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固原于家庄、马庄等地系统发掘的东周墓地所出土的各类青铜兵器以及金、铜动物牌饰等器物组合为特征的青铜文化遗存,是北方系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全面地揭示了这支青铜文化遗存的内涵。它反映了西戎民族杰出的创造力。以动物纹为题材的表现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远古时期这一地区的地理、地貌以及西戎民族繁衍生息的生活状况。固原青铜文化遗存,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看,还是从其分布的地域看,都与东周时期的“西戎八国”关系密切。固原青铜文化和姜戎文化、匈奴文化、山戎文化有相近的地方,但都同样存在着较大差异。它只存在于陇山周围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是一支自成系统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2.
九鼎是中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里程碑.是古代社会建国立邦和统治王权的象征.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政治、经济、青铜冶铸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青铜文化及鼎文化的发端。研究九鼎.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贺州是中原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因而,贺州成为青铜器的区域性集散中心。贺州青铜文化吸取各地精华创新发展,表现出了青铜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因素多样性和在岭南地区的先进性。但在赵陀统一岭南,定都番禺后,贺州青铜迅速走上下坡路。  相似文献   

4.
西戎文化是以陇山周围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文化。据学术界专家学者就目前考古资料研究表明,可将宁夏(固原地区为主),甘肃庆阳、秦安等地发现的青铜文化统称之为西戎文化,以与鄂尔多斯地区的“先匈奴文化”相区别。西戎是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强大民族,在西周晚期以后便形成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并先后与周、秦抗衡。固原彭堡于家庄墓地和杨郎马庄墓地以及西吉陈阳川、彭阳草庙等墓地的发掘,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西戎文化遗存的内涵。固原境内,尤其是固原于家庄、马庄,西吉陈阳川,彭阳草庙等地及本地区境内先后出土的青铜器、兵器、车马饰件等青铜文化,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看,还是从其分布的地域看,都与春秋时期的“西戎八国”关系密切,地域当为今甘肃之陇南及陇西诸县,岐、梁山以北陇东诸地,兼及陕西北部、宁夏南部。这些地区,大都有类似于家庄青铜文化遗址的发现。因此,据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固原彭堡于家庄、杨郎马庄,西吉陈阳川,彭阳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的固原是关中通往西北的咽喉,处在北方游牧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这一时期的遗存如青铜短剑、铜柄铁剑、戈、矛、车马具、饰件等器物在固原县及彭阳、西吉、隆德及其相邻的甘肃庆阳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在固原境内,先后发掘有固原彭堡于家庄、杨郎马庄、彭阳草庙、西吉新营陈阳川等几十座墓葬,尤其1987年发掘的固原彭堡于家庄墓地和1989年发掘的杨郎马庄墓地所出土的各种器物,较全面地揭示了这种青铜文化遗存的内涵。 类似于家庄墓地的青铜文化遗存,除了在宁夏的固原、西吉、彭阳、隆德、中宁、中卫和相邻的甘肃宁县、庆阳、镇原、正宁、秦安等地发现外,还发现于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区。固原于家庄墓地出土的Ⅰ式青铜短剑剑首与毛庆沟的Ⅳ式时代相近,当在春秋晚期。Ⅱ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索各城市利用地域文化在现代铜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模式,探讨了铜陵本土文化中青铜文化元素在现代铜工艺品设计中的必要性,进一步解读了地域内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是产业转化的强大的支持与资本保障.认为铜陵应将现代铜工艺品设计与本土文化中青铜文化元素紧密结合,走具有地域特色的铜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近年来在宁夏南部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探讨宁夏与周邻的甘、陕、内蒙古等地区青铜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联系,以及联系途径等问题,旨在指出这几个地区文化面貌的趋同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蝇期各文化遗弃,显示出其已超过了简单氏族、部落组织社会实体的存在,最早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夏商周时期各青铜文化遗存中大型城堡、祭祀坛、墓葬中阶级分层的尖锐对立及青铜礼器、武器、权仗首等政治、经济不平等的社会特征,说明了地方性政治统一体的出现。它们揭示了人类走向文明进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滇池区域不仅有丰富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和青铜文化墓地,而且是古代“滇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探讨这一地区青铜文化(以下简称“滇文化”)的渊源问题,无疑对于研究云南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西境内有着丰富的赵文化遗存.2008年8月,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一行三人前往山西晋中及晋东南地区,对先秦时期的赵氏、赵国的部分遗址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主要考察了和顺县赵奢垒遗址、和顺县仪城赵简子平都城遗址和沁县乌苏阏与古城等,并顺便考察了襄垣县邯郸村,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现场考察、记录和测量,取得了相关数字资料,解决了赵文化研究方面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丰富了赵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