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刘以榕 《生活教育》2008,(12):20-22
"教育以生活为中心"。陶行知教育思想源于中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实践.是"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推进素质教育已深入到了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更需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现的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创造思想,以生活教育为背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创新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头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让创新的火花在政治课上绽放,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此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使中国的基础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观念、素质、能力与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势,教育部直接组织了多次教师、校长、教研室负责人员的国家级培训。2004年上半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国家级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应当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任务。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实  相似文献   

9.
李慧萍 《教师》2010,(27):34-34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摆在提升国力的重要位置,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为贯彻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教育,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看,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英  相似文献   

11.
石桂鑫 《教师》2012,(4):39-3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理论自成体系,十分丰富,对推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必须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如果我们要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武器,发挥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时代价值的话,就必须再次重新学习和领会他的重行的、实验的、创造教育的、生活教育的四大精髓思想。  相似文献   

12.
张羽 《甘肃教育》2014,(9):79-79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它以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如何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当前教育界的中心话题之一。通过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认真学习,使我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经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正在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正在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摆在提升国力的重要位置,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为贯彻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我的做法和感受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余音绕梁     
“必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的体现。必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建立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标准和检测制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环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意志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加入WTO为背景,以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标志,以世纪之交正式启动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为载体,全面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需要新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贵仁 《教育导刊》2003,(12):51-51
我国的教师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千百万教师的成长,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一代新人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终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在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诸多工作中,培养和培训适应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它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教材的变化必然带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等的转变,如何有效地利用新教材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