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与闻一多尽管关系疏离,交往有限,但是身处于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许多关联。沈从文曾写小说讥讽闻一多,闻一多也曾想写诗讽刺沈从文。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与闻一多尽管关系疏离,交往有限,但是身处于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许多关联。沈从文曾写小说讥讽闻一多,闻一多也曾想写诗讽刺沈从文。  相似文献   

3.
尽管沈从文与老舍两人交往有限,关系并不密切,但从沈从文的作品、书信与老舍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他们互有谈及的地方,尤其是沈从文在建国后的书信中多次言及老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沈从文与老舍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闻一多倡导国家主义,为实现崇高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之下。  相似文献   

5.
尽管沈从文与老舍两人交往有限,关系并不密切,但从沈从文的作品、书信与老舍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他们互有谈及的地方,尤其是沈从文在建国后的书信中多次言及老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沈从文与老舍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1946年7月15日,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震惊了国内外,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事件.毛泽东在他著名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中写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7.
提起闻一多,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甚至可以娓娓道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说到云南边城蒙自,中国人又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曾含蓄地承认:《边城》是他在现实中受到婚外感情引诱而又逃避的结果。沈从文婚外恋的对象是诗人高青子,他们的关系深深地伤害了妻子张兆和。沈从文也很痛苦,他跑到梁家向林徽因倾诉,请她帮忙整理一下自己"横溢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湖北蕲水人。著名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会早期领导人。闻一多是中国近现代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并以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作闻名于世,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同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
这桩文坛旧事发生在1820年代末的上海。当时闯进文学殿堂的青年沈从文、丁玲、胡也频三人因自己的创作日益受到读者的欢迎,想摆脱文学与商业及其作家之间的门户之争的关系、维护文学的独立性,于是合力创办了刊物《红黑》。《红黑》第一期的销售情况很是不错,仅在上海就卖出了近千本。这在当时,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目。北京、厦门有朋友愿意为他们帮忙发行;武汉、广州也有朋友陆续来信,希望他们能够多寄一些,他们准备以后各期增印至5000份。  相似文献   

11.
刘元秀 《兰台世界》2013,(25):130-131
闻一多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主义战士、学者、诗人。他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白话文诗体翻译的先锋人物。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生前,诗人的桂冠就璀璨在顶,但他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编辑——这可能是少有人研究辨析过的一个重要领域.徐志摩的编辑生涯正式开始于1925年8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在中华书局自费出版,同年10月1日应陈博生之邀接编北京《晨报副刊》.1926年3月,徐志摩重返北京,与闻一多、朱湘等人于4月1日共同创办《晨报副刊·诗镌》.1928年3月10日,新月书店的代表性刊物《新月》月刊创刊,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主编,创刊号上发表了徐志摩执笔的《新月的态度》,批判了当时文坛上的13种派别,引发文坛大讨论.1931年1月20日,《诗刊》正式出版,徐志摩主编.  相似文献   

13.
李辉 《出版参考》2005,(11):16-17
丁玲失踪了.消息震动了上海,震动了整个中国文坛. 沈从文在青岛知道了这一消息.5月的海滨,正是美丽的时节.张兆和刚刚来到这里,沈从文对她长达数年的追求终于如愿以偿,他们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从此开始.然而,平静和喜悦顿时打破.丁玲的消息来得太突然,太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物质文化史专家.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在艰难的人生生涯中不断地更换职业角色.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他都与读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本文重点阐述沈从文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志趣不同的知己--杨维桢和宋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元末明初的两位著名文士,杨维桢和宋濂是一对志趣不同的朋友.他们在文学主张、生活态度和政治出处上都存在着差异,却又是知己好友.这当属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16.
冯茵 《兰台世界》2006,(13):65-66
由青年时代以诗集《红烛》饮誉一时的诗人,到中年时代成果颇丰的旧经典研究的学者,再到晚年(年仅40多岁)无畏的民主斗士,闻一多的一生短暂而光辉——犹如红烛——生命有涯,精神无涯!在他身上具有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品德在不同人的眼睛里,闻一多是诗人、学者、美术家、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书斋拾趣     
绿林书屋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书屋名.因“正人君子”诬贬鲁迅先生为“学匪”,鲁迅便借此斋名反唇相讥。何妨一下楼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书房名.闻一多先生在云南研究《楚辞》和《诗经》时,用心专注,常常旬日不下楼. 犹博奕斋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书屋名,言研究学问比“赌博、下棋好”. 羿楼著名诗人柳亚子书屋名.古代曾有“羿射九日”之说,此神话见《淮南子·本经训》。“羿”是传说中的射日英雄,柳亚子借此典,以“日”暗指日本帝国主义,表示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未厌居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书斋名.语见《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叶老取“未厌”,指严以  相似文献   

18.
任佩 《云南档案》2009,(8):32-33
<正>他们的名字是如此耳熟能详:朱德、闻一多、朱自清、冰心、熊庆来、袁嘉谷、周培源、梅贻琦、吴有训、严济慈、蔡希陶……有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有著述颇丰的文坛巨匠,有名噪一时的科学泰斗,有诲人不倦的治学师长,哪一个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家?  相似文献   

19.
难忘徐迟     
陆潜 《编辑学刊》2001,(6):78-79
1996年冬日,一颗璀璨的巨星在我国文坛瞬间消失--他便是著名的作家、杰出的诗人徐迟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作家,徐迟先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作的诗、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和译著,扩大而言,还有他的人品和他的死,都将会久远地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恰巧也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诞辰1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2009年,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闻立雕亲笔著述的、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红烛:我的父亲闻一多》一书,是倾情献给祖国的一份厚礼,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