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7日下午,大众报业集团召开“理想·责任·能力”记者节座谈会.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郝克远,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副主席何荣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及各媒体编辑记者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上,大众日报评论员卢伟等13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了在追求新闻理想、履行媒体责任、树立大报风范、增强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思考.张刚同志在题为《做时代的记录者和疗伤者》的发言中,谈了自己对干好新闻工作的体会.何荣德同志以《了解国情民情,不负时代重托》为题与大家交流,希望年轻记者在了解国情中丰富职业素养,在服务百姓中彰显新闻魅力,在深入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郝克远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说,理想、责任、能力,是做好新闻工作必不可少的三要素.理想是旗帜,是灵魂;责任是载体,是渠道;能力是保障,是基础.对年轻编辑记者而言,责任意识尤其重要.要常怀责任意识,对社会负责、对所在媒体负责、对个人负责,在尽责任中提高业务能力,实现新闻理想和个人价值;要坚信事在人为,要向陈中华、张刚等优秀记者学习,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苦干;要对工作全力以赴,深化“走转改”,扑下身子铆足劲干出样子.他希望大众报业集团各媒体负责同志为记者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既严格要求,也要多关心多包容,勇于为一线记者遮风挡雨,勇于为一线记者担当. 本期摘发此次座谈会发言,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鼓与呼.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时代重任。是当代军事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是为三军将士齐心实现强军梦提供精神动力的现实需要。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应努力把握时代发展新要求、军队建设新需要、部队官兵新期待,不断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景萍 《新闻采编》2012,(4):16-17
教化,原是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环境影响。《诗经》中有"美教化,移风俗。"可见教化的作用。它通过多种渠道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记者,是时代的真实记录者。他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通过报道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出自记者笔下的宣传报道,不仅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新闻是树木.文化是水份。那么。报纸的副刊,更应该是新闻与文化的融合。正如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丁振海会长指出:报纸副刊。复姓“文新”。军队报纸副刊如何在当今大力繁荣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大背景下.担当起熔铸官兵坚定信仰的历史重任.担当起提高官兵能力素质的重任.担当起培育部队战斗精神的重任.成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我们军队媒体人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对传统媒体接触的时间被分流,县级电视台不仅要面临上级电视媒体带来的竞争压力,更受到众多现代化的数字媒体挑战,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那么县级台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担当好一方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其突围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被问到官员和记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表示,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记者传递给公众,而公众监督政府则是通过各方面。其中包括记者。他强调,政府官员和新闻发言人要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要乐意或者主动地和记者接触,请他们来传递政府的打算;同时也要乐意地接受记者的监督,官员要修养他的新闻观或者媒体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的报道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发展的被动记载,还要从生活本身出发,使自己源于实践的思想成为新闻的主宰。也就是说记者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他要能见人所未见,敢言人所未言,善于发现新事物,提出新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强烈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8.
军事新闻摄影在记录我军发展的历史进程、推进军队与国防建设、搞好军事舆论引导。以及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军事新闻摄影事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注意到,历史学者与记者的职业有着关联。历史学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还原历史的真相;而记者则是把当下发生的新闻记录,为历史留下可供考证的文字。历史学者与记者尽管专业出身不同,学业背景各异,但有一个做事的方法是相通的,只要有可能,都需要对当事人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0.
齐宇强 《新闻知识》2015,(3):109+104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更要服务社会与公众。记者既是社会的瞭望者,又是时代的参与者,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因此,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就要高唱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颂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就要向大众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真实反映群众疾苦和呼声。要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要对千千万万的受众负责,要当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记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与文化     
传承文化是媒体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应该是文化的使者。他采写的每一篇稿件,都应有些文化味。良知守护、道义担当、思辨升华、爱美识美,应该是记者文化身份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14)
自1988年"公民新闻"在美国提出以来,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公民传播权力的激活,公民新闻的行为主体发生了变化,由记者改变为公民,其理论建构也由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调整为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面对当下公民新闻的乱象与伦理拷问,公民新闻尤其需要提升公民的"记者素养"。在公民新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传播伦理的追问以及媒体追求社会担当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李玉成 《传媒》2012,(8):70-71
微博时代,作为时代的瞭望者,记者要不断树立"角色意识",坚持追求事实真相,坚守职业道德,发扬职业精神,以自己的镜头笔触记录历史,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助推时代。同时,媒体和记者的自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媒体的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走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基层部队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基层官兵是军事新闻人的情感之根。军事新闻工作者走群众路线.就是要目光盯住基层.把脚步锁住基层.多采编基层官兵喜欢的新闻佳作。  相似文献   

15.
卞玺 《新闻窗》2011,(2):122-122
新闻传媒应担负起教化和启蒙的责任,与时俱进是新闻传媒创新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新闻报道形成的媒体闪亮点。新闻传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有幸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一个新闻人都应有一种自觉的历史意识,努力完整而全面地、客观而真实地记录下时代的欢乐与痛苦、果敢与徘徊,暮年回首,才敢问己、问人,明天的无悔是建立在今天的努力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评选工作结束,20位获奖者从全国70多万新闻从业者中脱颖而出。虽然他们所在的传媒不同、经历有别,风采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发扬了长江韬奋精神,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他们为新闻同行树立了职业楷模。什么是新闻人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所谓新闻人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就是新闻人对自己所担负的神圣职业所赋予的社会历史责任的认识和心理体验。范长江在《战时新闻工作的真义》一文中说:“社会对记者以及记者之自持,都是以民族利益,抗战利益,民众生活为前提。”他还要求记者,“记住自己是向人民负责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他者意识”,就是视“他人”为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存在者。浏览报纸,发现有些媒体存在着强烈的“他者意识”。与社会学和哲学上的“他者意识”稍有不同的是,“他者意识”在本文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媒体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以“他者”的眼光,在社会新闻方面主要是以猎奇、窥视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忽视自己是社会组成的一分子这样一种心态;二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些弱势群体时,把他们视作为“他者”、外来物,不纳入所在社群的这样一种潜意识。媒体作为社会理性、客观、公正的一面镜子,作为整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宣传要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毫无疑问,作为主流媒体阵营的晚报、都市报,应该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牢记使命、担当责任。结合三峡晚报20年来的新闻实践,我们认为:只有当好时代进程的记录者、市民生活的参与者、主流价值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才能更好地履行宗旨,肩负使命,担当责任。一、时代进程的记录者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9.
记者的职责是神圣的。因为他是时代、社会、历史、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态的忠实记录者,意识到这一点,才会感到手中的笔举足轻重。的确,记者的一篇文章可以毁誉一个人,甚至一段历史,新闻的真实性来不得半点虚假。为了真实性,哪怕付出鲜血、青春和生命。假如他确实想忠实地记录下自身所处时代与社会的本质,那么在他的心中应该树立一种永恒,而不应该被世俗的偏见所诱惑,同时也不应该被名利和金钱所收买。  相似文献   

20.
谭舒 《新闻爱好者》2011,(12):87-88
先进的文化必须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新闻媒体承载着传播文化的社会重任.只有善于整合和熟练运用当今先进的传播技术,才能担当起社会观察者和社会引导者的责任。当今社会,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为各类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可靠的技术保障,也为公民充分行使表达权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相应地,新闻行业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新闻全流通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标志,其标志着新闻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本文突破了传统新闻理论体系.创新新闻理论,首次提出了新闻全流通的概念,并对其内容、特性、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引领所有的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推进我国新闻事业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