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在对文艺人民性的重要论述中,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理论,融会贯通了新时代文艺人民性与时代性,从时代性的维度出发,赋予了新时代文艺新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了文艺的人民性;从实践性的维度出发,确立了新时代文艺价值、文艺创作、文艺评论的实践逻辑,指出了文艺的实践路径;从世界性的维度出发,站在“两个大局”的关键节点,从国际国内双重视野出发,借鉴了世界人民的优秀文艺,建构了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现实主义的光辉思想,结合我国革命文艺的具体实践,从文艺的创作主体、表现对象、创作过程以及作家艺术家主观意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等方面,精辟地论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创作原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的宝库。四十年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坚持这些基本创作原则,革命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就能得到顺利发展,违背它,就会遭到挫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出现了一个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的崭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在纪念《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的时候,重新学习这些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革命现实主义,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文摘     
新时期文艺的繁荣,文艺批评立下许多功劳.它不仅承担了文艺领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历史任务.而且还为创作界解放思想、冲破禁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不仅为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恢复新文艺的现实主义传统廓清了道路,而且还为文艺的对外开放和大胆创新给予了切实的理论保障;不仅为文艺创作和文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且还为文艺思想的兴盛和文艺作品的传播拓展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同时文艺批评的自身有了长足的进步.理论领域思想活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文艺理论,他的《讲话》内容博大精深,是划时代的文艺理论文献。本文认为:他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革新创造,正确地揭示了文艺创作、文艺发展、文艺繁荣的内在机制和客观规律,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完善、科学的文艺继承革新观,是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文艺思潮侵蚀的理论武器;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艺的理论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白对前代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继承主要表现在:继承"情真语至"的优点,利用前代赋的表现形式,继承前代赋的描写方法、前代赋的意象,吸收前代赋的词汇.超越主要表现在:明确想象目的,增强想象自由性,重视想象合理性,融汇汉大赋和抒情小赋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刘川  刘芳 《考试周刊》2010,(18):45-46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对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形成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文艺事业发展的出路和动力在于创新。文艺事业的创新,既包括文艺创作、文艺研究和评论,又包括文艺队伍的培养,等等。  相似文献   

7.
文艺创作中,如何正确处理继承本民族艺术传统与借鉴外国艺术经验的关系,这是文艺民族化问题讨论中争论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过精辟的见解,概括说来,就是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文艺创作,贵在创新。刘勰说,“情必极貌以写物,词必穷力而追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断”但新颖独创离不开借鉴,真正伟大的作家总是善于借鉴而又富于独创的。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借鉴、勇于创新的文学家,他以“文学天才”所独具的“自己的声音”丰富了人类艺术宝库。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叫做“拿来主义”。所谓”拿来主义”,照他意思,一要“拿来”,二要“消化”,三要“创新”。首先是要敢于“拿来”!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来”!因为“没有拿来,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个“拿来”,就是借鉴,就是继承。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是他“文学革命”长期艺术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实际上,他早年弃医从文  相似文献   

9.
正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提到"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回望数千年的艺术发展史,无不是创新驱动着发展,而创新即以为这踏出第一步,而如何踏出这第一步是艺术家首先需要思考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此提出过要求"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这就是为艺术创新点明了真切的方向。要求艺术家需要学贯古今、中外各门类艺术,并深入思考其中的联系,突破传统的观念、内容、形式,大胆的将以往的不可能化为可能,不存在化为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科学论断的内涵除指文艺起源于劳动生活和文艺创作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这两个因素外,还包含社会生活是文艺发展变化的客观基础这一层涵义。就是说,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文艺创作相应的发展变化。而文艺这种相应的发展变化既有作品思想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也有创作方法方面的。当然,这创作方法不是指个别作家具体创作中所运用的创作方法,而是就一个时代创作方法所形成的总倾向而言。一个时代的创作方法潮流与时代潮流是应该而且必然合拍的。从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文艺原理以及文艺的社会职能角度看,文艺应该有着强烈的时  相似文献   

11.
怎样欣赏文艺作品,应抓住以下四个要点:一是文艺创作的个体差异、二是文学和影视的关系、三是文艺欣赏和阅读的关系、四是文艺创新发展和创作欣赏的四个追求。通过阅读可以提高知识储备,通过欣赏可以提高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2.
《淮南子》文艺生态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经济、文化和科学等都呈现出超越于前代的繁荣景象。由于统治者摒弃了秦王朝奉为指导的法家思想,尤其是汉武帝通过董仲舒等人将儒家思想定为一尊,虽然是对人的思想的严厉钳制,但它对古代人道主义的确认,对人的价值重新探求的意向,致使汉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富有生气的局面,而这些,又为文艺生态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精神基础。如果说在先秦时代一些哲人著述中已出现文艺生态学思想的萌芽,那么,汉代可以说是对前代文艺生态学观点及有关思想理论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它的主要历史功绩,不在于对前代思想的创新和开拓,而  相似文献   

13.
心理定势对文艺创作和鉴赏有着不可忽的影响,并日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多侧重于探讨文艺创作中的心理定势问题,对文艺鉴赏中心理定势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缺乏全面的研究,望本文成为引玉之砖.一文艺鉴赏的整个审美和认识活动过程,是主体借助于一系列中介环节,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其中主体的心理定势就是重要的一环,是鉴赏活动得以完成的既定前提.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要繁荣文艺创作就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文艺要走向世界,必须具有蕴含世界特征的新质,而文艺的世界性要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来体现。二是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高扬时代主旋律是文艺家孜孜以求的,而主旋律又不是作品表现的唯一,因为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又决定了文艺创作的多样化。三是审美娱乐与教育认识的关系,文艺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娱乐,同时也不乏潜移默化的教育认识作用,因此文艺创作应追求寓教于乐、美善相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柏拉图和王国维的灵感说,认为他们的灵感说揭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过程的精神状态,对于从文艺心理学角度研究文艺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背景下的延安文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特征,本文将从文艺团体、文艺期刊和文艺创作三个方面加以阐释说明延安文学的这一革命性特质.  相似文献   

18.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著作中论述革命文艺如何为工农兵服务,即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时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这段议论,科学地阐明了文艺的革新创造与继承借鉴之间的关系,充分肯定了继承和借鉴对于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新文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创作学角度提出一个新概念“创作介体”,这是以往文艺创作与文艺研究中所忽略的,却是中国文艺的一大特色,并对文艺创作和研究产生着深刻影响。以近年重庆文艺创作实践与经验为例,来论证“创作介体”对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创作载体、创作受体四个方面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文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抗日文艺事业是同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坚持抗日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过了四个阶段:一、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4月新四军在皖南岩寺集中,以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指导,以唤起民众抗日救亡为目的,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开展。二、从1938年5月新四军东进江南,至1941年初皖南事变,主要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组织形式开展。三、从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重建到1943年冬,围绕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伪化和反磨擦,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四、从1943年11月华中局在淮南津浦路东搞文化实验区,到1946年秋解放战争开始,主要是深入贯彻《讲话》精神,从发展民间戏曲入手,使文艺更大众化、更普及。华中抗日文艺的主要特点是:1.贴近抗日的时代脉搏;2.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实践;3.在继承优秀传统文艺基础上发展创新;4.尊重、关怀文艺人才,引导支持文艺创作。产生的影响是:1.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方面,发挥了号角、战鼓的宣传鼓动作用。在揭露敌人、打击敌人方面,发挥了投枪、匕首的战斗作用;2.在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发挥了与各界人士沟通、团结的作用;3.在推动根据地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促进、激励的作用。因此,华中抗日文艺不仅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宣传和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揭露和打击敌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