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和公正,体现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考题大多是原创的或深度改编的。高考试题在不断地创新和变化,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老师和学习的主体学生,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变”中找出“不变”。下面以一组高考试题为例,剖析高考化学试题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试题遵循高考试题“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结合新课程实验的具体特点,实现了“新”“老”高考试题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高考试题都经过命题专家精心设计,在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是一般试题所不能代替的。高考命题常常不避陈题,往年高考考过的试题经过“变脸”同样可以再考。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有不少考题都是90年代的高考试题的变脸。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的高考历史试题(含各种历史单科试题和综合科目测试卷中的历史题目),主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此外,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授权,上海市有关机构亦命制供本地高考使用的历史试题。为叙述方便,前者统称高考历史“全国试题”,后者称为高考历史“上海试题”。全国试题  相似文献   

5.
张祥云 《学语文》2012,(5):30-31
俗话说“高考年年考,热点是语文,焦点在作文”,虽然今年高考语文的考试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围绕今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讨论才刚刚开始,认真阅读今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试题。我觉得试题采用“材料作文”的设置比较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试题大量涌现出一系列“新定义”试题,对学生而言,这“新定义”题目解决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很多一线教师觉得“世界科技进步历程”这一内容“高考很少考,考也是记忆性的选择题”,因而教学与复习中不大重视,但事实并非如此。就高考试题言,“世界科技进步的历程”这一内容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分量。1995年高考历史卷中的借用马克思与鲁迅的话展示“四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命运的试题,被一线教师称为是以材料提供有效信息突破传统历史教学思维定势的“破冰之举”,此后,相关内容的高考试题也多了起来,以近几年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与天相关的理综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热点,天试题在高考中的出现率很高,而且近年来高考试题也不回避热点.如2004年高考中的“神舟”号飞船、火星探测问题等.都是以当年或最近的天热点为背景设计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近的天热点如“勇气号”火星探测;“嫦娥工程”;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的考试,特别是高考来看,常常需要同学们具备“试题取材”的确定(也就是确定知识点和考点)和“试题立意”的审定(电就是审视试题的考查形式、考查技能、能力要求、答题模式和答案取舍)的能力,这种能力在高考生物试题中尤为突出。所以,培养同学们这方面的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下面就生物试题的有效“审读”作一番分析和阐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吴文尧 《中学教研》2014,(12):19-21
1从一道高考试题谈起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结束后,绝大多数考生觉得试题太难了,有许多高中数学教师也认为它是浙江省近5年数学高考试题中最难的一套试题.事实上,其中的解答题没有特别难的地方,考生感到难的主要原因是有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不是很“厚道”,其中的第10题(选择题压轴题)成了许多考生的“滑铁卢”,有的考生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答案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相似文献   

11.
由高考看历史复习的“五要”吴成良近几年来,高考能力考查分值大幅度提高,从1995年历史高考者,纯粹记忆型试题不足30分,而能力型试题竟达120多分。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  相似文献   

12.
解计算题的新思路陕西师大附中刘孝元电子部39所子校张公民国家教委颁布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对高考化学计算的要求是“7个掌握”和“1个综合应用”,于是在高考试题中计算题是单独命题,并且作为每年高考试题的压轴题。高考化学计算题一般都是两道大题。第一道题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新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规定,高考试题应以情境为载体,实行情境化命题.所谓的“情境”其实就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某种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为充分发挥高考试题的育人功能和引导教学作用,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高考命题会逐渐扩大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度,情境化试题必然会大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由于情境化试题具有“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信息呈现的多样性和关联性、试题条件的相关性和隐蔽性、问题解决的迁移性和拓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背景比较新颖,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因而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宠儿”.例如,2006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6题的背景是群论,2006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第15题的背景是定积分,2007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切线法,2007年山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泰勒级数,2007年广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迭代法,等等.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经常选择高考试题作为例题或习题,让学生亲历高考试题的分析解答过程,体悟高考试题究竟“考什么?怎么考?”为了充分发挥高考试题的应用价值,可以切合学生实际,对高考试题进行变化和拓展,以期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2008年江苏高考第14题为例,展示高考试题拓展应用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倪铭辰 《求学》2004,(4):8-13
高考的年轮已经转过了20多圈。纵观20多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越来越扑朔迷离。感觉命题者越来越“诡计多端”。毋庸置疑。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万物都在发展嘛!然而高考试题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规律——螺旋式前进。正如一根弹簧。既有圆周上的反复。又有纵向的伸展。所谓“反复”,高考有命题大纲,有固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一些命题内容是不可回避的,只不过几乎每年都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查罢了;所谓“伸展”。即随着高考的不断成熟,命题者的“伎俩”也越来越狡猾。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丰富是必然的。但其中也不乏“花瓶”式的试题。我们结合着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窥探一下命题专家的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17.
“自定立意”(或“立意自定”)这个短语,是全国高考语试卷中作试题里的一个专用术语。它首次出现在2001年全国高考语试卷的作试题的“注意”事项中。请看:  相似文献   

18.
杨毅 《中学文科》2006,(1):24-25
“不回避热点”、“迎着热点上”是近年来高考综试题特别是政治部分试题的显特点,这一特点使综试卷呈现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综试题鲜活的生命力。对于广大科考生而言,如何适应综试题特别是政治试题的这一特点,富有成效地进行政治热点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笔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高中数学考试命题研究,交流命题创新成果,同时为2014年高考复习输送优质试题资源,本刊“高考频道”与“命题研究”栏目组特开展了“高考试题我来编”主题征稿活动。此次活动共收到一百多道创编的试题,本刊特邀请浙江龚辉斌、毛良忠,陕西安振平、刘康宁,河北陈云平、宋志永、殷玉波、胡书军,福建王淼生、吴卫军、黄昌毅11位老师对试题进行了审理,并对采用试题给出点评。在此,我们对所有供稿和审稿老师表示感谢!希望此次刊登的试题对高考前的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94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新意安徽省巢湖市二中李敦凯与近几年高考题目相比,9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题量持平(与93年一样,都是30题)、题型稳定、考点大致一样,充分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中的“稳定”二字。“一年一度秋风劲”,如果“稳定”到雷同的地步,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