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熊淑萍 《文化学刊》2015,(3):177-179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充分顺应学生心理、充分服务学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立体多元的帮扶性训练,从而达到专业知识、思想教育、审美体验、实际技能综合培训的目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不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且考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新思路,根据幸福心理学理论,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在育人工作中能感受到幸福并时刻传递幸福。  相似文献   

2.
吕海军  顾玉军 《职业圈》2007,(4S):231-232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及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辅导员在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将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郭兰英 《职业圈》2007,(8X):68-68
班集体的环境及氛围对班级同学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对班级工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搞好班级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断完善自我。文章以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多年担任大学学生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对如何构建大学和谐班集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海烈  梁月兰 《职业圈》2007,(8X):74-75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风的好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这对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到“三心二意”.即爱心、细心、耐心,新意、意志。  相似文献   

5.
熊丽克  封福霖 《职业圈》2010,(8):259-260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稳定和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稳定和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之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吉霖 《职业圈》2007,(2S):45-47
新形势下单纯以政治思想辅导和常规管理为主的辅导员工作,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要求转变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改革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机制,以期推进辅导员工作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8.
谢永顺 《职业圈》2007,(4S):111-112
高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组织和实施者,辅导员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通过总结工作中的体会,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李宪军 《职业圈》2007,(10X):125-126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能否形成和谐、向上的班级集体,班主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高校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对高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莫小胜 《职业圈》2007,(6X):1-81,94
许多老师认为农村的初中班主任是所有学生班主任中最难做的。其实,只要班主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真诚相待,善于与家长沟通,就一定能把“难事”变“易事”,轻轻松松地胜任农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作用以及当前辅导员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董海艳 《职业圈》2007,(8X):78-79
文章通过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重要作用的综合阐述,提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文化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进行文化思考和实践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建设的需要,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新的定位,制定新的职责,建设新的模式,对于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乃至长治久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连大学党委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思考和实践,提出了辅导员工作的文化建设新思路以及在新思路下的文化精神、文化模式和文化理念,并付诸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形成了辅导员工作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徐伟兰  严永青 《职业圈》2007,(12X):190-191
“感动”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心生“感动”、并在“感动”中得到教育。“感动”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应该改变单纯的道德说教方式,改变工作态度,独具慧眼、感情细腻,在师生情感交流的真实情境里“感动”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张田  孙永庆 《职业圈》2010,(12):215-216
职教学校的教育管理困难很大程度表现在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因此,辅导员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职教学校的教育管理困难很大程度表现在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因此,辅导员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浅议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长富 《职业圈》2007,(19):191-192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中坚力量,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瑜 《职业圈》2007,(23):175-176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今的辅导员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对现阶段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行了探讨,认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并指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实践的动力机制,激励辅导员积极投身到职业化实践之中,是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实践的动力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实践的动力机制,通过科学的理论探讨,指导和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显著与否,则与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建设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