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约瑟夫·康拉德被西方评论界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英语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推动了叙事艺术的发展与革新。目前对康拉德作品叙事艺术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中长篇小说上。然而,事实上他对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创新大都是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进行的,因此对他短篇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更有助于理解他独特的叙事艺术与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作品的整体艺术魅力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康拉德早期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青春》为例,分析了其中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语言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从中深入理解康拉德叙事艺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短篇小说一直被认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长篇小说的"副产品"或仅是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所进行的探索实验,因而在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相比较对伍尔夫长篇小说的重复研究与过度阐释,评论界对其短篇小说的研究与关注明显不足。实际上,短篇小说创作贯穿了作家的一生,具有长篇小说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独立的研究价值。考察伍尔夫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研究匮乏的历史及内在原因,恢复短篇小说在作家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家艺术创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康拉德的短篇小说<无政府主义者>表现出康拉德对无政府主义自相矛盾的双重性:由于自身经历的原因,康对激进革命表现出憎恶和讨厌,显示出其保守的一面;但同时还表现了对激进革命者的同情和理解.这又显示出其激进的一面.文章试图从<无政府主义>这一短篇小说来看康拉德政治立场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4.
孤独是康拉德小说深度刻画与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康拉德短篇小说《进步前哨》对孤独主题作了深入思考和深度表述,孤独是人类生活、思考和书写关注的永恒主题,有其不同性质、状态和形态。  相似文献   

5.
徐定喜  李凌 《文教资料》2009,(32):18-19
约瑟夫&#183;康拉德的许多短篇小说描写了欧洲人与非欧洲人的交往.这些非欧洲人被描绘成了“他者”的形象。然而,在短篇小说《艾米&#183;福斯特》和《罗曼亲王》里,两个本属于“他者”的人物却博得了康拉德的同情.这其实体现了康拉德作为“他者”的双重性。本文通过分析康拉德的两个短篇小说来说明康拉德“他者”特性是如何通过这两个短篇体现的。  相似文献   

6.
《吉姆老爷》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描绘的是维多利亚时期,正值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繁荣期,因而文本中弥漫着白色人种优胜论、种族歧视与殖民欲望等殖民话语。但由于康拉德对英国民族的折服,源于对那培养了高尚道德的文化背景的衷心推崇,因此,康拉德对人的忠诚高尚的道德感的强调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小说的殖民话语,而作者对人性的复杂和世界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康拉德内在的思想矛盾性都导致了对殖民话语的反构。  相似文献   

7.
短篇小说的文类特征一直都是一个颇有意味却又争议不断的问题。评论界经常将短篇小说看作是"压缩的"长篇小说,导致其体裁边界模糊不清。本文从报刊杂志等媒介空间入手,强调媒介空间在为短篇小说发表提供"出路"的同时,也积极塑造其体裁特征,包括横剖面聚焦性、简洁性和即时性等,这些文类特征确立了短篇小说在文坛中的专属地位。  相似文献   

8.
多产作家莫言著有十一部长篇小说和近百篇中短篇小说。近年来就其长篇小说展开的研究层出不穷。与长篇小说相比,他的中短篇小说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研究价值。本文对莫言的中短篇小说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指出:“一开始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笨拙的办法,……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入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炼,材料容易合理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因此,研究短篇小说的写作艺术,探索其写作技巧,对初学者提高写作水平是颇为重要的.本文准备探讨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康拉德《卡伦》、《礁湖》、《白痴》等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尽管女性人物不是康拉德作品的叙事中心或重心所在,但是康拉德对她们表露出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怀,他并非如有些评论家所认为的患有"厌女"症、是一位大男子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朵丽丝.莱辛于195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青草高歌》(The Grass Is Singing),从此开始了数十载的写作生涯。在中国,莱辛的文学作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关于她作品的论文和评论也层出不穷。但一直以来,大家最为广泛关注和评论的是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其短篇小说无论是原文资料、还是相关的研究都相对贫乏。对莱辛的短篇小说《到十九号房》从内容、主题和手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莱辛短篇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父权规训与男性想象——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文化理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素有“英国文学经典之作”盛誉的康拉德短篇小说《黑暗的心》,并对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展开批判。在性别建构和人物塑造问题上,康拉德小说文本中父权思想充斥,男性幻想弥漫。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严歌苓的短篇小说向来与长篇小说混同在一起进行研究。这种同一的衡量标准不免使短篇小说的研究有失偏颇,掩盖了其短篇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在此采用理论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手法,根据短篇小说所独具的美学特征对其小说结尾中"空白"艺术的缺席进行深入的分析,一方面使我们看到独特的阐释者魅力对其短篇小说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阐释的过于完满所造成的艺术缺失,使得短篇小说所独具的余音绕梁之感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安徽作家潘军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张力和丰富的内涵,与中长篇小说相比,其短篇小说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他独具风格的创作魅力,更需要我们精细的解读和分析。文章通过其短篇小说主题中的存在与虚无、必然与偶然、游离与确定、人性与社会性、旁观与当局五个对立面的对抗和消融来解释文本,希望能对潘军的小说创作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文化理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素有“英国文学经典之作”盛誉的康拉德短篇小说《黑难的心》,并对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展开批判。在性别建构和人物塑造问题上,康拉德小说文本中父权思想充斥,男性幻想弥漫。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是海外华文女作家中较为夺目的一个,除了优秀的长篇小说的创作外,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叙事艺术的角度来考察其中短篇小说创作,场面叙事、历史叙事、意象叙事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7.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仅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叩开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其短篇小说创作也是异彩纷呈。文章从整体上理出一条贯穿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主线,并大体上概括出涵盖其大部分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进步前哨》作了评沦,指出:小说在内容上以主人公深深的“孤独感”暴露了殖民主义的罪恶,在艺术上以心理描写、象征性画面、对比手法力其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从福斯特的小说看作者对母亲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摩·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关于他的长篇小说,大多数的人研究其小说反映出的英国中上层阶级的精神贫困,以及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试图通过挣脱社会与习俗的约束来求得个人解放。可是很少有人关注福斯特在他的这些长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他对他母亲的态度。福斯特在其小说中无意识地流露出对母亲的既爱又恨的双重态度。  相似文献   

20.
爱.摩.福斯特的长篇小说《印度之行》和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中塑造的欧洲人都经历了复杂而艰难的心灵旅程。在“东方主义”的语境下,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认为这些欧洲人形象都不同程度地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这也是他们最终从东方失望而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