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刘半农.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号半农。1891年5月27日,他出生于江苏江阴西横街。父亲刘宝珊,曾中过秀才.后与人创办江阴最早的小学翰墨林小学。1905年,14岁的刘半农从翰墨林小学毕业,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由八县联办的常州府中学堂。同期录取的还有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钱穆。刘半农天资聪颖。每次考试各科成绩平均都在90分以上,深受学监(校长)屠元博的喜爱。一次,  相似文献   

2.
越铎日报创办于1912年1月,1927年3月停刊,是当时绍兴著名的进步报刊。鲁迅是这个报纸的公开发起人之一,其他两个发起人是陈子英、孙德卿。鲁迅常给这个报纸的副刊写稿,报纸的创刊词也是鲁迅写的。创办越铎日报的经过得从越社说起。1910年9月,鲁迅从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到了绍兴府中学堂教书。府中学堂是有革命传统的,徐锡麟担任过副校长,在那里搞过革命活动。府中学堂国文教师陈去病,是革命文学团体南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文教育领域,钱穆是一位十分重要的大师级人物。他从小努力求学,养成了良好的性格品德,也铸就了后来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石。钱穆的人文教育注重做人为学,在方式方法上强调"通人治学",尽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一、史量才与<申报> 史量才(1880~1934年),江宁县湖熟镇杨板桥村人.其父史春帆是个商人.1899年,史量才考入松江府娄县为附生.后因受戊戌变法思想的影响,放弃了科举致仕道路,开始研究日文及理化等近代科学.1901年秋,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致力于教育事业,任上海育才学堂理化教员,后又在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等校任教.1904年,他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堂,开我国女子科技教育之先河.  相似文献   

5.
陆军大学,简称陆大,是旧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它从1906年在直隶保定府创办,1948年底离开南京共43年,迁校6次. 一、初创时期(清末1906年-1912年) 陆大是清末为编练新军的需要创办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开始淘汰绿营,改革军制,训练新军.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以德国人为教习;张之洞先后在南京、湖北设立陆军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1902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先后创建了北洋行营特务学堂、武备速成学堂,北洋陆军讲武堂、陆军师范学堂和宪兵、军医、马医、军械、经理各军事专业学堂,以加速培养新军干部及各项专业人才.清政府命兵部会同练兵处参照外国学制拟定新的军事学制,在全国实施.各省大部设立陆军小学学制三年.在北京、西安、武昌、南京各设一所陆军中学学制二年.由练兵处(陆军部)设直辖陆军兵官学堂,学制二年,毕业后分配任初级军官.  相似文献   

6.
宁登一 《大观周刊》2012,(33):30-30
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惠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学堂乐歌也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义乌市档案馆保存着一张十分珍贵的清末师范文凭.这张带慈禧懿旨的文凭是我国废科举兴学堂后由浙江金华府官立初级师范学堂颁发给首届师范毕业生的,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师范文凭".  相似文献   

8.
<正>一、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钱穆的史学思想中有一条情感主线,那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钱穆在其代表性著作《国史大纲》的第一页就对阅读本书的读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1]钱穆认为一个普通的国民  相似文献   

9.
晚饭后,顺手打开了收音机,电台正在播送一篇有关家庭生活的文章,叙说一位丈夫休息天连续加班,做妻子的很心疼,为表示爱意,晚餐还多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听到这里,我不禁愕然,刚才这位妻子还爱意绵绵,怎么一会儿出现了两个丈夫?后来一琢磨,原  相似文献   

10.
画蛋与写稿     
“达·芬奇画蛋”是读者很熟悉的一则写作轶事。这个故事说的是,14岁的达·芬奇跟老师学画画,老师每天让他练习画鸡蛋。后来,他越画越不耐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在一干个鸡蛋中,就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状便不同了。”达·芬奇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专心画蛋,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后来,他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这则“画蛋”故事对学习写作的通讯员是很有启发的。它告诉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干个鸡蛋’冲如何“画”出不同之处,换言…  相似文献   

11.
一、史量才与《申报》 史量才(1880~1934年),江宁县湖熟镇杨板桥村人。其父史春帆是个商人。1899年,史量才考入松江府娄县为附生。后因受戊戌变法思想的影响,放弃了科举致仕道路,开始研究日文及理化等近代科学。1901年秋,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致力于教育事业,任上海育才学堂理化教员,后又在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等校任教。1904年,他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堂,开我国女子科技教育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上面这张照片摄于清光绪三十年(1907年)夏,距今已有94年历史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照片上的112名师生已先后作古,带走了他们各自的荣辱与梦想,留下的是人们对襄阳府中学堂昨日的追记和今日的想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世代仕宦之家。瞿秋白自幼聪明好学,勤奋刻苦。6岁入庄氏塾馆,后入冠英小学堂。11岁入常州府中学堂。17岁任教于无锡私立杨氏小学。1916年12月,瞿秋白离开常州赴武昌投奔堂兄瞿纯白。在瞿纯白的帮助下,考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学习,后因学费昂贵等缘故退学。1917年春,瞿纯白应聘赴京到外交部任职,瞿秋白随去北京上学。9月,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瞿秋白学习非常刻苦,在校考试每次都在第一或第二名,尤其是中文,所作文章几乎每次均油印传观,以致名遍全校,无人不知。1919年,瞿秋白投身五四运动,这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他以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档案府之收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收藏档案的机构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周代称之为府;汉代至宋代多称之为阁;明清两代称之为库.到了近代才称为馆."府,文书藏也."这是汉代人对府字本意的解读,它既指收藏文书的官员,也指收藏文书处所.<周礼·天官>有宰夫八职,"五日府,掌官契以治藏".同时.有关将文书藏于天府的记载也很多.因此,我们将周代的档案馆称为档案府未尝不可.在古籍中,可知周天子和诸侯国的档案府有多种名称,收藏的档案及其重要,颇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5.
张蕾 《中国档案》2020,(5):88-89
明清档案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汉光百货北侧有一处神秘的传统建筑群,地图上标注为绵德府,这里就是清末的祥公府,后来清廷筹办海军事务处驻地,如今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清末筹办海军事务处办公地点的考证,以前未见相关文章介绍,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及文献,对筹办海军事务处从机构设置到选址经过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6.
赵怀玉为“毗陵七子”之一,清代常州郡城高门望族子弟,其学识、才华渊源所自,地域文化熏陶是重要一环.梳理有关文献,可见赵怀玉与青果巷“半园”唐氏的精神联接、与“半园之半”钱维乔的密切交游,既对其自身成长大有助力,对地域文化传承也大有贡献.一城之中,两个文化中心互动互补,催生明清时期常州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在这本书里,九至十三岁的小朋友,画了五十六幅插图,表示五十六个民族.画得那么随意、稚嫩、有趣,为全书增添了情趣和特色,最能打动小读者的心灵.这是其他书籍里少有的.出版后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发行三十多万册,这是近年来出版领域里本版书中少有的奇迹.这说明它的读者基础和生命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少儿通俗普及读物.  相似文献   

18.
杨光 《出版参考》2011,(5):38-39
整整100年前,即1911年的2月,一个名叫叶鸿眷的年轻人考取了北京清华学堂,成为“游美肄业馆”更名“清华学堂”之后走进清华园的第一批学生。这个13岁的少年,就是日后桃李满天下的叶企孙。  相似文献   

19.
淮安城下有一个谜,一个埋藏了数百年的谜,这就是“藏军洞”。它“洞里伏兵三十里,一声叱咤壮风云……”淮安人民有个愿望,一个延续了多少代人的夙愿,这就是希望撩开“藏军洞”神秘的面纱,让它为历史文化名城增辉添彩。史料记载言之凿凿淮安,自古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新石器时期的“青莲岗文化”即以首次发现于淮安青莲岗得名。其老城建于东晋义熙年间,后来相继修建了新城、联城,形成了三城相连的船形结构,成为古代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之一,多次作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成为苏北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关于“藏军…  相似文献   

20.
(一)韩美林画得真好! 写报道讲究要有独家新闻,其实画画同样讲究要有新意.比如今年是牛年,春节里报上真是"牛气冲天",不仅是彩色画刊.有些专版、专页主题都是"牛"与"牛画",但看多了,基本上都是一个形象,即牛头上加两只犄角,不是老黄牛就是老水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