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21,(1):43-47
红色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果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大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内容统一化、教学评价单一化等问题。因此,必须注重红色文化教育仪式感,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符号价值意义,制定恰当合理的红色文化教育评价体系,把红色文化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推动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开展宣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祖国拼搏奋斗"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挖掘、提炼、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红色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切实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文化传承及道德示范功能,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善于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优势,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党建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同面临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可概括为:内涵理念过于高远、传播途径过于官方、传播方式过于显形、传播主体过于懈怠、传播载体过于功利。厘清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认知—认可—认同",有助于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认同教育的教学效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构建起借鉴作用。通过以下路径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凝练教育内容,打造精品红色文化;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文化教育实效;付诸社会实践,提升红色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采用查阅文献调查法分析红色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部分挑战,在数据分析汇总以后,发现红色文化教育在各个阶层存在着部分问题,提出从各个层面解决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以及发展等面临问题的对策措施,提高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政治认知,升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红色文化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论述和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将红色文化基因注入思政课堂,加强红色文化课外实践课堂的建设,在高校中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从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包括政府应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高校应多渠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应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资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是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目标的基础。基于高职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认同以及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开展方式的实证调查,从深化文化认知、促进知行统一、提升文化认同、拓展学习时空四个方面出发,提出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青年大学生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养分。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发展和完善路径,对于实现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红色文化传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形势下,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提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并且分析了目前我国红色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深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改革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红色文化及其教育迎来机遇,也面临挑战。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怀有朴素感情,认同感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要素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加强和改进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在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阐释、对当代大学生的了解和尊重及对教育机制和媒介的突破和创新中查摆问题,深化改革,寻求解决和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