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苏州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数学校都能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也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但大部分学校仍无法达到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苏州市中学大课间活动主要采用统一做操和统一跑步形式,活动形式单一,致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受制于场地器材的短缺和师资力量的不足等。苏州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活动内容较大课间活动丰富,但缺乏较规范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精心而细致的策划,力求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以满足初中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力求让学生们体会到各种运动带来的快乐。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大课间活动,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精心设计了"热"暖"冷"三套大课间活动模式,实现了"天天有训练,月月有更新,人人都参与"的大课间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各地学校普遍开展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仍然面临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组织难度大等难题。对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5.
<正>场地不足、人数众多、器材短缺以及领导价值观等因素,常常制约着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一直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在管理系统、内容设置、组织形式、评价机制等环节上深入探索、不断实践,使体育大课间活动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在中学开展了较长的时间,其和传统的课间操活动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比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该文通过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湖里区中学大课间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开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完善大课间活动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进而结合湖里区各中学情况,对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促进湖里区中学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一、调查的缘起 学校自贯彻上级有关开展大课间活动的通知精神,坚持每天上下午30分钟大课间活动以来,我们看到了这种有氧运动,不但带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飞跃,心理素质的提高,更带来了学生品德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我们发现这与学校承担的“经营健康班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葫芦岛市四所高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从中随机抽取6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葫芦岛市大课间体育开展现状进行着手分析,通过对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动机、项目以及大课间的组织管理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高中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评价,必须全面考虑、精心安排,在评价方案制定、评价队伍建设、评价方法操作和评价反馈激励上下工夫,这样,才能使评价工作客观、科学、公平,从而调动各班级学生、体育教师、班主任等参与人员与管理者的积极性,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不断提升。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评价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要根据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及相关情况进行制定。既有对班级学生的考核,又有对班主任管理大课间活动情况的评  相似文献   

10.
<正>阳光体育"大课间"是过去学校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比较成熟和有推广价值的。但在当前部分学校,学校体育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等,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动力不足,教师、领导的缺席,让大课间的安全管理成为隐患,部  相似文献   

11.
邱伯聪 《少年体育训练》2013,(3):131-132,96
本研究对增城市派潭中学通过长期坚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进行研究,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为中学更好地开展大课间活动提供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一、锻炼梯众所皆知,体育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和方法的主渠道、主阵地,而大课间则是落实和保障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途径。广泛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有效改变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足的现状,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有深刻的意义。把大课间喻作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课间活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受制于场地狭窄、班级学生多等情况,无形中给大课间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设计,最经济、最合理地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并科学地谋划学校"小天地",高效创设课间"大活动",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更是大课间活动蓬勃开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中小学开展大课间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对大课间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主要对如何保持大课间的常态化,如何保持学生的活动兴趣,发挥大课间对学生身体锻炼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老师们认为大课间不应过于追求形式,应注重实效性。但学生兴趣不高,强迫其参与也会影响活动效果,两者如何兼顾,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的课题。在2011学年第一学期,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在大课间中尝试开展长跑和跳绳活动,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长跑和跳绳活动,研究、探索出既受学生欢迎又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活动管理模式,落实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以供学校体育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模型类比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成背景、现状作综述;并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构成、组编等进行模型类比,以期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快乐大课间”的实施无疑有其积极的一面,改变了学生每天都在日复一日重复做广播操的被动局面,使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活动的乐趣。但是如果组织不好,很多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大课间,有些学生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有些凑在一起聊天,有些只跳跳绳、踢踢毽子。长此以往,学生对大课间会逐渐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17.
以从化希贤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为研究对象,以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为研究内容,以"贤文化"为引领方向,以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为依据,以学校环境为特色,建立一套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文章虽然只是该校情况的个案,但其质量保障机制运行的基本框架仍然反映了中小学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很多共性,对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一、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当前开展的大课件间活动要求体育教师、班主任、带班领导等齐上阵,切实把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让它能真正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体质。然而,从一些学校大课间开展情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全日制城镇小学。长期以来,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因受学校场地器材及学生数量多的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教师、学生也感到枯燥乏味,因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全  相似文献   

20.
<正>大课间活动在全国中小学学校蓬勃开展,那么随着进入夏季,天气的越来越热,在这一季节我们怎样来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呢?根据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学学校来说都已暂停了大课间活动。1、受天气影响:进入夏天,一般到上午九时,太阳光已是相当凶猛,学生一活动就是满头大汗,体力不支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