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裁判亮分     
“苦瓜研究”是个难写的题目,但上面三位中学生的作文,都各有特色,扣题都很准,且都具有理性深度。饶霜同学运用拟人方法,从苦瓜的外貌、成长过程、果实三个方面进行理性分析,显示出很强的思辨性,不足的是结构上有  相似文献   

2.
女儿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跳.唱.画、写样样都行,很受周围小伙伴的羡慕。每到双休日,就有同学约她去滑旱冰、逛公园、打篮球,但这个时间,一般是我们一家三口统一行动的时刻,女儿对同学的好意只有谢绝的份了。 星期五的晚上,吃完晚饭,女儿把我叫到她的书房,郑重其事地与我商量“妈妈,明天下午有几个同学约我去公园玩,我们的家庭行动能不能为此让步,因为推掉同学的邀请有好几次了,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看着逐渐长大的女儿,我很爽快地点点头。女儿告诉我这次玩耍有几个男同学,我并没感到奇怪,反而叮嘱她说男同学调皮…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上次布置了谈学习动力的文章后,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对待,写的文章很有见解,也很感人。关于自己学习的动力是什么,每个同学都讲出了心里话。有些同学交得晚,主要原因就是有些心里话不好意思说出来。其实,人生的目标有大有小,学习的动力多种多样,只要我们不危害别人不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4.
从近几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看,学生的语文成绩总体来说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本功不扎实,如第一大题。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中的古诗词填空表现最为明显,不少同学都因写错别字而丢分;二是阅读不能整体把握、重点突破,如文段阅读题,有不少同学连文章的论点都找不准。  相似文献   

5.
阿贵 《成长》2006,(1):15-16
爱上姜小丽前,我是个目空一切的狂人;当然,爱上姜小丽后,一切也没什么变化。短短一年内,变化最大的是姜小丽,如是而已。高一的姜小丽,是瘦黑瘦黑的,唯一出彩的眼睛也有些大而无神。那时候姜小丽上课老走神,盯着某些男同学发呆,这让我很鄙夷。我是班长,很不喜欢同学这么分心走神;我也是完美主义者,也很讨厌同学这么不求上进;当然,下意识里自己都不曾留意到,也许因为是自己的家庭背景,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很珍惜。  相似文献   

6.
学会划分     
有些同学的作文总是写不长,无论做什么题目都是几句话就讲完了,再也找不到话题。这几句话是什么样的话呢?是很抽象、很概括的话。比如写老师,就说"备课辛苦,上课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在老师给了题目之后。就急匆匆地提笔写。还有些同学感到题目难写,手摸脑袋唉声叹气或是东张西望。甚至坐立不安,很长时问静不下心来,不知该怎样写。对于这两种学生.其实他们都不能写出好文章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动笔前的准备。那么应如何做好动笔前的准备工作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中年级作文     
这一期的中学生作文有一个特点,所选的题材都很小,但很多同学都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写得很生动、丰富,有些还能以小见大。!!!!!!!!!!!!!!!!!!!!!!!!!!!!!!!《香烟毒性有多大》,是写了一件课堂上用泥鳅来测试香烟中的尼古丁毒性的小事。通过这个比较有趣的侧面来反映香烟的毒性,而不是生硬地劝父亲戒烟,替路人拾烟头啊。文章把这件小事写得很饱满、很紧凑。开头简明扼要,直接切入主题。中间丰满、细腻,写得有声有色。结尾干练、有力,点题点睛。这是篇好文章的标准结构,而且小作者对场面的描述能力已有些雏形可以继续努力。《溜冰…  相似文献   

9.
裁判亮分     
刚拿到文章,一看作文题目,我很有些担心,习作者会不会空发议论?读完了,我的疑虑也消失了,三位小作者都知道凭事实来说话,文章都写得极为实在。梁婷同学写一只狼在人类智慧理论的指导下躬行实践,从而当上羊班长;曾雄锋同学从我为什么最终还是要选他当班长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当上并当好班干部;齐高丹同学以“我”现身说法,凭着三计而成为优秀班干部。三篇文章的切入点各有不同,但都紧扣住了文题,不枝不蔓。比较来说,梁婷、曾雄锋在构思方面下了功夫,写作角度更新一些,齐高丹同学的文笔更为生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综合上述因素,我…  相似文献   

10.
裁判亮分     
上面三篇习作,都能紧扣题目,不枝不蔓;整体立意都很阳光,向上。胡达斌同学采用对话的方式,写A与B在生活中坦诚相待、互助互爱.因而建立起很深的友谊。几个典型的细节。极具意蕴的对话语言,读后让人想象无穷。卢晓清同学的文章写得很诗意也很秀美,朦朦胧胧写自己的一段感情历程,可读完后又柳暗花明了,很有意思,文风与手法都独特,是一篇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1.
考试作文特征有二:一是严格的时间限定,二是严密的题意要求。所谓快速构思,是因为有严格的时间限定;所谓审清题意,是因为有严密的题意要求。怎样写中考作文,初中毕业班的同学人人都能背出一二三四个注意要点来。但往往一上考场,作文试题却似横亘于面前的万重大山,既不知从哪儿下笔,也不知该写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我想我不应该再费笔墨与初中毕业班的同学谈怎样写好中考作文的道理。我应邀为参加中考的同学作过辅导,我发现老师讲的作文道理,如审题要清、材料要新、立意要深等,对有些同学并没有实际效果。老师说得很多、很系统、很全面,但学生…  相似文献   

12.
征文述评     
看着一篇篇应征稿件,编辑大朋友好像又回到了那妙趣横生、热闹非凡的学生时代,那时真的是很美好哟!感谢大家给编辑大朋友提供了一个回忆童年的珍贵机会!这次征文整体水平不错,大多数征文都能紧扣“滑稽”来写,语言真实、活泼、生动、风趣,写出来的事件的确令人捧腹。而且,这次征文虽然允许虚构,但大多数同学还是将身边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作为描写对象,只不过有些用了化名,有点小小的趣味!因为要突出滑稽,所以征文的语言描写呈现出了很大特色。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戏剧效果;适度的夸张提升语言的表现力;风趣活泼的语言使…  相似文献   

13.
任民 《英语辅导》2001,(4):32-32
rather和fairly都有“非常”、“很”之意,但一旦出现,有些同学就分不清选择哪一个,致使选择错误。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     
有这么一节作文活动课,课上,老师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安排下进行作文交流。10分钟过去了,每个小组选出了自己组里比较好的作文在全班交流。第一个小组选出来的是一个小男孩的作文《我的妈妈》。这篇习作语句流畅,写的情节还很感人,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都被感动了。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同学  相似文献   

15.
理解是沟通的前提 最初,有些同学不敢接近我,他们总觉得老师就会找家长告状,不会了解他们的感受。我们班有个学生叫王海兵,家住房山区闫村镇肖庄村。父亲是个残疾人,今年60多岁了;母亲是智障病人,是个低保户。王海兵同学为了让其他同学看得起自己,特意扎耳钉,每天上学还把头发弄得很时尚,经常逃课、不爱学习。后来我和王海兵同学谈了几次话,感觉他非常的自卑,几次都很委屈地说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他告诉我在特别烦的时候要以抽烟来解烦。  相似文献   

16.
曾文广 《四川教育》2002,(12):15-15
一个年仅9岁的小学生放学带回一张16开的纸给家长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铅笔字,都是小学生的笔迹,其中有些字是用拼音代替的,主题是“我们大家评XX同学”,共列有18条,还有18个歪歪扭扭的签名。现原汁原味摘录如下:有时候要打人,做作业要玩;字写得不duān正,shuì觉要玩橡皮泥;乱扔纸屑,不讲卫生;经常作业没完成就去玩;上课不专心,听课开小差;小气;上课常受批评;不让同学见教师;做早操经常beì拉出队列;上音乐课经常dǎo乱;上课不jǔ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很轻;上体育课讲话,不听老师的话;眼保jiàncāo经常扣分;喝…  相似文献   

17.
【情景再现】 上课了,老师面带微笑轻盈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上星期大家去造纸厂参观,好多同学在日记上写了这件事。但是,有些很常用的字同学们却写错了。”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今天,老师拎着我们去参观……大家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8.
杨延 《上海教育》2007,(1A):50-50
在相对开放的学校教育中。新加坡的学生对待青春期问题,大多表现得自然、纯真、无拘无束,甚至对个人的感情问题也不掩饰、不避讳。在新加坡工作期间,笔曾为执教的中一班出了这样一个作题目——《我的同学》。批改作时,笔发现好几个学生都写了心中对异性的向往。其中。一个叫松俊的男孩,他的作有些特别,在作中,松俊这样写道:“我的那个同学是个女的。她很美。坐在那里,她的脸很美。回答老师的问题,她的声音很美。我很爱看她,我觉得她很美,想做她的朋友。她就是我班的惠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英子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子,她总觉得自己的一张脸长得有些“对不起同学”,很自卑。郁闷的情绪让她对所有的同学都“敬而远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同学少年有些同学作文成绩很不稳定,分数忽高忽低,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之所以出现作文分数忽高忽低的情况,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作文的评分标准,写作过于随意。作文有特定的评分标准,没有按照评分标准去写,就可能导致所写的文章不符合要求,从而造成一定的失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