索他对文学创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和他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追求,对于其他作家的创作也可起到一定的启发、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末元初著名学者李治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上有巨大成就,但流传下来的甚少。从有限的资料中初步探讨了他在诗词创作、散文、文学批评等方面的成就,作为进一步研究李治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在政界叱咤风云,是维新派的一员猛将,而且在学术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他一生著述丰富,以其56年的有限生涯,创作出数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在很多时候是被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创作者来认识和研究的,但他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著述其实不菲,这些文论构成了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另一个声音,一个有别于他小说创作风格的科学理智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姚宽考     
姚宽是南宋初期的重要学者,在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其《西溪丛语》二卷更是研究宋代文史的重要资料.但在宋代学术史研究领域,姚宽本人的生平和思想却未能像他的著述一样受到重视.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家世、生平、著述三个方面对姚宽其人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笔力纵横,挥洒自如,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书画有很高的造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宋四家”;他一生谱写了许多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词,以超迈豪横的艺术风格,开拓了宋词豪放的新天地。在文学理论方面,他虽然没有专门著述,但在他的诗、文、书、序中,对于文学的创作与批评,有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他的创作理论,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语文教材的编辑专家。在他七十多年的“教学——创作——著述——编辑”生涯中,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实践工作和理论阐述,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扬雄《自序》考察他的立身行事与思想著述,发现他晚年悔赋之语并非其真实想法的表达;而是反映他在目睹道之不行和赋之不用的情况下。对辞赋接受者的失望心态和对自己辞赋创作的回环自释。  相似文献   

13.
弗洛伊德一生中虽未出版过一部正式的美学专著 ,但他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考察艺术与文学 ,在他的许多著述中 ,他总是力图使心理学与美学结合起来 ,从而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他的美学观点与我国文论有诸多相通之处。弗氏的无意识、梦幻和自由联想学说开阔了作家的视野、丰富了创作技巧 ;他的精神分析法、三部人格说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他的创作动因 ,即原欲理论和俄狄浦斯情结则是失之偏颇的。他用原欲理论来分析一切美学现象 ,解释一切创作活动 ,实际上把文艺创作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了。  相似文献   

14.
陈廷焯词学渊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廷焯(1853-1892),原名世焜,字耀先,一字亦峰,镇江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一生以读书、著述、授徒为务,年仅四十下世。陈氏一生著述较富,据笔者考索,约有八种,即《词则》、《白雨斋词话》、《白雨斋词存》、《白雨斋诗抄》、《云韶集》、《词坛丛话》、《骚坛精选录》、《希声集》等。这些著述反映了陈氏治词所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他的词学观和填词创作的历史变迁。一般说来,陈氏早期推崇浙派,创作与论述都受其影响,选本《云韶集》及《词坛  相似文献   

15.
<正> 郭沫若同志博学多才,誉满中外,对他的著述,研究的人很是不少。然而,对他创作的对联,却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甚至被视为雕虫小技,似乎不屑加以评述。他创作的对联,不见诸他的文集,仅零散于一些报章杂志和胜地楹间;但都是涉笔成趣,挥洒自如,浑然天成之作。“五四”运动以来,象他那样创作对联之多的人是很少很少的。我认为,应该加以搜集、研究。本文试作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16.
邹浩是北宋后期著名的谏臣,也是著述甚丰的作家。他针对当时诗歌创作中的时弊提出了诗文革新的基本主张和正确方向。他认为诗歌除了内容和技巧之外,要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性,强调诗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写好诗文。他主张诗歌清壮雅正、追还古风,他创作了不少诗歌,体现了"清"、"健"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然其著述的山水诗数量也非常多。他以奇特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山川之清丽俊秀,使他的山水诗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奇风格。清是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而奇则是其诗歌的创作手法。岑参的生平经历,个性及思维风格以及对其前人山水诗的创作风格的借鉴,都是其山水诗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邹浩是宋代著述甚丰的作家。他的诗论体现了宋代诗文革新的基本主张和正确方向。他坚持“文道统一”、“以道为主”,强调作家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他主张诗歌清壮雅正、追还古风,故推崇陶潜之清淡、杜甫之沉郁、李白之豪放。他创作了不少诗歌,体现了“清”、“健”的风格。邹浩的诗歌,亦印有禅学、儒学、道学三位一体的思想烙印。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从小受中西文化浸染,一生著述和译著丰富,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特殊的贡献。郭沫若作为翻译家,就翻译者的素质、译者的动机、诗歌翻译、以及翻译创作论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译著和翻译理论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建安时期,典籍序在文本内容和创作方式上皆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有些典籍序交代了创作的缘起、著述的主要内容和体例以及对典籍作者的介绍和对作品的评价,有些典籍序则交代了典籍的成书过程和书名的由来。建安典籍序反映了士人强烈的著述观念,他们已开始有意识地整理、编纂作品集。考察这些典籍序,既可以发现建安特殊的时代特色,也可以发现作家个性化的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