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7月13日22时08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为“BeiJing”的时候.全中国都沸腾了,“赢了.北京赢了.我们赢了!”此时此刻.有一群年轻人在彻夜狂欢.他们就是年轻的雅昌人.他们的心与奥运一起跳动着。位来自湖南的雅昌员工说:“申奥里有我们的一份功劳.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相似文献   

2.
去年12月24日上午十点,湖南省电视台记者黄河清把拍完的新闻片送到省电视台以后,带着连续几晚睡眠不足的倦意走进家门。一会儿,他爱人小徐说道:“河清,我从你脱下的西装衣袋里发现一只特殊信封呢!”黄河清半开玩笑地回答:“那是一家厂子给的一份补充材料。尽可放心,没什么秘密!”“谁说没秘密,你看?!”小徐说完,从信封里掏出一叠人民币。“记者同志,请看,十元一张的票子,三十张!”这下可把黄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公交车上.一个陕西农民手持一张十元钞票凑到售票员眼前,嘴里咕哝着:“见过吗?”售票员瞟了他一眼,没有发作。不想这老乡没完没了.仍是执着地大喊“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终于按撩不住怒火,掏出一张百元钞票回敬道:“你见过吗?!”后来方知是口音的谬误,对方是要买到“建国门”的车票。  相似文献   

4.
冯凡立 《档案天地》2009,(12):19-20
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每一个欢笑的时刻:一张张证书.见证了每一个闪光的日子:一份份家电产品证书.教会你得心应手地享受现代生活的舒适与安逸:一封封书信.让我们在忙碌的日子里甜蜜而感动地回味着那些曾经走过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正从2006年开始,我随时任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张耀伟,多次前往地处苏州的太湖大学堂,聆听南怀瑾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多次接触之下,感到先生对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人格养成怀有切盼之心。2009年夏初的一日,我和张社长在大学堂向先生当面请益,行将请辞,南先生留我们在食堂"人民公社"吃晚饭,餐桌上南先生又与我们谈到"孝悌"与"洒扫应对"的学问。这时他从口袋掏出打火机,举着它停了下来,深情地望着我们嘱咐说:"这个火种你们要传下去!在家里从教你们自己的孩子开始。"  相似文献   

6.
宜昌科普报是一张面向农村的地区科技小报。由于我们坚持“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方针,踏踏实实地为农民服务,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发行量达十五万份,本地区每五户农民就有一份。去年以来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采取“专版专册,定向补缺”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思索之苑》一书饱含着一位农夫奋斗一生的生命智慧和执著信念,阐释了一种由树木启发揭示出的深邃哲学。一身棕黄色的济州岛传统服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麻布土衣,花白的头发,黝黑的面庞。长长的白眉下边,一双深邃的眼睛溢满笑容。一句不太流利的汉语“你好!你好!”充满热情。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结实有力。这已经是我第六次在北京见到成范永先生了。席间,成范永先生一如既往地热情、健谈,兴奋而专注地向我们讲述他对树木、石头的见解,他创建“思索之苑”的种种经历。望着这位饱经风霜、质朴刚毅的六十多岁的韩国老人,我不禁陷入沉思,再次回…  相似文献   

8.
失业英雄     
老婆:我把工作辞掉了! 回到家中,已经晚上10点多了,老婆一如既往地在客厅坐着,等待我回来。 我进了门,简单地告诉了她我的决定:“老婆,我把工作辞掉了!”她张着嘴,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从鼻子发出了“哈啊——”的长声。  相似文献   

9.
一 1990年底的一天,胡德海大胆地跨进了学校领导办公室。他向领导报告:“建议咱们学校办张校报!”他以军人特有的干练简洁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设想。“谁来办?”领导问。“我!”他望着领导,领导也仔细端详着他。他明白,领导是在问他:“你这个毛头小伙子能行吗?”他默不作声地从身上取下挎包,然后从挎包中掏出一叠烫着金字的获奖荣誉证书。这些,都是他近年来从事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小型党校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之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党校图书馆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踏上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策略。用鲁迅先生的话讲就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取他山之石,打造本土特色的“灵通宝玉”,实现“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11.
宜昌科普报是一张面向农村的地区科技小报。由于我们坚持“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方针,踏踏实实地为农民服务,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发行量达十五万份,本地区每五户农民就有一份。去年以来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采取“专版专册,定向补缺”的办法,满足读者对专业技术深化宣传的要求。在三年多办报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到,一张八开二版的小报,要包容大农业浩海般的科技内容是一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5,(3):31
一座城,一群人,一份报纸,一段旧时光……用什么颜料为繁复的2014年的结束涂彩?许多人说,是旌旗猎猎中的“橘色”夕晖。用什么词为耀眼的2014年做注脚?许多人说,是发自本心永不言弃的“任性”。亲爱的读者,我们是晚报,是这座城市里最接近市民的一份纸媒。在闪回般飞逝的365天里,我们没有懈怠,也不敢消停,我们像脚夫一样负重着赶路,像农人一般在劳作中度日,作为一张城市报纸,我们一直渴望、努力地和800多万市民一起认真生活度日。我们是如此任性地走过了这一年:从地铁二号线南延伸段  相似文献   

13.
我想从一个难以忘怀,使我流泪的故事谈起: 这天,窗外寒风呼啸,我的心更冷。突然,敲门声把我唤起来。开门一看,又惊又喜,是我报告文学的主人公——巩县孝南党支部书记张松魁和碱厂厂长小唧! 他们捧着两束鲜花。“给张姐插在最理想的位置!”松魁吩咐道。鲜花插在书架上的花瓶里。我惊奇地发现,他们把称呼改了,过去他们叫我“老张”和“张记者”,现在叫我“张姐”,我心头一热,泪花涌上眼角。“我思付着你最喜欢什么,想来想去,挑了这些好看的鲜花,好看吧!”松魁是叱咤风云的农民企业家,眼前变得烂漫热情。他诚挚地说,“听说你病了,大家委托我们来看  相似文献   

14.
鸿鹄之志     
周未,黄昏,北京一朋友还在加班。他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算是奖赏自己,然后叫了份外卖,站在办公室窗前,用手指敲打窗玻璃,望着着雾霾缭绕的街道。仿佛身处云端,刹那间有高屋建瓴的俯瞰式战略思考:7%到7.5%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对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总目标提出对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突然,手机响了,电话里传来快餐店妹子好听的声音:“先生,8块钱一份盒饭没有了,10块一份您能接受吗?”朋友沉吟片刻,朗声答:“必须10元的,为GDP从7%到7.5%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赵贵急急走了进来,禀报:“老爷,我们已将你死的消息传遍了太原城。”张百万一听,大喜,连声叫好:“好!好好好!”管家试探着问道:“老爷,难道你真要装死?”张百万说:“事到如今,我不装死能行吗?那狗官借和尚被杀之机,想吞下我的半个家业!昨个他给我定了5大罪状,想洗清哪一条也得一万两银子!这个狗官,每遇到案件都是故意延缓案情,拖着不办,而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想点儿生法儿捞银子。不过也好,我今年已六十五岁,人间的事看遍了,阴间的事儿一点儿也不知道。现在那狗官向我狮子大张  相似文献   

16.
王佶 《浙江档案》2012,(2):36-37
新春伊始,由浙江省档案局与桐乡市档案局共同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型画册《子恺漫画精选》正式与读者见面,首次以档案的方式真实再现了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的精髓和韵味.至于为何要出版一卷丰子恺先生精品漫画集,还得从三年前我们与丰子恺先生幼女丰一吟的约定谈起.当时,市档案局在征集丰子恺先生档案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了解到丰氏家族还存有一套子恺先生的彩色漫画精品.据说丰先生对于同一题材的漫画会画数张,而从中选取最好的一张保存.这套漫画属于每次展览中的“非卖品”.几十年来被先生珍藏着.直到一九六六年才交由子女保存.在与丰一吟女士的交谈中,我们得知目前有关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出版物很多,从一九二五年出版的《子恺漫画》开始,到他辞逝后由他人编选的画册,总计约五十余种.可是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五十余种画册的印刷质量都不甚理想,无法真正表现出先生漫画中的神韵和气质.对此,丰氏后人心中一直留有一份遗憾.听闻这些,我们与她约定在合适的时候双方合作出版高质量的丰子恺先生精品漫画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家住荆门市掇刀城南新区的李念钦先生将一份民国三十三年的《居住证》捐献给了荆门市档案馆。 这是一张编号为“第1192309号”的《居住证》。“居住证”字样下盖有持证人手印,证上姓名为“李吴氏”,性别为“女”,年龄“三十”,住址为“荆门县第六区官喻乡三十八保五甲方家  相似文献   

18.
回到家中,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老婆一如既往地在客厅坐着,等待我回来。 我进了门,简单地告诉她我的决定:“老婆,我把工作辞掉了!”她张着嘴,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从鼻子里发出了“哈啊——”的长声。 “为什么?”她试着了解情况。 我忽然开始觉得烦躁起来:“你听不懂国语吗?”  相似文献   

19.
说着 ,他从水果筐里 ,翻出一张报纸 ,挺神秘地递过去 ,指指点点地介绍着 :“近来风声太紧 ,那边穷追不舍 ,折腾得特别凶 ,喏 ,不少老窝都叫他们端了。说好的黑货 ,送不过来呀 !”覃耀松原以为发发威风 ,训斥训斥 ,只要把“东西”带来 ,也就作罢。可是 ,当听到“黑货”送不过来后 ,没有熄灭的怒火 ,像是又浇上桶汽油 ,气不打一处来 ,情不自禁的“啪”地往桌子上用力一敲 ,指着李哥的鼻子 ,质问道 :“娘的 ,你们老板是个什么东西 ,躲在背后不露面 ,拿我龙某人当猴耍呀 !告诉他 ,我也不是好惹的 ,别他妈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龙老板别发火 ,…  相似文献   

20.
自新中国建立至苏联解体,42年间我们与前苏联保持了“同志”称呼。外交部礼宾司前参赞马保奉撰文介绍了中苏互称“同志”的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互称“先生”新中国成立初,在中苏两国来往的正式文件中互称“先生”。中国方面对苏联发出的第一份外交文书中首次出现“先生”称呼,即194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