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广应  陈永涛 《物理教师》2011,(9):44+46-44,46
色散后的七色光还原为白光的实验是牛顿在1666年完成的,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七色光是否再在光路上加一个同样的倒置三棱镜就可以还原出原来的白光呢?本刊2000年第8期《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本文中称文1,其中讲到作者按史料记载的牛顿的色光还原实验方法做了此实验,原文中有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2.
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同一种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光路图如图1).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单色光能否重新复图1合得到白光呢?结论很显然,当然行.是否再在光路上加一个同样的三棱镜倒放就可以了呢?中师《物理》(试图2用本)第二册第171面提到:“牛顿将倒放的第二个棱镜把分散的单色光会聚在一起,结果又得到了白光.”一般情况,人们也认为一正一倒两个相同三棱镜可以先将白光色散后会聚成白光.从而画出如图2这样的光路图.这样理解正确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图…  相似文献   

3.
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光路图如图1)。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单色光能否重新复合得到白光呢?是否在光路上再加  相似文献   

4.
王荣根 《物理教师》2009,30(7):46-46
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其基本方法是,如图1所示,将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由于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转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从而可以在后面光屏上得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带.  相似文献   

5.
例1 如图1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分解后的太阳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对于光的色散现象,你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要发生两次折射,使各种色光分开,从而形成彩色光带,如图1所示,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平时我们常见的多为平面镜,在老师指导下,我们用平面镜成功地做了光的色散实验。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16面.关于光的色散作了这样的阐述:一束扁扁的白光射到棱镜受到偏折后照到屏上,在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亮带,这条彩色的亮带叫做光谱.光谱中红光在最上端,紫光在最下端,中间是橙、黄、绿、蓝、靛等色光,如图1所示.由于图1中给出了三棱镜使白光发生色散时屏上有七种色光这一信息,因而多数老师和学生认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屏上一定有七种色光.笔者针对屏上到底有多少种色光这一问题作下述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你了解光吗     
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复色光.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红光的波长较长.紫光的波长较短.不同波长的色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折射时折射程度不同,因此.当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发生折射时,不同的色光就会由于折射程度不同而分散开来,形成按照波长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光谱.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教学中光的色散实验有两个演示内容 :一是把白光 (太阳光 )通过三棱镜分解成色光 ,二是将色光再经三棱镜混合成白光。其中将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需要反复调整入射白光、第一个棱镜和第二个棱镜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才能得到演示效果。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套光的色散实验装置 ,使实验操作方便快捷 ,演示现象直观明了 ,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图 1 实验装置图 2 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入射白光源可直接引入太阳光 ,也可用J2 5 0 1光具盘配备的平行光源。让白光源通过一个开有一水平长方形透光孔的光栏 ,使其…  相似文献   

10.
本刊 2 0 0 0年第 8期刊登的《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以下简称原文 )一文中介绍了牛顿对棱镜实验的研究和色光还原成白光的做法 .而仅用两个棱镜做实验 ,如图 1,第二棱镜中的光路并非是第一棱镜中光路的可逆 ,一束平行白光照射时 ,光通过第二棱镜后 ,各种色光互相平行 ,最后只能看到周围带彩色的光斑 .为此 ,笔者又认真地查阅了有关牛顿棱镜实验的历史资料 ,并对原文所述的光斑无彩色原因进行了解释 .图 1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 7月第 1版 )出版的《物理学史》第 16 0页记载了牛顿的色光合成实验 ,如图2 .图 2牛顿巧用…  相似文献   

11.
色散后的七色光还原成白光实验原本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于1666年初用两个相似的三棱镜完成的,事隔300多年的今天,许多物理教师在重复该演示实验时却遇到了麻烦,未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因此,广大物理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进行色光还原实验的研究.笔者发现贵刊近期刊载有关这一实验研究的文章颇多,实验方法各异. 难道使用两个三棱镜真的不能将色光合成吗?教科书错了吗?牛顿也错了吗?为此,笔者认真地查阅了有关牛顿棱镜实验的历史资料,发现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第1版)的《物理学简史》第318~32…  相似文献   

12.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并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这些分解后的各种色光颜色单纯,不能再作分解,所以叫做单色光。例如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不论再通过什么光学器件,仍是单一的黄光,说明黄光是单色光。 然而,黄光可以由其它光混合而成。根据光的三原色原理,将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如图1所示。由该图可知,由红、绿两种单色光可以混合出黄光,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课本(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第一册)第21页3—14图中,红、绿、蓝三色光可以组合成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以后,也可以再组合成白光,那么是否可以说三色白光等于七色白光呢? 为此首先把红、绿、蓝三色光等量组合成白光,再经过三棱镜分解以后,得到的仍然是最初的三色光,由此可以断定三色光不等于七色光.如果从光的频率上看,红、绿、蓝三色光组合成的白光是由三个频率段组成,而太阳光主要是由七个频率段组成的,频率的构成成分不同.我们都知道:光的频率是光的基本性质之一,从这一点来说此“白光”非彼“…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阳光的组成>是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三章第3节,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知道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及各色光的排列顺序,二是色散后的各种单色光可以重新复合成白光.  相似文献   

15.
光学实验题     
一、重要的光学实验1.光的色彩颜色(1)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或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红光偏转角度最小,紫光偏转角度最大.(2)色光的混合:利用白光通过滤色镜获得相应的单色光,将不同的单色光混合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光.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3)物体的颜色: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来源于人眼接收到的色光.光源的颜色由其发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见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3页)中,关于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实际上,色光在右边棱镜中的路径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光路应如图2所示。在图2中,因A′C′面平行于AC面,由折射定律可知,色光在右边棱镜中的路径与其在左边棱镜中的路径是一一对应、互相平行的。于是,色光在右棱镜中将进一步发散;又A′B′面平行于AB面,同样由折射定律可知,从右棱镜出射的色光分别与左棱镜AB面上  相似文献   

17.
三棱镜对白光有色散作用 ,白光经过三棱镜后 ,会在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出现彩色光谱 .实验表明 ,当三棱镜周围的介质和三棱镜相比是光疏介质时 ,光谱中的红光靠近三棱镜的顶端 ,紫光靠近三棱镜的底端 ,中间按照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的规律从顶端向底端排列 .充分地利用三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作用并加以迁移 ,可以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加深理解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偏折角δ和三棱镜折射率 n的关系设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n,顶角为α,周围是真空或空气 (折射率约为 1) .入射光线在棱镜面 AB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 i、r;在第二个入射…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理化》2011,(2):33-33
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他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人们知道彩虹的由七种颜色组成,  相似文献   

19.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色散的说明南大附中耿立松物理(必修)课本(第二册)195页“白光的色散实验”是将一束白光从下偏上射向三棱镜,由于在同一种介质中紫光速度最小,它的折射率最大,即偏向角台最大,光线按图1射向棱镜时必然红光在上方.实际上很多中学是将斜向下...  相似文献   

20.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次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并称这种现象为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的物理本质是白光经玻璃两次折射和一次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