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知识基因论的源起、内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金生  吕文娟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54-1459
 从生物进化与知识发展本质的联系出发,对知识基因理论的起源、演进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通过深入探讨知识基因的类生物属性及其超越生物基因的特性,对模因论进行解读,并论证了借鉴生物基因来研究知识基因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知识基因的作用反馈机制,揭示知识发展传播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相似文献   

2.
来欣 《科教文汇》2010,(35):64-65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一词仿制"基因"而来,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单位。它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2009年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着这种"被xx"现象。"被xx"这一语言模因的广泛复制和传播同样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同时"被xx"结构具有简洁性、实用性、时尚性的特征而成为强势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3.
还原论是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理论观点。通过对还原论的学习和研究,对模型和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总结了模型在物理学理论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严帅 《科教文汇》2013,(35):65-65,67
在促进和发展跨文化交流传播的进程中,模因论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步和发展的新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模因是与基因相对的一个概念,语言是其重要载体之一。从模因论角度上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这种模因作为一种载体进行发展和传播。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跨文化交流传播中语言的模因现象。  相似文献   

5.
宋润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231+129-231,12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一种类似于基因的物质,其特点在于复制与传播。这一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探讨模因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从模因论视角出发提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应扩大学习者的模因储存,充分营造逼真的语境,通过创造性模仿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宋二春  闫文军  王志敏 《科教文汇》2012,(22):115-116,120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对文化传播过程进行解释的研究。它指出文化模因因子通过模仿的方式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本文提出强势模因具备形式简单、音韵合拍、实用性强、可变化性等特点,它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教学改革角度出发,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阐释了教学中应遵循文化模因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并应以此为依据灵活选择传统的或现代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中技术机会观的基础上,文章在演化理论视阈中,分别从市场演化、组织演化和技术演化三个层面剖析技术机会的本质。在市场演化层面揭示出技术机会是由创新主体在人类技术创新活动中创造的;在组织演化层面分析了企业研发的累积性与专有性对技术机会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限定作用,以及各企业利用的技术机会在客观上并非是"新的";在技术演化层面挖掘技术机会的发展轨迹以及新范式对技术机会模式的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元极学为基础讨论了理论信息滨重要概念基础与信息建模。基于元极学的整体性观点和物质动态演化理论,通过对信息与物质概念的比较,提出了关地测量的相对性观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信息的本体演化模型,提出由物质分布,演化作用及时空尺度三元组构成的信息动力模型,也讨论了信息的学习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创新思想的萌芽、熊彼特开创的创新经济学、熊彼特之后学者们对创新理论的发展、创新发展的演化理论、创新地理学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对区域创新发展过程的复杂性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不仅揭示了语言发展规律,而且为语言发展引入了信息复制传播观点。英语口语教学从本质上讲也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过程,因此同样遵循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弦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弦概念的提出到玻色弦的繁荣,第一次弦论革命,第二次弦论革命以及弦论的新近拓展及应用。第一次革命所导致的弦论观是:弦论是寻求科学大统一最有前途的方法;弦论是一个理论体系,它包含5种不同的超弦理论,每一种理论要求具有10个维度和一个融贯的微扰展开。而第二次革命所带来的弦论观是:我们可以获得非微扰弦物理学;在弦论中存在各种对偶关系,凭借这种对偶关系,先前5种不同的弦论其实只是M-理论5个不同的微扰展开。弦论的新近发展则更多体现在理论的应用上,借助于各种膜概念,弦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黑洞和宇宙学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人水关系概念内涵及和谐问题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和谐论及其主要理论方法,提出了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理论方法研究框架。指出需要从人水关系的本质出发,结合和谐论的基本概念及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探讨人水关系的和谐论机理,并在以往人水和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人水关系的系统模拟、和谐评估、和谐调控研究,建立一套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理论方法。最后以河南郑州市为例,进行实例应用。为人水关系研究及和谐论的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TRIZ技术系统演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技术系统具有内在的演化规律,对技术系统演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技术系统的本质,从而促进产品创新设计。对TRIZ技术系统演化理论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演化理论层次架构,分为三个基本假定、两个分析层次和多条演化路线。对技术系统演化理论的应用和选择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是西方统一场理论探索中杰出代表,它指出根据世界某一时刻的状态,可以元岐义地得出它在过去和未来的其他一切状态,元极学认为天地万物的原妈物质是元气,元光,元音,三元遵循生化返极化规律,其起源与归根为太极,皇极,无极。量子论指出,外部世界的存在不是自然独立的,而时我法摆脱地与我们对它的感知纠缠在一起,这与元极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统一于元音的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15.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本该紧密相连。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无法直接指导实践,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尴尬。而模式,则起到了沟通理论和实践中介的作用。理论的建构有两种方式:modelof(由理论建构理论)和modelfor(由实践建构理论)。以教育理论建构为例,天长实验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modelof的途径,青浦实验走的是一条典型的modelfor的途径。模式只是一种起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工具,理论建构真正的实现还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行动起来——让理论者走进实践、实践者走进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上展开逻辑恩辨,对"信息生态论"的"人"与"信息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与认识改观,从而形成"信息人态论".它透射出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对宇观信息系统的控制与驾驭,并藉此推动宇观信息系统进化,从而真正地实现"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7.
戈德曼早期坚持强的模拟理论立场,但其面临心理模拟难以独立于心理理论的难题,由此他弱化模拟立场,把心理知识和神经科学的经验融入模拟理论,可是他的理论又面临消去主义与还原主义等难题。  相似文献   

18.
有关人类心智阋读的起源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与心灵哲学的“难问题”。匹配论作为一种旨在解释该问题的元理论,提出了自我与他人的经验匹配观,但囿于核心机制的匮乏而陷入困境。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得经典匹配论的假设得以在具身认知视角下进行检验。具身匹配论认为人类心智阅读源自镜像系统的“共享身体表征”作用。这种具身化的方式将自我与他人的经验直接匹配起来,并最终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斯腾伯格智力理论包括有三元智力理论(情境智力、经验智力和成分智力)、成功智力理论以及智慧平衡理论。本文结合斯腾伯格理论以审视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理论对我国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