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宁 《上海教育科研》2012,(9):49-51,14
运用对偶情境问卷,对198名教师实施调查,旨在了解教师情绪预测的作用和特点.结果发现:教师的预期情绪会影响教师决策;教师情绪预测具有明显的自我——他人效应;教师对不同教育情境的认知会影响情绪预测.调查结果给予启示:要重视教师情绪预测的作用;要避免情绪预测中过度的自我——他人效应;要对丰富的情境事件形成正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倪慧芳 《幼儿教育》2013,(Z4):27-29
教师对幼儿情绪作何回应直接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要能敏锐地觉察幼儿的情绪状况;其次,教师要悦纳幼儿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情绪;最后,教师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回应幼儿的情绪。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消极情绪进行探讨。一、觉察幼儿的情绪幼儿的心情就好比天上的云朵,时而彩云满天,时而愁云惨淡,时而乌云密布。而教师就是气象观测人,需要准确地观测"云朵"的状  相似文献   

3.
郭梦辰 《动漫界》2022,(8):59-60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能够相互感染和影响,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绪管理是指个人不仅要学会控制、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且要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调节、释放自己的情绪,成为自己情绪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高职院校单招学生学业情绪状况,以自我效能感理论及情绪ABC理论为基础制订团体辅导方案。随机招募单招学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积极学业情绪两个维度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显著减少;实验组的积极学业情绪体验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学业情绪体验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团体辅导对改善单招学生的学业情绪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情绪的参与,而学生的学习情绪总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感感染下逐渐萌发的。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如下三点: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对学生要有充满爱的情感;对学生要有平等、尊重、公平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颜重光 《江西教育》2002,(12):29-29
1.情绪感染法.教师要永远带着乐观的情绪去上课,因为教师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能否有效管理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的合理宣泄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董春兰 《顽皮娃娃》2008,(15):I0011-I0011
要培养幼儿对人或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和情感,首先要让幼儿识别人的情绪、情感,知道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关的面部表情,要让幼儿识别引起各种情感的缘由。情绪和情感的识别是建立在幼儿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之上的。如让幼儿知道: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学课堂情绪主要表现为冷淡低迷的课堂情绪、反应热烈的课堂情绪、抵触拒绝的课堂情绪和自然、适度的课堂情绪四种,其中自然、适度的课堂情绪的教学效果最好,也是教育者所追求的课堂情绪。要实现自然、适度的课堂情绪,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点:语言温和适中、情绪高涨适度和教具使用恰当。  相似文献   

10.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不好的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美术教学中,积极的情绪能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对象,“我要学”的意识逐渐加强。美术课堂情趣教学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群体情绪是在共同的群体中,多个个体情绪合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直接影响群体的意向和行动。一个班集体、一个年级、一个学校均会形成某种群体情绪,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和影响着集体风貌以及教学双方的策略和效率。教师要善于引导,进而激发学生群体的积极情绪,要善于体察学生群体情绪的特点,把握学生群体情绪的脉搏。要充分认识和把握青少年情绪多变、易于激发和相互影响的特点,选好典型,用转变一个,稳定一个,激发一个,带动全面的办法,形成主心骨式的群体情绪。群体情绪的最终稳定,必须建立在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基础之上。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  相似文献   

12.
人是有感情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情绪总是伴着人的行为出现。参加升旗仪式的心情是严肃的,领取奖品时内心是激动而愉快的,被人欺辱时心情是愤怒的……情绪就是这样,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品德、智力、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康乐宫     
学会情绪锻炼 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伴随着情绪5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可造成人体生理和心理改变。因此,也要进行情绪锻炼,促使心理健康。 情绪锻炼首先要陶冶情操,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等,修身养性。其次,遇事要量力而行,每个人承受能力不同,要有自知之明,适可而止。忿懑要克制,怨恨要消除,不必过分沉默,也不要满口斥责。此外,有苦楚要向朋友倾诉,要广交朋友;学会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育锻炼与情绪锻炼相辅相成,您的身心会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4.
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幼儿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自觉地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的思维活跃,对幼儿主动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况和教师对自己情感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或感染着幼儿的情绪。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要有意识地开展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一些同学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老师批评后,会懊悔很久;考试失利了,会变得沉默寡言,但却因为一些琐事火冒三丈;平时看似很冷静,学习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变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我们的情绪在作怪。情绪可催人向上,也可以使人陷入困境无法自拔。驾驭情绪,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是我们应该培养和锻炼的一种能力。一、了解自己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感受,我们都要正视和接纳它,因此首先要了解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容易被不良情绪困扰。大学生要学会情绪自我调控,变被动反应为主动选择,合理宣泄,合理借助心理防御机制,要加强自我修养,优化人格,营造自我良好的情绪氛围。  相似文献   

18.
情绪作为非智力因素贯穿于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就要使教学活动情绪积极化,有效创建教学情绪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唤醒积极的课堂情绪;引发学习兴趣的情绪兴奋点;运用情绪匹配策略;提供课堂反馈与评价。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1.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设一个“站岗的哨兵”,让它随时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切不可把自己心中的不快带到教室,更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处理事情。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的情绪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班主任不但要增强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还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