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笔者有幸聆听了周卫东老师"认识整万数"这节课,被特级教师高超新颖的教法所吸引。课堂中,周老师利用"小研究单"智慧地"退",巧妙地将学生往前"推"。智慧地"退","退"出了高深立意的故弄玄虚,"退"出了曲折情节的雕琢粉饰;智慧地"退",课堂上没有了华丽的对白,甚至没有了精美的课件……巧妙地"推",将学生"推"向前台,"小学生"成了"小老师",循循善诱,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2.
王厚成 《师道》2011,(4):24-25
小周老师要代表市参加省级物理优质课评比,选定的课题是初中物理"速度"一节。经过校、区两级"磨课",问题和活动的设计、课堂模块和流程的安排几乎找不到什么瑕疵,可是试讲下来,总是让人觉得课堂不够舒展,不够大气,找不到应有的韵味和场气。区教研室只好向市教研室求援,市教研室物理教研员周主任亲自前来会诊,让我这个搞语文教研的也参加听课和讨论,为小周老师把把语言关。  相似文献   

3.
甘建辉 《海南教育》2014,(16):47-48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思考,让我对语文课堂又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一、时代的呼唤:生命课堂需要抓"文本秘妙"前不久,听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项目专家杨乃林教授关于生命课堂的讲座,也听了好几节在杨教授指导下的语文研究课,内心有了不小的触动。杨教授所说的"生命课堂",突出了三个核心特征,即"动手三读"、"两说合作"和"三个追问"。"动手三读"强调在做中学,开启人生智慧;"两说合作"强调比较学,助推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4.
本课从材料的选取到课件的制作,从课堂的调控到机智的生成,从学法的培养到实效的提高,从情境的设置到问题的解决,做得比较妥帖。但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三个"冷场",导致师生交流不畅,互动不够,直接影响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冷场"之一:课堂开头部分,笔者意图通过成语故事"嗟来之食"的图片,来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5.
李祖布 《广东教育》2013,(12):54-55
听了本科组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这节课复习效果很好。根据这节复习课和笔者的的经验及思考,笔者认为高三政治复习要落实好"实"、"练"、"法",这是复习课要念好的三字诀。  相似文献   

6.
我们借用央视科教频道热播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形式,在班级里组织、开展了以模拟"汉字听写大会"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本节课是"汉字听写大会的筹备会",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学生通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实践活动,提升了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颜鹏 《中小学电教》2012,(8):131-131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预设",利用其在课堂之中的"生成"功能,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对于一节成功课堂的标准如今就有了一条新的标准,就是对于"预设"和"生成"的良好把握,"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说明:本节课是美国四年级的学习内容,应是学生在学过"负数的认识"后教学的。但是,老师发现,课堂上使用的中国四年级学生没有学过"负数的认识",于是临时改变了教学方案。整节课使用全英文教学,这对于执教老师和学英语时间不长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相似文献   

9.
吕建斌  赵恩民 《学子》2012,(10):44-45
前日,听了一节小学五年级语文公开课,课文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这节课课堂环节设计、学生参与程度、知识目标的达成、师生互动情况都不错,唯独导入时出了一点小问题。由于导入的问题,使这节课文本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课堂的"两张皮",课堂始终没有进入一种较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这节课‘语文味儿’很浓!听得有劲!""这节课‘语文味儿’淡了些,好像少了点什么。"听完课后,"语文味儿"这个词经常被广大教师和专家所提及。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儿"呢?笔者觉得,语文味是近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按照程少堂先生的说法,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  相似文献   

11.
我的故事还要从一节校内研究课说起。 今天是我上校内研究课的日子。早晨的天空是灰蒙蒙的,映照着我此刻的心情。按理说我应该是精神饱满的迎接"研究课",可是我怎么都提不起精神。就这样,上课的铃声响起了,我带着勉强地笑容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12.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备”、“讲”、“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浅谈了的三种基本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备课——"备",教学语言——"讲",课堂板书——"书"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灵活运用与实施"备"、"讲"、"书",有助于全面提高分析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们教师对"以学定教"的原则耳熟能详、谙熟于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难真正贯彻和落实。我听过一节数学示范课,课题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删繁就简,打造课堂的简约之美,成为当下语文课堂的一种追求。但是我们发现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冗繁削尽"后的"清瘦",却少了"一杖一条痕"式的"扎实"。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简"并不是简单",繁"也不是繁杂。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简则简,简在恰当处;当繁则繁,繁在紧要处"。如何把繁简相融,让语文课堂教学既无作秀雕饰、奢华繁杂,又能让学生在原生态的课堂中高效思索,获得收益。笔者试从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中,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繁与简的学问。案例一: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里的峰和人。  相似文献   

15.
课下,我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或捏捏他们的脸蛋,或拍拍他们的屁股。称呼,也是用很亲切的昵称,"小笨蛋"、"丫丫"、"李李",还有些孩子的名字本就是叠音,"珊珊"、"沐沐"自然是脱口而出;另外如"二马"、"可可"、"诗意"、"诗雨"等孩子的称呼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是一样;女孩曹奥雅原本是我的邻居,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她一直称呼我为"丁妈妈",在学校也是,课堂上称呼"丁老师",课后总是"丁妈妈、丁妈妈"地叫,而我,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导入能很快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顺其自然地把本节课的主题切换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很快投入到相应知识与问题的思考中。因此,优化课堂导入,直接影响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丰富导入的形式,从学科特色的角度来让导入更科学、更理想。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的"意外"往往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意外",精心取舍,灵活应对,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一、借题发挥,化腐朽为神奇 笔者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相似文献   

18.
在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的今天,作为课堂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却被异化了,孩子们因个性难以表现而"壮志难酬",课堂看似有效率实则无效益。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李振村先生提出了"聊课"的概念。"聊课",传神地描画出了课堂的原生态。"聊课"的课堂,实现了知识生产和流通的真实过程,真正体现了"人"的存在,促进了"人"的个性化学习和表现。聊课除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外,应注意确定深刻的聊课话题、预设关键的聊天节点以及合宜的教师角色,还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控制、读与写的结合以及与其它教学方式的协作。  相似文献   

19.
赵丽 《现代教育》2014,(11):108-108
风筝之所以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全在放风筝的人收放自如。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收",便会一头栽下来;把线扣住不"放",风筝因受到束缚也不会飞高。只有处理好"收"与"放",风筝才能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天地之间。班级管理亦然,如果说"收"是班主任集中解决问题,那么适当地"放"则是让学生暴露问题。为了整顿纪律,笔者曾经"严守死打"地听课、看课、课上课下守着学生,学生的情况"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20.
课前的导入,犹如音乐的"序曲",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课前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指明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同乐曲前奏,为整个课堂奠定了基础。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能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