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突现论的类型及其理论诉求 --复杂性科学与哲学的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杂性科学、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使"突现"成为当代复杂性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英国突现主义学派曾在哲学层面上,勾画了一个关于突现理念与问题的全景.而现代各种突现论则从不同进路,对突现的特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和刻画,表现出不同的理论诉求.我们将目前的主要突现理论分为三类系统层级突现论、系统进化突现论、复杂系统突现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进步论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基本问题。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两大流派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对科学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不同的观点及表现形式。归纳主义者认为,作为科学基础的是关于经验事实的命题,科学研究是通过归纳程序发现一般原理,如此逐步归纳  相似文献   

3.
现代反实在论新解(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反实在论新解》分两部分,本文是其第一部分,旨在阐明现代反实在论的哲学基础、它在逻辑实证论中的体现、在库恩科学理论中的体现、以及库恩理论与逻辑实证论之间的微妙联系。本文通过对逻辑实证论中主要人物的反形而上学学说的分析,说明了他们这种学说在什么意义上比近代西方哲学史中存在的反实在论观点更为彻底。其次,本文通过对库恩理论与逻辑实证论之间关系的探讨,指出库恩理论在何种意义上为反实在论的学说,同时也为本文第二部分的陈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实践与升级,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就在马克思的观点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与理念.但是马克思科技观具有两重性,所以面对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科技观引领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由刘大椿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一书整合了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的研究成果,分别以“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当代科学论探索”与“西方科学论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然后通过马克思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社会学、科学观的转换、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战略与公共政策、中国科学论的发展、西方正统科学论、后现代科学论等八个章节从辩护到审度对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论理解与规则戚本芬维特根斯坦的理解与规则理论对于当代西方哲学,包括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有重要的影响。库恩和他以后的科学哲学,美国新实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是以维特根斯坦后期关于意义和理解的理论为出发点的;各种反实在论。反基础主义、工具主义和方...  相似文献   

6.
意义理论的演变及其语境-意向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义问题不仅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而且是映射于一切哲学领域的问题.20世纪的语言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都是围绕着意义问题的不同层面不断地生成、展开和转向的.本文首先概要地回顾分析20世纪语言哲学各种意义理论(意义证实论、实在论意义理论、反实在论意义理论、意向论意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哲学成就和理论缺陷;然后论证了语言意义生成和运作的三个维度,即实在维度、社会维度和意向维度,认为正是内在有机统一的这三个维度共同支撑、生成和运作着意义;最后本文初步描述了意义由这三个维度共同生成和运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为现实中的科学提供合理性的辩护。但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是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范式下进行的,其辩护属于认知合理性的范畴。具体而言,这种科学合理性辩护以主、客体二分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出发论证科学合理性,具体表现为实在论与方法论合理性。但这种认知模式的合理性论证一直局限于理论思维范围之内,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随着现代哲学的发展,理论哲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生活世界”开始进入科学合理性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苏珊·哈克用“中道”实用主义改造、融合各种极端科学论,避免对科学激情的单纯辩护或批判,初步尝试对科学进行更为冷静的审度。她用“探究-证据-帮助”代替“认识-检验-方法”,建构了一种颇有特色的折中理论。哈克科学论存在着诸多问题,创新性和深度尚嫌不足,但开辟了科学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经典科学知识论的理论困境与未来趋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科学知识具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性,这是自近代以来经典科学知识论的核心内容。随着当代科学与哲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这种经典的科学知识论受到了学术界的强烈质疑、消解与批判,尤其是受到后现代思潮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烈质疑、消解与批判。然而,理论的困境与缺陷往往意味着其未来突破与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克拉克(A.Clark)与查尔默斯(D.Chalmers)通过思想实验论证外在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凸显外在环境在心灵中的构成性地位,继而提出延展心灵论题:世界的一部分是心灵的一部分,信念不局限在大脑中,心灵已经延展到世界。延展心灵论在近期西方认知与心灵哲学界引起极大的争论,亚当斯、鲁伯特、福多等人分别对延展心灵论的同等原则、耦合-构成、倾向性信念和即时信念等进行了质疑与批判;而克拉克、梅纳瑞等则进行了回应与辩护。更有部分学者,比如坎曼诺、安德森、麦冉,对延展心灵论进行修正与发展,提出了整合心灵、进化心灵等。延展心灵论可能在理论上还存在不足,但是它对心-身-世界问题的新思考,对于揭示心灵与认知的机制具有深刻的哲学和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致力于阐述这样一种哲学努力:它意在沿着库恩所提示的历史的科学哲学方向,直面发现的与境,重构科学发现的概念框架,它承认"观察渗透理论",但却并不由此走向相对主义,而坚持以理性的方式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1)在理解科学发现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构作过程时,引入元科学理论概念。元科学理论是指在自然哲学或科学的学科或学科分支领域上、在长时段意义上对科学探索实践起组织和引导作用的种种形而上学学说,具体地说,是指科学家关于其研究对象的本体论承诺及相关方法论构架。它们往往以成对形式出现于自然哲学或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并在此后科学发展过程中以升级或综合的形式不断丰富、发展。(2)以元科学理论、理论和实验三元互动框架理解科学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强调科学探索的系统性。即使是在理论缺位的情形下,科学实验探索的系统性也并没有因之解体——在元理论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下,科学实验依然保持为彼此关联的、有活力的系统。(3)承认实验陈述在其产生之初以及学术交流过程中是理论负载的或元理论负载的,但坚持认为它们仍然具有跨理论或跨元理论的普遍科学意义——至少,持有不同元理论的科学家可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术语重新表述他人的实验陈述,这是因为科学探索的主体是积极行动的主体,因为元理论之间的不相容只是局部的不相容,允许被暂时搁置,也因为实验陈述所描述的外部世界是同一的。(4)在元理论引导下发生的实验的精致化进程往往是科学发现的关键,成功的探索过程最终伴随着判决性实验(组)的出现,判决性实验(组)能够提升整个实验系统的认识层次和判决力,使之一致否决过时的理论,肯定新理论。(5)在元理论概念框架下解科学变化的类型和级别。文章对某些重要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分析,以进一步说明元理论概念框架及其编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普遍主义科学奖励评价范式由默顿学派提出,这种评价范式基于"成就-奖励"模式,它主要运用科学论文和引证索引来评价科学家的成就与贡献。科学奖励评价的普遍主义范式基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念,存在难以回避的缺陷,其实质是非对称性的一元静态评价。有待研究视角转换与理论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伊德的身体理论是理解其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视角。他在“身体一”(感知的身体,体验的身体)和“身体二”(文化建构的身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体的第三个维度,即“技术的身体”。“技术的身体”是对“身体一”和“身体二”的综合,主要特征是工具的涉身性,而这正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伊德的身体理论对涉身、知觉和行动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挖掘,对“情境化知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对我们建立批判的知识论和技术现象学有诸多启发,其中有两个向度不可忽视,一是关注行动,二是重视现象学一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福斯特的论题一反有关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冲突论,试图论证基督教教义对近代科学不容忽视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上帝创世教义导致了自然哲学中对偶然性的接受,进而使得近代科学家在方法论上重视观察、经验。在他看来,基督教教义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变化不大,但影响范围延伸到自然哲学领域。福斯特论题对科学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了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的作用,对基督教教义渗入自然哲学之过程的定期过于狭窄,忽视方法对自然哲学的反向构建,等等;为了延续其思想活力,可以将论证限于"创世教义对自然哲学接受偶然性的影响"这一步,并适度扩展这一影响的时间跨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学哲学正在走向"语境论",这种走向与Science Studies有关。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建构"所理解的"语境",这种"语境"用"社会重构"取代了"理性重建",从而走向了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其次考察了"科学实践"视野中的"语境",这种语境把科学置于自然-仪器-社会机遇性聚集的空间或场所,从生成论的视角,为科学哲学重新思考客观性、合理性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实验者回归是对整体论激进的歪曲,也是对维特根斯坦的一种社会学解读,它认为意会知识的存在使实验可复制性不可能,把实验作为一种反映论意义上的表征证据。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波兰尼的著作与当前科学实践哲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是科学家长期实践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种无历史感的单向的表征关系。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意会认知的整体协同作用使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实验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王著 《现代情报》2014,34(4):29-32
生态图书馆主要研究图书馆系统与其内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借鉴了生态学的方法论,其价值观体现为一种和谐观、发展观。生态图书馆的定位主要取决于对“生态”含义的理解和界定,认为生态图书馆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知识对图书馆加以研究的应用图书馆学,其实质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通过阿基米德的数学与力学工作、安提凯希拉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人体生理学的兴起三大案例来说明,希腊化时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作为这一互动的结果,在传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出现了新型的应用性理论研究,突出表现为机械力学的发展,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希腊化时代理解自然并指导技艺的"实验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西对自然有不同取向,始自不同的质性自然哲学或物理见解。关于科学革命为何发生于西欧而不在中国,过去已有不少讨论。本文拟从比较中西科学与文化的观点,并通过陈方正和库恩对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与科学革命的看法,来看人类是如何由古代从偏向质性的自然哲学讨论,通过其间大学与基督宗教产生的影响,使西方近代早期物理学数理化,在科学革命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传统经济学的在实证研究中的科学性不足催生了实验经济学,其是通过引入可控制和可重复的实验室实验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强化了经济学对理论进行严格证伪检验的可能。从科学哲学的视角看,实验经济学的全部工作都在试图对“迪昂一奎因论题”做出有力的回应。实验经济学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对传统的计量检验的革命性超越,从而为在哲学层面上回复“迪昂一奎因论题”的挑战提供了实践基础。虽然实验经济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是由于经济学具有复杂的内部多样性,实验方法无法适用于全部的经济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