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中学物理教学辅导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理解或掌握物理规律;学会分析物理问题及应用概念、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途径;克服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或困惑等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中应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努力挖掘概念内涵,通过物理实验、具体事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杜绝死记硬背现象;在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具体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然后用物理概念、规律进行思考,做到分析有据,即要解决的问题应与物理知识挂钩,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等进行判断和推理,切忌"想当然"。学生习惯套用公式解题,将物理问题数学化,而对物理公式的内涵认识不清或不去理会,这是学生缺乏物理意识的又一重要表现。如要求学生计算已露出水面的粗细  相似文献   

3.
于国臣 《内蒙古教育》2003,(10):22-22,28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方法等)总是反映着一定概念间的必然联系。数学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物理学的工具,不但提供了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和计算的方法,而且提供了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简洁、精确的表达式。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教学与数学计算的关系,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数学计算,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过程的理解,简化和加速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下面通过几个例题分析,予以浅述:一、正确概念的…  相似文献   

4.
邵永腾 《考试周刊》2011,(15):171-172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物理学理论由概念和规律构成,所以物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学生如果对物理概念领会得正确,一般来说,物理规律也就容易掌握,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感到困难,要更进一步通过物理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将成为空话。学生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很难,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一知半解。因此,  相似文献   

6.
余发元 《师道》2011,(2):33-34
物理练习题是实际物理问题、物理现象的科学简化。物理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巩固、深化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有助于知识的活化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在编写物理练习题时应注意"三性",即科学性、目的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李天印 《辅导员》2009,(6):35-42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与初学这些概念、规律是不同的。高考物理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这些概念、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它们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综合应用物理学各个部分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提高操作和设计实验的技能,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问题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现象和本质在实际生活、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对于综合应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是对物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综合体现。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抓好习题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物理习题中,往往有许多条件不明确地显现,而是隐含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模型、运动轨迹、函数图象、示意图中.学生往往局限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误认为“条件不足”而无从下手.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仔细推敲文字叙述的条件,结合有关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等深挖隐含条件.揭示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这不仅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相似性渐变,强化概念理解把物理概念、物理方法设置成问题情境,以习题的形式反馈学生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的程度、物理规律认识的清晰度是物理问题能否解决的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又表达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及其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关键在于学生对学的物理概念一知半解。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是物理教学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科由于抽象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很多,由此决定了习题课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如何充分发挥物理习题课的作用,是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一、通过习题课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学习规律来看,抽象的概念、规律使许多学生还不能完整地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深刻地理解规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头脑中还存在着许多容易混淆的问题。学了新知识后,即使形成了新的理论结构,也往往缺乏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将抽象的概念、规律运…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提高物理学习的综合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解题方法.一、从物理基础知识入手。全面透彻地理解物理公式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根本.只有透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才能灵活地运用物理公式,才能在答题时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4.
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的基础,学生认识物理规律是从物理概念的形成开始的。现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为例谈谈对物理概念教学的一些认识,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一、物理概念的引入要显性化物理概念的建立是为了解决某个物理问题,并且  相似文献   

15.
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仍不强,对抽象的概念和规律不易理解和接受,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推导、理解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突破这些重难点,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能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用图象法来研究物理问题,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物理过程的本质,有利于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作图能力是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讲,蕴含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时也反映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它既能考查学生对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又能考查学生把抽象的物理语言转化为直观的物理图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通过复习进一步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复习过程成为  相似文献   

18.
通常在物理教学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对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分析和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各种物理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题中涉及的数据有时并不十分重视,甚至会觉得它们纯粹是数学运算过程的参与者,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觉得,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只要能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建立起必要的数学表示式就万事大吉了,从而轻视了数据在物理情景中所起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教学中感到通过改变或分析物理情景中的数据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更科学全面地分析物理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力学中,有许多形似意异和形异意同的物理概念,它们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但学生对这样的概念含义的理解时常存在困惑.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间本质联系的反映,因此,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特别是弄清楚与其相关概念含义的区别和联系,是正确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分析、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基础.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是重要的力学规律.本文针对与这些物理规律相关的几个概念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控制变量法来建立和探索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