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沙俄乘机制造外蒙古独立, 并签订《俄蒙协定》。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外蒙上层失去了依靠。1919年外蒙古 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24年乔巴山成立了所谓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得到了苏联的承 认。对外蒙的“独立”中国政府从不予以承认。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使外 蒙古从祖国怀抱中分离出去了。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75页《194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图画出了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中国、蒙古、朝鲜、越南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可是,“1949年”除苏联外,当时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并非一律。1955年9月,苏联同民主德国签订条约,宣布取消管制委员会,民主德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1960年宣布全国实现农业合作化。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底才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57年底全国有99%以上的…  相似文献   

3.
外蒙古在历史上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一日,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外蒙古人民经过革命宣布独立;并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65页:“在此期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很多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其中,几十个亚洲和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获得了民族独立。”事实上“在此期间”的1945年9月至1955年新兴的国家只有15个左右,根本没有“几十个”。没有“几十个”$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5.
蒙古国是中国北部邻国 ,面积 1 5 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1 0 0余万 ,中蒙边界线长达4672公里。半个世纪前 ,这块称“外蒙古”的地方 ,还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高中课本 ,对这个问题已有所叙述 ,但美中尚有不足。在教学实践中 ,常有使学生感到迷惑、教师感到尴尬之处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一、“丧失了外蒙古的领土”是在什么时候 ?课本说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俄国订立《中俄声明文件》 ,中国政府丧失了外蒙古的领土、主权 ,只保留了一个宗主权的虚名。”(《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 92~ 93页 )按照这个说法 ,外蒙古的丧失似乎是在1…  相似文献   

6.
看不明白     
课本第59页《1943~1945年欧洲、北非战场》中图例“  1942年”,使人看不明白,不知这是否标的是1942年的“战场”?课本第59页《1943~1945年欧洲、北非战场》中图例“  1942年”,使人看不明白,不知这是否标的是1942年的“战场”?看不明白$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  相似文献   

7.
1945年2月4日到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最后签订了《雅尔塔协定》。《雅尔塔协定》是苏美英三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秘密协定。斯大林把“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作为苏联出兵远东的先决条件提出来,美、英两国首脑为了自身的利益,满足了斯大林的要求。在同年6-8月举行的中苏关于签订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中,斯大林又以支持国民政府为诱耳,迫使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蒋介石为获得苏美两国支持,对付中共,曾于1946年1月5日发表声明,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前,俄国利用清政府统治面临的危机,加紧策动外蒙古独立。武昌起义爆发,沙俄认为这是它“吞并中国领土而能达到其宿愿的大好时机”,增派军队侵驻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在沙俄的支持下,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宣布成立“大蒙古国”,以活佛哲布尊丹巴为“皇帝”(额真汗)。第二年11月3日,俄国与外蒙古非法签订了《俄蒙协约》,规定俄国“扶助蒙古的自治”。11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2007,(3):44-45
想一一_二几油自翻勿妞..脸触“撇社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右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我国小学生曾使用过的小学课本,根据右图,你能说出该课本最早使用可能是在下列哪一年吗?A.19科年B .1945年C .1946年D .1947年这本小学教材又叫“胜利课本”,你能解释其中的含义吗?图2是这本小学教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史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现行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本存在着对同一史实表述不一致的现象 ,即使同一课本也存在前后不一的问题 ,给教与学都带来不少困难。下举数例。(1 )半坡氏族遗址距今时间 :初中课本是“约 5 0 0 0年”(第一册第 1 3页 ) ;高中课本却是“约五六千年”(第 4页 )。(2 )对于河姆渡氏族种植水稻的问题 :初中课本表述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第一册第 1 4页 ) ;高中课本则表述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第 5页 )。(3 )初…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 10 1页的插图下面写道 :“幼年的溥仪 ,根据摄于登基那年的照片所画。”课本第13 1页写道 :“1915年 12月 ,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 ,宣布改 1916年为洪宪元年 ,准备元旦登极。”因为当皇帝 ,前者“登基” ,后者“登极”。意思当然都对 ,但在同一课本里最好用同一个词为好。这样 ,有利于教学。根据习惯 ,最好用“登基”。出力不讨好:“登基”“登极”二而一$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中学@张国伦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116页《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图中,仅标出阿比西尼亚的独立;课本第117页也只描述“19世纪晚期,它们几乎侵占了整个非洲”;第117页“概况表”中罗列出的一系列国家,给人的理解就是此时期非洲仅有阿比西尼亚独立。而当时的情况是许多国家如利比亚、摩洛哥、布隆迪等仍保持着独立。非洲的独立国家$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3.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签署了《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即《雅尔塔秘密协定》。其中第一条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这外蒙古怎么会成为苏联能否对日作战的首要条件?它的现状到底怎样,为何“须予维持”?签字国对“现状”一词有各种解释,当事国——中国更有不同的理解,“现状”问题还成了莫斯科中苏谈判的障碍和妥协的筹码。本文拟对外蒙古的“现状”之产生与发展作  相似文献   

14.
二而一     
课本第 3 3页《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中 ,崇厚创办的企业名称为“天津机器局” ,前面第 3 2页《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也标为“天津机器局”。第 3 3页图下却注为“天津机器制造局”。同地一“局”两名 ,对此 ,讲课时教师必须说个明白。查《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上册第 71页解释说 :崇厚创办时企业称“军火机器总局” ;1870年李鸿章接办 ,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 ;1895年又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 ,至 190 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由此可见课本第 3 3页选用的图为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后的厂景。当时企…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85页在论述战后北非的民族解放运动时指出:“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在50年代先后取得独立。”如果课本只是说这些国家在50年代取得独立,倒也无可非议,但是这里强调的是“先后”独立,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它们独立的时间。查一查相关的资料,我们就会知道这些国家独立的准确时间是:利比亚,1951年独立;苏丹,1956年1月独立;摩洛哥,1956年3月2日独立;突尼斯,1956年3月20日独立(据《辞海》)。因而,这几个国家独立的先后顺序应是:利比亚—苏丹—摩洛哥—突尼斯。北非独立国家的“先后”$河南省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张国甫$山东省招远市第一…  相似文献   

16.
沙俄操纵的外蒙古首次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它曾于1911年首次宣布独立,中国历届政府均未予以承认。根据“中俄声明”和《中俄蒙协约》,外蒙古于1915年进入“自治”阶段。1919年,中央重新对外蒙古行使主权。外蒙古的首次独立是沙俄乘中国辛亥革命政局动荡之机,策动外蒙古封建王公分裂中国领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35页与第36页关于法国在印度的殖民据点,同一地点却用不同文字表述,即“本地治理”与“本地治里”。又课本第37页《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图、第55页《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与第56页《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图,三图上西班牙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分别称为“西班牙领地”、“西班牙属地”和“新西班牙”。我认为前两个称谓应统一起来,称“属地”更准确。因为哪个国家占有的殖民地都称“××属××”,如第51页的“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第56页的“法属殖民地海地”、“西属拉丁美洲”。“新西班牙”称谓也不完整,应为“新西班牙总督区”,这是…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102~103页:“在中美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其实,中美上海公报中只有“美国认识到”而没有“美国承认”的措辞。美国的“认识”$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9.
一则,英军侵入阿富汗的时间,课本第103页指出是“1838年底”。应改为“1839年4月26日”(王觉非《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2页)。另一则,这次起义的结果,课本第104页写道:“失败了。”应改为“这次起义以阿富汗胜利而告终”(同上,第594页)。反英起义的结果,令人深思。阿富汗反英起义,是1840年9月~1842年11月,而中国清政府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即鸦片战争,是1840年6月~1842年8月,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阿富汗和清政府,都是落后的国家,抵抗的是同一个对象———英国侵略者。但是,两次反英运动的结果,却截然相反:阿富汗重新获…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 92页 :“英国策动西藏独立未遂 ,又于 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 ,制造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把我国西藏东部 9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划到这条线以南。”这样很多试题中就把 1913年作为划定“麦克马洪线”的时间 ,实际上“麦克马洪线”并非划定于 1913年 ,而是19 14年。众所周知 ,武昌起义爆发不久 ,英国就企图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活动。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进行反复交涉 ,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 ,于是 1913年 10月到19 14年 7月 ,英国操纵的所谓中英藏会议在印度北部的西姆拉召开。会上唆使西藏地方代表提出西藏“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