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OLED),在日本又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平板显示器件。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液晶显示器(LCD)及等离子显示器(PDP)相比,OLED具有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平板显示器。有专家预测,OLED显示器可能在2015年后取代LCD的主导地位,成为市场主流显示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由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长寿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矩阵显示屏”已通过专家鉴定。 据悉,长春光机与物理所在该项目中首次研制出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将作为一种全新的主动发光显示,用于数码相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合成电脑。又由于它可以做成超薄显示器且不需要用背景照明,因而显示图形及图像要比LCD色彩鲜艳,也可以做成超薄柔性电视,还可用于汽车仪表显示,低温下军事指挥系统显示及高清晰度各种精密仪表显示等。  相似文献   

3.
IT业     
有机发光的折叠式显示器更清晰、更薄、更省电一直是显示器发展的方向,在“东京国际电子显示器展示会”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被有关专家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手机、汽车收音机和数码相机等,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有一个显示器。与目前存在的显示器种类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有很多突出的特点。它只有几微米厚,不需要背景照明,耗电少,几乎从任何角度都可以显示完美的图像。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可弯曲的显示器,它可以在手机中卷起来,使用户能够在旅途中处理文档、收发邮件和浏览互联网。为了设计这种柔软的显示器,可弯曲的薄膜材料将广泛用于合成显示器。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最早技术起源于柯达公司,其原理是通过在真空中蒸发小的发光分子。另一种方法是剑桥显示技术公…  相似文献   

5.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叫做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ELD),其具有主动发光、宽视角、短反应时间、高发光效率、低工作电压、面板薄、可制作大尺寸与可弯曲的面板及制程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继LCD之后的第三代平板显示技术。介绍了OLED器件的发光原理和彩色化方法,OLED显示技术的分类和发展现状、技术优势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星辰 《百科知识》2007,(3X):16-17
2002年至2005年,是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成为主流的几年,有人说这是电脑桌面显示系统的一次“视觉温饱”革命。而如今,17英寸液晶显示器已经渐渐让出了市场主流的地位,19英寸甚至更大规格的宽屏液晶产品开始有“一统天下”的趋势。我们的桌面显示系统又在经历一次从“视觉温饱”到“视觉小康”的转变过程。在未来,液晶显示器还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灵感和激情吗?  相似文献   

7.
民生科技     
《科学中国》2003,(3):32-33
这个世界因无数的电子显示器而变得鲜艳夺目:从各种手表表盘到巨大的视频广告版,几乎都用到了阴极射线管或液晶显示器。2001年,英国剑桥显示器技术公司将发光聚合体(LEP)显示器原型的分辩率和对比度提高了一大步,同时,剑桥显示器技术公司也成为萌牙齿的发光聚合体工业快速步入商品化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6,(4):20-20
南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制备出中国内地第一块5英寸全彩色、能实现动态显示的有源选址有机发光显示器基板,创自主研发尺寸之最。  相似文献   

9.
2002年至2005年,是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成为主流的几年,有人说这是电脑桌面显示系统的一次“视觉温饱”革命。而如今,17英寸液晶显示器已经渐渐让出了市场主流的地位,19英寸甚至更大规格的宽屏液晶产品开始有“一统天下”的趋势。我们的桌面显示系统又在经历一次从“视觉温饱”到“视觉小康”的转变过程。在未来,液晶显示器还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灵感和激情吗?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一天儿童们都能穿上在夜晚会发光的衣服,家庭的地板也能发光,你不必惊奇,因为这已经不是幻想,而是EL发光线带给社会实实在在的新的享受。 电致发光技术是上世纪40年代诞生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在转换过程中不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世界包括电视机在内的各种显示器用的设备,有400亿美元的市场交易规模,估计到2010年将再翻一翻。其需求今后将日趋扩大,特别是被视为争夺下一代显示器市场的主角有“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有机电致发光电视”和“场致发光电视”四种显示器正以急剧的势头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发明》2005,(8):87-87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的被称为中产村的地方有一种高端的19英寸CRT显示器从原来的4000多元降低到2000多元,如今这种情形也在液晶显示器领域发生了。看来,降价是不可回避的,是一种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也许还是另一种技术即将出现的征兆。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展  魏雯 《内江科技》2013,34(5):62+36
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屏作为未来显示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其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89C52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一种OLED显示系统的驱动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3)
液晶显示器在目前的很多设备上都具有了应用,在航空事业当中也是如此,受到航空环境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好温度控制成为了液晶显示器应用当中的重点技术。在本文中,将对机载液晶显示器温度控制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OLED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与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宽温、高对比度、超轻薄、耐低温、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而且更适合柔性显示和3D显示。若采用可挠式基板,则可变化成不同形状,被誉为“梦幻显示器”。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发明》2005,(7):85-85
我们毫不怀疑液晶显示器的大军会迈着方步把老式的CRT显示器挤入死角,并最终取代它。当然,与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劣势,因此少数专业领域仍是CRT显示器最后能够坚守的阵地。而在对色彩要求不是那么严格的普通消费级市场,液晶显示器惟一需要跨过的壕沟只有价格。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10,(3):111-111
精工公司在1983年推出了第一台消费级彩色液晶电视机,随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显示革命。这种带有2.13英寸屏幕的便携彩电中安装有薄膜式晶体管,这种元件此前只会出现在军用设备中。晶体管会激活一种电压响应速度是旧有技术两倍的新型液晶,让围在小屏幕旁的每个人都能看到清晰明亮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6,(8):111-111
普通液晶显示屏是由液晶面板和其后的背光灯构成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长亮,通过改变加在当个像素晶体电极上的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状态,进而控制单个像素的光通量.并最终形成显示图像。而等离子显示屏的每个像素点是自己发光的。等离子体是加电后高度离子化的气体,组成这些气体的各种粒子在每个像素点中放电.  相似文献   

19.
Liquid Crystal Display就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器,具有图像清晰精确、平面显示、厚度薄、重量轻、无辐射、低能耗、工作电压低等优点。阐述了液晶显示器的分类、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维护保养技巧。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阪的松下电气工业公司最近推出一种新的彩电产品。其显示屏的对角线尺寸是14英寸(350毫米),而厚度仅有3.9英寸(98毫米)。这种新颖的薄型彩电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我们常见的电视接收机大都采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称为显像管。管子后部的电子枪射出电子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