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指导凤凰公司今后的生产实践,特对铜坑细脉带贫细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浮—(磁选)分离"工艺流程可得到较佳的选别指标:浮选锌精矿含锌47.70%,锌回收率89.03%;铅锑精矿含铅19.95%、锑14.31%,回收率铅71.04%、锑72.20%;浮选尾矿含锡0.63%,锡回收率为88.70%;试验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某低品位铅锌尾矿进行了浮选分离试验研究,在自然pH条件下,以硫酸铜作活化剂,以丁基铵黑药与丁基黄药组合捕收铅锌矿物,采用BF-2作脱药剂,有机抑制剂BH-2与腐殖酸钠组合浮铅抑锌硫工艺,最终获得含锑40.23%、回收率74.09%的铅精矿和含锌30.50%、回收率为81.16%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3.
周德炎 《大众科技》2012,(1):111-113
长坡选矿厂进行铅锌分离浮选时采用大量氰化物作为抑制剂,不仅恶化操作环境,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小分子单宁类有机抑制剂与少量氰化物组合药剂进行铅锌矿物浮选分离,不仅可以得到高品位铅精矿,同时铅回收率也有所提高,与单纯用氰化物相比较,铅回收率提高了10.22%。  相似文献   

4.
四川会理某铅锌矿选厂选别的是以铜铅锌银等硫化矿为主的多金属矿石,近年来,入选原矿含泥重、氧化率升高,选别指标有所下降,特别是选别后的硫化锌尾矿锌偏高,导致选矿的锌回收率大幅下降,因此对硫化锌尾矿氧化锌进行了再选。生产实践表明,高含泥低品位的氧化锌矿采用硫化后胺法浮选的方法时,脱泥作业至关重要。适当增加硫化时间有助于提高回收率。p H值太高不利于氧化锌的选别。  相似文献   

5.
珊瑚矿枱浮硫化矿分离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矿精选枱浮脱硫产出的硫化矿,含有铜、锌、硫、砷、钨、锡等有用矿物。经选矿分离试验,磨矿细度-0.074mm占83%的条件下,采用先铜后锌的优先浮选流程,可获得含铜23.85%、铜回收率90.02%的铜精矿和含锌45.02%,锌回收率85.18%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6.
四川某铅锌银矿含锌7.91%,铅1.79%,银40g/t,针对矿物特点采用优先浮选法,先选铅后选锌,银富集在铅锌精矿中回收的选别流程。最终小型闭路试验的指标为:铅精矿含铅58.36%,铅回收率91.98%;锌精矿含锌56.76%,铅回收率94.96%,银总回收率57.84%。  相似文献   

7.
张李 《今日科苑》2008,(12):39-40
结合钱家营矿选煤厂煤泥可浮性属于难浮煤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浮选精煤灰分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8.
苏思苹  曾庆坤 《大众科技》2012,(1):104-105,113
根据某铜锌矿矿石性质特性进行小型试验,初步探索处理该矿石的选矿工艺:采用为浮重原则流程,浮选回收铜、锌,获得最终铜精矿、锌精矿,浮选尾矿进行硫砷分离,获得硫精矿和最终砷精矿。铜锌浮选分离为流程的关键作业,试验进行了3种浮选方案比较,捕收剂以Z-200效果较好,工艺以优先有氰浮选结果较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复杂多金属矿综合回收的工艺,该工艺根据矿石特征,采用浮选-重选联合工艺,浮选工艺采用组合抑制剂ZnSO4+Na2S,精矿再磨等措施,在合理的药剂制度下,有效地解决了铜铅锌矿物分离问题,得到了合格的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10.
广西某金矿通过进行摇床重选和浮选两种选别工艺对比试验研究发现,采用浮选工艺金回收率明显高于摇床重选。浮选采用硫酸调节矿浆后,采用丁黄药+丁铵黑药作为组合捕收剂,闭路试验在原矿金品位4.23g/t的情况下,获得金精矿金品位80.24g/t,金回收率89.67%的较好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
唐凤玲 《大众科技》2014,(9):103-107
文章实验通过高效磨矿分级技术、铅锑浮选新药剂、高效锌硫分离技术、细泥锡石回收新技术的研究,研究出了更适合105号矿体矿石的工艺流程和新技术,解决了过去100号矿选矿存在的磨矿锡石过粉碎、铅锑精矿含锌较高、锌硫分离精矿质量难保证、作业回收率低、矿泥锡石选别指标差等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无开采价值"低贫矿石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文章试验采用锯齿波跳汰机对多金属低贫矿石进行预选抛废研究,并取得了较佳的试验综合指标:预选抛废率高达61.24%;精矿富集比铅2.47、锌2.42、锡2.68;总金属回收率铅89.35%、锌85.88%、锡90.37%。项目成果为提高选厂主选流程的入选品位和原矿生产能力,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