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禾刀 《声屏世界》2008,(9):67-67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2.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3.
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这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电影精品提供了条件和优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历史的梳理与回顾,指出了其曾经的辉煌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面向世界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田锦霞 《青年记者》2016,(30):68-69
领袖人物是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此类纪录电影在中国纪录电影创作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从被称为中国电影“专家奖”的金鸡奖中最佳纪录片的总体获奖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及《走近毛泽东》5部影片均为领袖人物题材,占获奖总数(共计26部)的近20%.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无疑是我国纪录电影中的优秀之作,领袖人物纪录电影在我国纪录电影创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笔者试图分四个阶段对新中国领袖人物纪录电影的创作演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首届浙江省电影文学剧本"凤凰奖"评比活动是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浙江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电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由浙江省电影家协会具体承办的一次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电影剧本的活动。从去年3月开始到8月底截稿,组委会一共收到来自全国11个省份153件参赛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现实题材占突出比例;类型多样,中小成本电影占突出比例;参赛踊跃,中青年作者占突出比例。这次比赛给人们的启示是:电影创作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电影创作必须遵循"三贴近"的方针;电影创作必须实践艺术创新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开始真正登上电影历史的舞台,随着人类对动物界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大批优秀的动物电影开始在电视荧幕上活跃,并逐渐涌现出一些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如《导盲犬小Q》、《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忠犬八公》等。这些电影不仅更为全面地介绍动物,还具有生态学、美学和人类学价值,同时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研究领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动物题材电影的形式、叙事方法、创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当下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现状及其在中国不景气的原因,以其为中国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余红芳 《青年记者》2016,(17):69-70
现实题材电影一次次掀起社会关注热潮,是其立于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韩国现实题材电影以纪实性叙事揭露社会黑暗,对现实中的小人物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命运进行描述,以悲情刻画现实,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韩国现实题材电影发展概况 国内学者对现实题材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一,认为其含义广泛.周星教授曾指出:非“历史”的题材都可以进入现实题材范畴.为避免宽泛,他在研究中侧重狭义现实题材电影,即“影片创作内容以表现创作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感受为主体的电影”,电影表现现实的核心是直面创作当下的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生活的矛盾.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华语电影上海电影题材中的"外来进入者"叙述视角为研究切入点,按照1920-1966年大陆电影中的"外来进入者"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表述;香港电影对上海的都市传奇与乱世想象;寻根之旅、跨国叙述、怀旧情调与作为"外来进入者"的当下叙述策略等几个部分对华语电影创作中的上海多样化表述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上海本土电影创作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9.
刘新蕾  孟旭舒 《今传媒》2020,(2):107-110
改革开放40年来,被称为"中国农民代言人"的焦波是乡村题材纪录电影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他的作品在创作题材上与时代主题同步,在拍摄手法上表现出"直接电影"的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焦波的乡村纪录电影无疑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由此,本文通过对焦波作品的传播价值、影像叙事和市场传播为切入点,探究乡村纪录电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女性题材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不断拓展之中.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女性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其中的优秀影片,不仅集中表现了"典型"的女性特质,而且有不少是以社会新语境下"强势女性"为主角的影片,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新女性形象和新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薛蓓  杨致远 《青年记者》2016,(33):73-74
西安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4月开始筹备建设,1958年8月正式成立。随后,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电影创作的重要基地。在其近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西安电影制片厂以其较丰富的电影作品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人生》《野山》《老井》《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影片推出并在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上述影片虽然风格各异,但均为农村题材,因此可以说农村题材影片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辉煌成就做出巨大贡献。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农村题材影片形成了一个连贯的创作谱系,是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受众"解码"的障碍,少数民族电影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文化差异主要有宗教信仰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探寻容易使受众产生文化冲突的方面,能够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郝君 《东南传播》2016,(5):40-41
边缘题材的电影虽然小众,但其创作往往具有鲜明的类型特色,在电影创作的题材选择中也日渐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开始涉足边缘题材,其中常不乏佳作诞生,尤其在电影的表现手法上,大部分导演不谋而合的选择了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指代符号来隐喻剧情的萌生、发展与结束。因此,类型化创作趋势,已然显现。  相似文献   

14.
1955年播映的《哈森与加米拉》是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疆共创作完成69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鲜明的地域经验、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在国内以及国际获得较高的辨识度.本文梳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以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数字人文是近十年兴起的研究领域,通过数字统计的方式进行量化研究,其中基于数字人文的文学作品研究是国际数字人文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笔者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对商务印书馆早期的电影实践和剧本创作进行研究。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有资本背景的电影摄制单位,对早期中国电影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创始之初,创作了新闻片、风光片、教育片、故事片等几十部影片。商务印书馆早期的6部故事片在剧作上有4个较强的相似性特征:1.爱情题材为主,爱国题材为辅;2.复线结构为主;3.封闭式大团圆结局为主;4.善用巧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业电影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视觉画面"景观化"与叙事缺失、电影创作"同质化"与审美趣味缺失等一系列文化悖逆问题,这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彰显、大众消费文化的盛行,以及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冲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产物,“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①体育文化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对体育电影的解释为:“以各类体育运动以及反映体育工作者的生活为题材的影片.体育片主要以体育活动、训练和比赛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并以精彩的体育表演作为影片特色.”体育电影作为体育文化和电影的结合体,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对体育进行原生态的描述,而且通过对体育人物相关事件的生动展现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是一种通过承载丰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来体现出人性价值和美学意义的文化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一位法国游客进行了一场电影放映,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出现。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也成就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繁盛时期,上海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周瘦鹃作为中国早期电影评论家,他善于把握最新的都市动态,及时抓取上海市民文化的精髓,并且把自己的发现和感想积极实践到创作之中。他通过"影戏话"向读者和观众介绍了很多西方影片;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投入"影戏小说"和电影剧本的创作,深入体会电影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何鹏 《东南传播》2020,(3):49-52
谍战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电影类型,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经历了曲折变化的多个发展阶段。从具有冷战意味的反特片到延续经典与尝试娱乐化探索再到进入商业娱乐化时代,该题材影片在类型上不断进行着较大的突破和影像呈现。本文依循中国电影史上反特片/谍战片的三个创作高潮对部分经典影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对该类型影片进行历史梳理并对其叙事做全景观照,以便"窥斑见豹",并希望能通过分析对今后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房慧萍 《东南传播》2022,(11):74-76
近年来,国产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青睐,一方面有中国悠远的文明历史做素材支撑,另一方面有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给予的精神指引。相较于电视专题纪录片,纪录电影并不局限于学术和文献价值的考据和证伪,更着眼于对当下现实社会的关照和启示。因此,纪录电影创作在前期调研采制阶段,就必须做好深入且扎实的历史推演和人文探究,将以古鉴今的立意自觉贯穿创作全过程。本文以纪录电影《八卦楼》的前期创作实践为例,从思路设计、内容采集、主题把握等方面入手,浅析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电影的前期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