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艾特玛托夫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探索艾特玛托夫小说的人性主题.艾特玛托夫早期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灵息相通的世界;后期作品从原始和谐走向人性的悲剧性冲突,小说中先是揭示人性之恶,然后沿着一条拯恶向善的套路,呼唤人性向善.  相似文献   

2.
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封建制度,还有源于人性深处的恶。小说对人性恶的呈现构成了《家》的另外一层意蕴。  相似文献   

3.
赵双双 《现代语文》2009,(7):114-116
苏童在小说《米》中通过对米、火车与枫杨树大水等一系列物象的运用,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了弥漫小说始末的逃亡意绪,彰显了主人公人性走向荒诞的历程,隐喻了造成人性悲剧的悖论因子。  相似文献   

4.
当代作家阎连科在他的“耙耧系列“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充满苦难的“耙耧世界“,以近似原初状态的生活环境为背景,探讨了生存本能、性欲本能和恶的本能等一系列人性深层问题,充分揭示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翠翠 《文教资料》2012,(33):121-123
《红房子旅馆》是巴尔扎克收在《哲理研究》中的一篇小说。小说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良心问题”。小说中的人物普罗斯配、泰伊番、“我”以及“良心法庭”的法官们所体现的人性中的善恶问题值得深思。巴尔扎克认为人性中有恶的存在。但仍然有向善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人性的善或恶是一直以来中西争论不休的,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此话题人们也一直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来.与其说人性是善的或恶的,不如说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复杂性.他身上既有善的倾向,也有恶的种子.人性的这种复杂性在小说<蝇王>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本文将从讽喻性的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来分析小说,对小说的主题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7.
引入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概念并且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指出乔叶《认罪书》"平庸之恶"概念外的人性之恶,揭示在文革中犯下错误却不认罪的一行人对自己行为解释的诡辩性。对"文革中的人性之恶和暴行、罪恶是否具有复制性"这一问题提出见解,指出小说中忏悔的浅层表达问题,最后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金金人物形象不断变化的分析指出人物在人性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多笼罩着一种苍凉、阴抑的灰暗色调;张爱玲小说的人物,也多不能以善良正直来评价,有的甚至还有点“坏”“恶”。但如果仅看到张爱玲小说色调的阴暗和人物非善,“坏”“恶”的表象,而忽略其背后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即“懂得”,则是对张爱玲小说的严重误读。本文从张爱玲对人性“懂得”的内涵,即,人性的普通、凡俗性,物质性,乱世生存对人性的影响及人性动态发展的复杂与丰富出发,分析其“如得其睛,哀矜勿喜”中蕴含的深沉博大的人性与悲悯情怀,也即张爱玲所说的人生素朴的底子。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小说,多笼罩着一种苍凉、阴抑的灰暗色调;张爱玲小说的人物,也多不能以善良正直来评价,有的甚至还有点“坏”“恶”。但如果仅看到张爱玲小说色调的阴暗和人物非善,“坏”“恶”的表象,而忽略其背后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即“懂得”,则是对张爱玲小说的严重误读。本文从张爱玲对人性“懂得”的内涵,即,人性的普通、凡俗性,物质性,乱世生存对人性的影响及人性动态发展的复杂与丰富出发,分析其“如得其情,哀矜勿喜”中蕴含的深沉博大的人性与悲悯情怀,也即张爱玲所说的人生素朴的底子。  相似文献   

10.
《山祭》塑造了宋老师、冬花、姚子怀、庞聋得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来审视人性和人道.小说以宋老师为第一视角,通过他在观音山的工作生活经历,展现艰苦的自然环境对人性的考验以及荒唐的政治运动对人心、人性和人道的摧残.宋老师经历了由善良到堕落,再通过自我救赎重新找回人性的过程.小说试图通过这样一个主要人物形象来揭露人性,同时又通过他成功的自我救赎来赞美人性,呼唤人性美.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其代表作,无论文学角度还是在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方面,《蝇王》都不失为一部巨著,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恶这一严肃主题。本文从人性中的善与恶入手揭示了戈尔丁对人性深刻的思考,预示自由意志终将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神魔小说的《西游记》,其实依然是人的小说,神与魔其实是人行为的两个方面。作者通过“真假大圣”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神性与魔性、善与恶的冲突,说明只有神性战胜魔性,人的精神境界才能达到真正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奥弗德在《白脸》里描写了美国种族主义社会的深层意识和欲望冲动,探测同时代作家未曾触及的阴暗角落,揭示了种族歧视文化如何使黑人变成精神"奴隶"的主体性生产过程。该小说在创作手法上顺应了自我暴露和自我悲哀的城市自然主义文学传统,强化了性恶书写的色彩。从津巴多的人性观来看,奥弗德在这部小说里对人性善与人性恶的交织描写凸显了美国社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杂种族形势和黑人社区的内在问题,展示了系统力量之下的人性之恶、情境力量之下的人性之恶和个体力量之下的人性之恶。奥弗德关于人性之恶的描写和主题阐释极大地提升了美国黑人城市自然主义作品的文学价值,其主题寓意与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作品相比,的确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小说《红字》使美国作家霍桑闻名于世。小说对四个主要人物的刻画表明霍桑运用象征主义的高超技巧,并由此揭示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及珠儿的人性的善与恶。本文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这四个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15.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指出了人性之恶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个体经由群体遮蔽实现自我隐身,一群乌合之众开始公开作恶。这部作品还暗含丰富的现实寓意,被众多学者称为"现代寓言"。其寓意是: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缩影,人性之恶永远无法剔除,人类只有认清人性的本质才能解救自身。这是一部以儿童视角展现成人世界的警示之作,对于我们理解自身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暴力与死亡的展示,表现世事的险恶和人性的阴暗与冷酷,以及历史的无常和人对自身命运的无能为力。暴力、血腥、残忍、冷酷构成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情趣。但通过对余华真实观、人生经历、教育背景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表现的“恶”是一种建立在虚无主义真实观之上的,缺少事实依据的“假恶”,其先锋小说具有明显的虚假性。  相似文献   

17.
在《米》的创作中,苏童"第一次在作品中考虑和面对人及人的命运中黑暗的一面"[1]。《米》是作者浇灌的一朵"恶之花",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之恶,人性之恶,人格扭曲之恶。  相似文献   

18.
《窗》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说之林”单元的一篇课文。与教材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分析:“通过对同病房的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也有人认为“通过一扇心灵之窗写出了人性的美丑与冷暖,让我们看到了人I生的光辉,也看到了人性的卑劣,更看到了人性的冷  相似文献   

19.
川端康成的《睡美人》是饱受世人争议的性文学作品,小说以荒诞离奇的情节虚构了江口老人多次光顾睡美人客栈,与熟睡不醒的姑娘共寝所引发的一系列回忆和对过往人生忏悔的故事.作品中充满了衰老和青春、生命与死亡、道德与罪孽、美与丑、善与恶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真实的人性就是在这样的冲突与对立中得到了突显.川端以“满纸荒唐言”道出了真实的人性和善恶美丑的真谛.川端独特的善恶美丑观在这部作品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荀子·性恶》篇运用了三种逻辑论证性恶,但是这三种逻辑都是可以商榷的。“顺是为恶”认为任由人性发展会导致恶,因此人性为恶。但是“生而有好利”等不必然导致恶;而且“果”为恶不能必然地推出“因”为恶。“伪反为恶”认为礼仪是伪的、善的;而性与伪悖反,因此人性是恶的。但是礼仪“反于性而悖于情”,不能就此断定人性为恶的,因为人性有恶性,善性,以及“非善非恶之性”。况且礼仪与性不一定悖反,因为礼仪也可渊源于仁义礼智之善性端。“相较为恶”认为与善的礼仪比较,人性是恶的。但是“非正理平治”不一定就是恶,因为也可能是“非正理平治非偏险悖乱”的中性或朴性。而且圣王使用礼仪也可以是由于人性有善端或者朴性。倘若性恶论的理论依据不成立,性朴论似乎更具有合理性,也更适合阐释荀子人性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