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谈判进程加快。美国试图通过设立新型的区域贸易协议,使美国企业快捷、便利、无障碍地进入亚太地区,扩大出口、增加国内就业,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进而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2月,东盟领导人提出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8月底,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召开经济部长会议,各国原则上同意组建RCEP。在互利、透明和务实的基础上,加强与伙伴国之间经济一体化与合作,推动由东盟主导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利用这一个多边的平台来应对美国力推的TPP,缓解中国海外投资和贸易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主要质量保障,印度已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作为印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国家认证委员会立足印度高校类型多样化和工程教育不同层次的现实,采用产出导向的指标体系和动态提升的认证程序对本国工程教育进行分级认证,培养国际劳动力市场和本国发展所需要的优秀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印度私立教育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对私立中小学在价格、进入和退出、投资、质量、劳工问题、补贴等方面采取严厉的管制政策,但这种管制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印度出现大量未获认可的"非法"私立中小学;接受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出现趋同;管制过程中政府官员寻租现象严重。印度对私立中小学的管制说明,政府干预和市场的有效结合是私立教育健康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征之一。它实行职业世袭制和内婚制度,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印度独立之初,继承了英国在藏权益和对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政府仍希望保持在藏权益。经过谈判,1954年中印两国签订协定,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放弃了在西藏的特权。印度对西藏的幻想破灭后,在边界不断采取单边主义行动,最终导致中印边界危机的爆发。印度独立后的对藏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6.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征之一.它实行职业世袭制和内婚制度,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印之间的边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自1962年印度挑起的那场中印边境战争后,此问题被搁置了一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之间就边界问题又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是印度并无诚意,并且一昧地在此问题上制造麻烦,以致双方根本就没有达成任何一致.从头至尾,印度在此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并不光彩.  相似文献   

8.
《治黄科技信息》2004,(2):29-31
以前在印度大坝建设中起主要作用的国有公司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几家大的联邦公司,如国家水电公司(NHPC),仍在维持该部门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创新不仅对企业提高竞争力十分重要,对国家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印度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有雄厚的人才实力,创新成果日益突出,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已成为全球重要研发基地,创新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印度技术创新具有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备,R&D投入的总体水平低,政府是R&D投入的主体,企业R&D投入偏低,R&D成本低等特点。印度国家创新能力依然受创新主体之间联系不紧密、教育与培训不力、印度经济的二元性、贸易障碍与要素自由流动障碍及融资障碍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0.
印度政府2004年8月撤销了上届政府在2003年制定的强制许可政策,印度的大学由此获准可以直接与国外机构合作,而无需再经教育部的审批允许,从而实现了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办学自治化。这项政策的调整是在印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进行的,与WTO协议相似,政策允许印度在海外运营教育机构,但同时印度的高等教育市场也必须向国外教育机构开放。  相似文献   

11.
印度独立后所颁布的宪法要求,从宪法生效之日起的10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14岁止。事实上这个奋斗目标不仅在10年内并未实现,直至90年代也未达成。印度为克服障碍,解决问题,确保普及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自70年代以来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推行非正规教育计划是印度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特别是在促进落后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过程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博克兰一共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此举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冲击波,世人注目的焦点转向南亚。现就印度进行核试验原因,国际社会的反应以及所造成的影响作一分析。 一、印度进行核试验的原因 1.印度进行核试验是印度核政策的必然结果。印度的核能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早,1956年建成了第一座研究性核反应堆,1974年爆炸了第一个核装置。目前印度共有8个核研究反应堆,据估计,印度储存的武器级钚足够制造50枚小型原子弹。印度同时还致力于研制携带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射程为150公里、250公里短程导弹已投入现役,射程为2500公里弹头1000公斤的火神式地对地中程导弹已多次试射成功,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6个拥有中程导弹的国家。1994年10月,印度将一颗地球遥感卫星送入极地轨道,表明印度已具备了制造洲际弹导导弹的能力。 印度的核政策几经变化。1947年独立后到整个50年代,尼赫鲁总理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强调和平利用核能。1954年,印度首次在联合中大会上提出了缔结一项禁止核试验国际协议的要求。1963年8月,美、苏、英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印度出签署了这一条约。60年代,国际形势发  相似文献   

13.
印度的火车     
1853年,印度建成第一条铁路并投入使用,由孟买开出了亚洲首趟火车,比我国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早了半个多世纪。现在,印度的铁路总里程仅比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少,位居世界第四,并一直占据着"亚洲铁路网最稠密的国家"这个宝座。铁路和火车曾经是印度的骄傲(或许现在依然是)。从某种意思上讲,他们有炫耀的资本。假设把印度铁路网连接到挪威和瑞典,那么印度的火车不用全部出动,  相似文献   

14.
印度初等教育中女童的低入学率是印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主要障碍。印度社会有歧视妇女受教育的传统,许多女童因家境贫寒和社会歧视到了入学年龄而不能入学,她们只能留在家中做家务,或做一些活计补贴家用。这种情况在农村比在城市更为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印度政府对于女童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朝鲜战争时期,印度以“民族主义”为指导,对中国实行双重政策。一方面,出于反对美英殖民主义和抗衡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需要,印度曾极力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作出了显的贡献;另一方面,它又继承了英印殖民时期从中国夺得的不法“遗产”,利用中国忙于朝鲜战争之机,在西藏实行干涉中国内政和渐进的“前进”扩张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刘琴 《地理教育》2011,(3):29-30
一、教材分析 “印度”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三节,教材从印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在阐述印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的障碍所在。印度是中国的邻国,和中国一样都是文明古国,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印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学习印度有利于了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印度的发展。国家的学习总是相同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7.
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书写的权利到现代女性意识和话语权力,这个过程是印度女性重新审视历史、现实和自我的过程。以历时性的角度,结合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每一个历史阶段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的特点,印度女性文学历经的"沙门"时代女性文学书写的开端、南印度桑伽姆时期的发展、19世纪民族独立斗争的艰难书写和20世纪女性文学书写的繁荣,每一个时期都表现出印度女性的话语意识,她们的文学书写集中表达了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8.
芳芳 《小读者》2012,(Z1):60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体验"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  相似文献   

19.
商务谈判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在谈判过程中,"听"是了解和把握对方观点与立场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也是人们制定谈判策略的依据。实验表明"听"存在各种障碍,这些障碍会对谈判过程中的有效倾听造成干扰,影响谈判效果。只有了解这些障碍并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地克服倾听障碍,提高有效倾听的能力。充分认识和掌握商务谈判的有效倾听规则和倾听技巧对于谈判者来说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印度推出"东向政策",调整印度与东南亚、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以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困境,提升印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动因,兼谈了印度"西进"的收益,得出"东向政策"是印度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