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在《书城》杂志中看到《明报周刊》北京编辑部记者赵径文写的一篇名为《城里的报刊,报刊里的“城”》的文章。文章说:“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无法选择居住的城市。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城市是家乡,也是异乡.甚至简单到只是一个谋生的地方。城市媒体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一个有一个的活法,每个活法都是那么不一样。《周末画报》的城市是商务的、奢靡的;《城市画报》的城市是小众的、文艺的、小资的。  相似文献   

2.
不少人认为,城市发展中的集聚效应会扩大中国的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为此应当采取限制东部城市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这一观点,2008年4月10日第15期《嘹望东方周刊》刊登陈钊、陆铭、许政的文章认为,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早已有之,但直到近几年才悄然形成声势,出现了一批深受读者青睐的新生代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是这一系列周刊中新闻性最强、最符合新闻类周刊要求的一份周刊,具有很强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分析以及同《新周刊》的比较,总结出《中国新闻周刊》在栏目编排、报道形式、标题制作、题材选择、语言风格、专题策划、深度报道等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寻我国新闻类周刊的风格特点。并且,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新闻周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联系美国《时代》、《新闻周刊》、中国《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提出解决方法,探讨未来我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早已有之,但直到近几年才悄然形成声势,出现了一批深受读者青睐的新生代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是这一系列周刊中新闻性最强、最符合新闻类周刊要求的一份周刊。具有很强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分析以及同《新周刊》的比较。总结出《中国新闻周刊》在栏目编排、报道形式、标题制作、题材选择、语言风格、专题策划、深度报道等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寻我国新闻类周刊的风格特点。并且。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新闻周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联系美国《时代》、《新闻周刊》、中国《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提出解决方法。探讨未来我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08,(3):2-2
《中国新闻周刊》教育公平下的教育改革;《三联生活周刊》早熟的中国“飞特”;《南风窗》民间探索高考改革;《新民周刊》师道与尊严;《新世纪周刊》“承诺书”堆不出诚信;《南方人物周刊》宁铂:远去的少年天才。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的《生活》周刊十分重视城市青年的娱乐休闲问题,指出当时城市青年在娱乐休闲中存在"工作与游戏相混"、"无正当的消遣"等不良现象,阐明正当娱乐休闲的积极意义,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娱乐休闲观。《生活》周刊对城市青年娱乐休闲理念和实践的引导,对于当前的青少年休闲教育仍不无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4月2日,英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一篇不起眼的文章《中国人烧毁连接过去的桥梁》。大意是,在中国,迅速的城市化正在将历经战争和浩劫留下来的古迹一扫而空,可看的东西越来越少。几乎是在同时,文化名人龙应台在《三联生活周刊》上毫不掩饰自己对大陆许多城市文化品格失落的失望:“到上海之前会想像有传奇浪漫光环的老上海。北京的历史地位更是和西方罗马是一样的。可去了之后,发现老的东西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取代的是现代化。失望次数多了,在我心中特别美好的城市就不敢去。”的确,对于历史文物惨遭侵毁、践踏的情形,许多人都痛心疾首,有的人甚至…  相似文献   

8.
《生活》周刊是由黄炎培创办、主要由邹韬奋编辑的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份著名杂志。国内有关这份杂志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于政治思想史、新闻出版史等方面。与《申报》等报刊的研究相比,现有《生活》周刊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未来《生活》周刊的研究应从邹韬奋研究的依附中尽快脱离出来,尽早展开对周刊本身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以确立《生活》周刊研究的独立学术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天津教育》2014,(8):2-2
《世界博览》2014年第7期 设公祭日:中国与世界反战,《新民周刊》2014年第17期 一个人的教科书,《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14期 美国高校教改进行时,《民生周刊》2014年第8期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转型,《看世界》2014年第8期 日本小学的生活教育课,《小康》2014年第4期 小学生也有“职业病”  相似文献   

10.
提起邹韬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周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以及在新闻出版界被广为弘扬的韬奋精神和已成为新闻工作者最高荣.誉的“韬奋新闻奖”。然而对于性活》周刊的由来,《生活》周刊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产p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一p韬奋与极育与职业》的历史渊源,却鲜为人知。今天我们从三联书店出版的性活书店史稿》中摘取第一章奉献给读者,一来是帮助大家了解一点历史,更重要的是以此来鞭策我们的工作,弘扬韬奋精神,办别教育与职业》。一、《生活》周刊的由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上义工商业有了比较迅速…  相似文献   

11.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09,(8):2-2
《中国新闻周刊》:新课改时代的高考作文;《新民周刊》:名校聚首世博园;《南风窗》:对话九大名校校长:大学怎么办;《三联生活周刊》:求解新北川中学:是否承担纪念主题现分歧;《新周刊》:当代中国人的成长链;  相似文献   

12.
背景聚焦背景一: 2004年,米奇75岁,丁丁75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闹天宫》问世40周年……欢庆盛典接踵而至。背景二: 公交车在上下班黄金时段播放的《猫和老鼠》成为人们枯燥旅途中惟一的期待,各类国际动漫节频频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张,《名侦探柯南》昂首落座诸多24小时便利店与《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等比肩,动漫类杂志更由早年孤军奋战的《动漫时代》乃至《漫友》发展壮大为如今的十面埋伏之势,《蜘蛛侠》《东京爱情故事》《流星花园》甚至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横扫全球………  相似文献   

13.
继春树、韩寒等80后作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后,又出现了中国青年作家李傻傻。春树、韩寒是作为中国另类叛逆的青年代表登上《时代》周刊的,而李傻傻受到关注则是因为他的作品出色地描绘了中国农村以及农村人到城市谋生的境遇。李傻傻1981年出生于湖南隆回乡村,原名蒲荔子。曾在《芙蓉》、《上海文学》上发表作品,入选马原选编的《重金属80后五虎将》,是“80后”受到文学界关注的作者之一。最新的长篇小说《红Ⅹ》由花城杂志发表,并由花城出版社推出单行本。现供职于广州一家媒体。《时代》周刊写道“苦涩的记忆成就了李傻傻,他是…  相似文献   

14.
邹韬奋主持《生活》周刊期间,积极开发《生活》资源,实行多元化经营;强调创新,突出刊物个性,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竭诚服务读者与社会,努力塑造"生活"品牌形象;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生活》周刊"事业性"与"商业性"的良性互动。这些高超的经营策略,使《生活》周刊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发展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享誉海内外的杂志。  相似文献   

15.
在由《瞭望周刊》发起并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中,杭州市荣登幸福指数中国第一。这让全世界人民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盯紧着这座位于中国东南一隅的城市,也惊醒了部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杭州人。杭州人真的幸福吗?他们的幸福体现在哪些方面?让我们听一听来自杭州一所普通小学的大队辅导员的真实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6.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09,(5):2-2
《瞭望东方周刊》 返乡农民工子女生活现状;《南风窗》 香港特区政府推行通识教育;《人物》 网络低俗判定标准;《新世纪周刊》 农民工子女不满被称为“农民工第二代”;《新民周刊》 全国首家全日制私塾陷违法办学之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哦,香雪》与《人生》的解读,窥视了中国城市化初始阶段的城市与乡村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介绍,南京在《瞭望东方周刊》新出炉的《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报告》中获得"教育幸福感"的第一位,且优势明显。回顾2008年,南京初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在长篇小说创作凋零和缺失状况下,刘玉栋《年日如草》的出版,对于刘玉栋本人和整个70后作家群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从"二十世中国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农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如何融入城市、进入城市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化的中心问题。刘玉栋的《年日如草》塑造了一个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二代农民形象,一个带有某种狡黠而不失善良本性的、以法律取代人情意识的农民形象。这是以往文学史所没有的,具有突破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教师报》可以说是我们广大教师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每当坐下来静静阅读《中国教师报》的时候,一定是我繁忙中最惬意的时光。《新闻》《教师工作》周刊、《现代课堂》周刊、《教师成长》周刊等几个版面的内容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沉醉其中。今天读到一篇题为《延时评价的特别效应》的文章,文中举一例为教师在课堂巡视时发现问题,并采用延时评价的方法触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思考与讨论的机会,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