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下,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虚无化,无实质研究。有的学校有文化标签,无建设行为;有归纳过程,无演绎过程;有顶层设计,无实践支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二是空泛性,无自身特色。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口号一大堆,“争创一流”“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等,空洞无物,千校一面,无学校个性。三是割裂式,无整体设计。学校内部,办学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发展等,一个领域一个工作理念,一个领域一套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9):F0003-F0003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五中心小学坐落于姑苏城东南部,毗邻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学校有100余名教职员工,其中60%的教师为小学高级职称。学校围绕“设施一流,环境优美,师资精良,质量上乘”的办学目标,以“高起点、严要求、抓师资、创特色”为治校方略,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办学质量。经过精心打磨和努力,学校不管在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特色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培训》2009,(4):38-39
合肥万众技工学校的前身是1988年经合肥市劳动局批准创办的合肥兴鹏服装培训学校,2004年经省劳动保障厅批准为技工学校。二十年来,合肥万众技工学校高度重视诚信办学,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自律”为主题的“诚信建设年活动”。在开展诚信办学的活动中,学校主要从五个方面落实诚信办学理念,为推动学校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学校概况 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迄今已有111年办学历史。学校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相似文献   

5.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中的主旋律。邓小平强调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以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七年多的办学实践经验来说,就是坚决贯彻落实校董事会制定的“舍得、用心、创新”的六字工作准则,有序、有效地实施“三坚持、三提高、促发展”的部署,从而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戴祖强 《今日教育》2012,(12):33-33
如今,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打造办学特色,彰显学校办学品质的首要途径。校园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脸面”,受到很多学校的重视。然而,不少学校由于忽视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造成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缺失,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每个学校值得重视的问题。2012年3月29日,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4,(17):F0002-F0002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创建于195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 学校办学五十几年来,始终坚持孩子的发展是学校的灵魂。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和归宿。在“六年影响一生”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从价值文化建设、环境文化设、管理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六大维度全方位深入实施,通过课程整合促进学基础教育的综合变革,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特色学校建设若干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个性与突出的办学业绩,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色的学校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创新与继承”、“内力与外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新建的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主要面向第二、三产业设置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文化课为基础,专业课为主体,实践技能为重点”的办学指导思想,瞄准社会需求,不断加强联合办学,实行“产教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顺利跨入山东省重点职业学校行列。学校还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一、以改革为动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文明阵地,应该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统领一切。但事实上,一些学校缺文化,甚至无文化。而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忽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文化积淀的问题尤其比较严重,给学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有鉴如此,金海中学在办学的初始阶段,就确立了“文化治校”的办学方略,切实做到了二个“重视”和“强化”: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价值认同;重视环境文化建设,强化精神熏陶;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强化底蕴传承。  相似文献   

11.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迄今已有112年办学历史。学校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相似文献   

12.
《今日教育》2014,(11):F0003-F0003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创建于195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现在校学生四千余人。学校办学五十几年来始终坚持孩子的发展是学校的灵魂的理念,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六年影响一生”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从环境文化建设、价值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等五大维度全方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的综合变革,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想品德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为此,学校领导在总结四十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加强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开展“以创建‘微笑学校’为主题,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以特色创品牌。创建“微笑学校”,就要进行“微笑教育”,而“微笑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和谐教育。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实现和谐发展,学校全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展“微笑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思想是“和谐”理念,“和谐”的外在表现就是“微笑”。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是以创建“微笑学校”为主题的,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4.
《宁夏教育》2014,(10):F0002-F000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品位、精神格调和个性风貌的集中反映。近年来,灵武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市教育体育局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一校一特、一特一景”“一校一品”为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推动学校走开放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全市特色校园建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招生》2010,(6):35-35,F0004
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迄今已有112年办学历史。学校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相似文献   

16.
《家长》2012,(2):F0002-F0002
天津市河西区东海里小学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学校文化建设原则,以“开放办学,合力育人”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迄今已有111年办学历史。学校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相似文献   

18.
《甘肃教育》2011,(6):F0002-F0002
酒泉中学始建于1935年,2000年被确定为首批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68亩。现有教职工238人,在校学生3200多人。 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事事求好,争创一流”的酒中精神,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创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创新水平、建设和谐校园”的办学思路,坚持质量立校、德法治校、特色活校、科研兴校。  相似文献   

19.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8):F0002-F0002,F0003,F0004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职教先进集体。学校始终坚持“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的办学思想,不断实践“让每个人都能生存和发展”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双优”建设作为新时代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蕴含了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高特色”等意涵。建设“双优”学校,要准确把握建设的“本位逻辑”“目标逻辑”“功能逻辑”“治理逻辑”等推进逻辑,全面审视建设实践路向:党的全面领导是保障,决定了“双优”建设的方向和效果;专业(群)建设是核心,体现了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数字化技术是支撑,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学治理深度融合;开放办学是路径,为“双优”学校建设迈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舞台搭桥建路;提升能力是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