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的中学理科教育在国际上是比较先进的,它的中小学理科成绩曾名列世界前茅。在日本中学理科教育中有一个令人注目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法论教育。一、日本中学理科教学中自然科学方法论教育的历史回顾在一百多年的日本理科教育发展历史中,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训  相似文献   

2.
1998~1999年,日本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这次改革是面向21世纪,使日本今后的学校教育更加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少子高龄化等社会状况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培养支撑21世纪日本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次改革要求今后的学校教育,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基本目的。日本高中理科的课程目标由理科的总课程目标和各门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组成。理科的总课程目标是:提高对自然的关心和探究心,…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日本理科教育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中,理科课程已形成两种基本形式,即分科理科和综合理科。纵观日本理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小学和初中理科自开设的那天起直至今日,始终采取综合理科的课程形式。而在高中理科课程体系中首次引入综合理科课程,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理科教育改革(续完)课程教材研究所雷树人五高中理科教育的改革(一)科目设置的多样化80年代的日本高中理科,理科Ⅰ是必修,理科Ⅱ、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均为选修。理化生地四科都只有一种水平,这个水平又是学术性的,脱离生活和社会。这使理科教育对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前,日本中小学的理科教学质量是相当高的,据1970年国际理科教育调查,日本中小学生理科成绩超过英、美和西德等国,平均得分最高。因此,了解和研究日本战后三十多年来化学教育的变迁和改革情况,对  相似文献   

6.
1956年以来,美国的大学和科学研究机关发起了高中程度的理科课程改革。以60年代为顶巅,为数众多的新的理科课程,陆续编制出来,使学校的理科教学面貌为之一新,这个运动总称为“课程改革运动”。在日本,谓之“理科教育现代化”。这里,试就这个运动作一简略的后顾与前瞻。 改革运动的缘起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在美国,理科和数学的课程改革运动发端于1957年秋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其实,1956年秋就组织了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PSSC),着手从事高中物理课程的研究。此后,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为社会  相似文献   

7.
分析日本小学理科《学习指导要领》和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日本小学理科的目标、内容、体系、结构,以及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小学自然科学教育和教材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战后日本小学理科教科书修订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文...  相似文献   

8.
一、简单的回顾 日本教育的学习指导要领经过多次修改,除前两次外,大约每10年改一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多次变动。就日本理科教育来说,在这次修改之前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从1947年开始的生活化理科 战败后,日本的政治生活从原有的军国主义政治改变为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生活十分困难,儿童流落街头,衣食无着。这一基本情况再加上占领军的绝对权威,使原来在日本影响不大的美国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在日本很快盛行,一时成为教育思想的主流。杜威  相似文献   

9.
1987年8月,日本学术会议科学教育研究联络委员会发表报告,对当前日本中小学的理科教育提出意见。本研究联络委员会,就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理科教育实情进行了比较研究。1986年教  相似文献   

10.
从90年代开始,日本正在进行第三次教育总改革,这次改革是从日本现实出发,展望21世纪并提出了21世纪的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魂、丰富的创造力;(2)培养学生自由、纪律与公共精神;(3)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是培养人性教育的延续和尊重日本文化传统相结合,即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一、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学理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内容日本于1989年改革了中小学课程设置,公布了新的教育大纲,并规定小学从1992年、初中从1993年、高中从1994年起分别开始全面实施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在理科教育方面,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改善理科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高中理科课程的发展历经50年,进行了6次改革,大致可划分成4个阶段:生活单元理科(1948~1955,1956~1962)、系统化理科(1963~1971)、探究理科(1972~1981)、人性化理科(1982~1993,1994~).一、生活单元理科课程这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为课程内容,并按单元加以编排的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在战后之初的日本曾风靡一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日本战后的社会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千疮百孔的日本,经济停滞,粮食匮乏.疾病泛滥,房屋残缺,衣食住等生活问题非常突出.“使所有的人合理地和更好地生活”、“获得有益于改善我们的生活的科学事实和原理的知识”,自然成为构建理科课程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环境教育视角对新订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进行了考察,归纳、整理并解读了两套日本新版初中理科教科书中环境教育的设计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实施三个视角,对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中环境教育设计特点进行了实证性考察与解析。  相似文献   

13.
日本高中综合理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培养 2 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日本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1999年 3月公布了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并将在 2 0 0 3年开始实施。在这次教育改革中 ,日本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同时 ,开设了一些综合教育课程。此外 ,在规定的综合教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以外 ,增加了 10 5~ 2 10学时的“综合学习时间”,作为综合教育课程的学时补充或用于自然观察和社会调查等。高中理科的综合教育课程从现行的 1门增加到 3门 ,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综合理科教育。本文拟对日本这次教育改革中高中理科课程的设置、综合理科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中小学中非常重视理科教育和产业教育,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还专门制订“振兴法”。产业教育是指讲授从事农业、工业、商业、水产业以及产业课程。日本从小学到高中,有关理科教育和产业教育的设备、教员培养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中学理科教育是比较先进的,它的中小学理科成绩曾名列世界前茅。在日本的中学理科教学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近四十年来,日本的理科教育进行了几次大改革,而每次改革都把培养科学自然观和学习自然科学方法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如1955年的改革,在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中就提出“培养自然观,认识自然科学对丰富人类生活所起的作用”,“学习自然科学方  相似文献   

16.
日本小学对坏境教育是相当重视的,现已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全面展开。其中,通过理科教学贯彻落实环境教育则是日本学校实施环境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为此,本文拟从日本中小学理科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日本环境教育的历史、观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动态报道     
日本“理科教育与产业教育审议会”提出改进高中职业教育的建议 日本文部省于1981年1月27日向“理科教育与产业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高中今后的职业教育问题》的咨询。经过三年半的审议,该会于1984年6月25日向文部省呈交了审议报告,其要点如下: 一、高中职业教育改革的着眼点 近年来,日本进行了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新,从而产业结构以及就业、消费结构知识集约化、经济灵活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中小学的理科教学质量是高水平的。据1970年国际理科教育调查,日本中小学生理科成绩远超美、英和西德等国,平均得分最高名列第一。因此,研究它们战后30多年来教学改革的经过,对改进和提高我国化学教育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因篇幅所限,本文拟以其高中化学为例,来简要地说明日本化学教育的变迁和展望,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本高中理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依据日本1999年公布的高中理科学习指导要领,介绍了高中理科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及高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日本 1999年公布的高中理科学习指导要领 ,介绍了高中理科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及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