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我在教学工作中經常考虑两个問題:一个是学生实际,一个是教材实际。譬如我在讲讀《西瓜弟兄》(十年制語文課本第五册第六課)这課书时,首先根据学生課上課下的练习和作业中所发現的問題,分析了学生的知識缺欠:如字詞不巩固,一二年級識的字有些回生,某些同音字、形近字等易錯易混;在造句时常常出錯,句子的概念不够明确;作文重点不突出,不切题,語句囉嗦等。然后认真鈷研教材。我先通讀課文五遍。对于这課书的主要內容以及字、詞、句、篇章結构作了初步分析,又看了教材参考书。明确《西瓜弟兄》这篇課文是通过叙述解放战爭时期种瓜的兄弟俩的不同遭遇,說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2.
复述課文的目的在使儿童深入理解課文,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我从教学实踐中体会到要儿童复述而且复述得好,首先就要使儿童能充分理解教材和記住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識加以整理,有重点、有次序地复述出来。过去几学期,我忽略了这一点,不問儿童对課文內容是否已經理解,就叫儿童来复述,因此,有的儿童說不出来,有的象背書。  相似文献   

3.
我們的小學教材今天还停留在相當落後的狀態,特别是語文教材存在的問題更多:如閱讀部分、内容和语言都很贫乏,汉語部分,內容太简单而又無系統,识字和寫字的安排不够科学化,这些都是重要問题。我现在只對閱讀教材问題谈談个人的意见。所谓阅读教材就是指語文課本内的課文,不包括語文課本的全部。因為課文之外,語文課本内还有些自成单位的練習,而這些練習將來擬叫做汉語,要大大充實内容並求系統化,是語文課本的另一个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閱讀教材今後必須改革,改革時蘇聯的閱读教材改革經驗可做我们很好的參考。因此,本文首先介紹蘇聯在这方面的先進經驗、然後再講我们的现狀和改革方向。因為人們對改革的意見还不完全一致,所以最後还提出自己對幾個爭論問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問題解答     
問: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語文課本中的人物的歷史問題? (綜合讀者問) 答:我們常常接到讀者們來信詢問語文課本中的人物的歷史問題,例如問語文第三冊第八課‘小鉄鎚’是哪裹人?他的真實姓名是什麽?語文第五冊第三課中的關向應和第七冊第四課中的任弼時的詳細履麽怎樣?有的教師問語文第七冊第五課‘深厚的友誼’中的蘇聯?姨乩醽碓鯓?死了沒有?還有人問過‘鉄脚團長’的真實姓名究竟是什麽?他  相似文献   

5.
自从汉語和文学实行分科教学,全国普遍采用新文学教材以来,由于新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比重很大,教学大綱对古典文学教学的要求也很高,加上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一般比较差,学生又沒有什么基础知識,所以困难就显得很突出,存在的問题也多。但我認为,目前主要的困难是:教师掌握教材有困难;教材多,教学时数不够;学生預、复習的負担太重。主要的問题則是古典文学教学跟作文教学不能很好配合;特別是在高中一、二年級,有一年半的时間教古典文学,閱讀与写作如何配合的問題更为严重。为了解决上述的困难和問题,我主張把选人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的文言文部分大量地譯成現代汉語。以現代汉語的譯文为課文,附录原文,作为参  相似文献   

6.
給中学生閱讀一些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是必要的,低估古典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也是錯誤的。但是,我們認为新編文学課本中古典文学作品的比重占得这样大是很不恰当的。高中文学教材的編选,是根据文学史系統从古到今直线排列的。高中学生將在一年半內全部念古典文学作品,这就給教师和学生帶来很大困难。年代愈久远的古典文学作品,和現在的語言隔阂也愈大,学生理解課文也愈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想尽办法使学生理解作品的語言,把大部分的教学时間耗費在逐字逐句的串講中。可是我們又不能做解放前那样去教国文,只做解釋和翻譯課文的工作。我們有文学教学的明确要求,有一定的課时进度,本来教师講授古典文学就有一定困难,而教学时間紧,教材分量重,困难就更大了。的确,今天我們有不少能教古典文学的教师。但是目前文教事業的迅速發展,师資缺乏,教师与教材之間的矛盾是严重存在的。不解决教师教学上的困难,学生就学不好,教材便行不通;有些边远地区,或较小的城鎮,学校少,教师不多,教学上必需的参考资料也很缺乏,討論研究中有了疑难問題,更难以解决。最近教育部指示有的地方高中可以用旧教材或改用初中第三册文学課本,就是新教材不切实际的具体说明。拿今天的高一学生来说,她們过去几乎沒有接触  相似文献   

7.
我试教了十年制学校小学常識第一册《我国的朝代》一課。这课课文是从我国过去儿童启蒙教科节《三字經》中摘出的一段(从“自羲农,至黄帝”到“共和建,民国兴”)。它叙述了我国历史从远古到清末各个朝代的演变概况。选擇这段課文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記住我国的历史朝代。但是我国历史发展很复杂,不容易記忆,而且这課課文是文言,生字較多,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怎样教好这一課,是值得研究的問題。通过試教,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根据教学目的,确定适合于学生程度的要求。从这一課教材內容和小学四年級学生語文程度来看,首先应要求学生懂得課文大意,知道各个朝代演变概况,記住各朝代的名称和順序。进一步再要求学生背誦課文,少数学生背誦有困难,便不勉强要求他們背誦  相似文献   

8.
谈诗歌教学     
××: 以前几次通訊,我們一直沒有接触过詩歌教学的問題。我們的課本里选有相当数量的詩歌,这类課文該怎样教,跟散文的教法有什么不同,确是值得研究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要求来的。研究怎样教詩歌,应当先明确詩歌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詩歌与散文在教学要求上有同有异。相同的是,不论读散文还是读詩歌,都是为的教給学生語言文字这个工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的是,教散文,要培养学生写作散文的能力,读与写的关系很密切;教詩歌虽然也起培养写作  相似文献   

9.
一、过去教語文走的一段弯路。我过去是学医的。解放后,才从家庭的小圈子走出来,担任初中語文教师。在教学实踐中曾經走过一段弯路。記得1953年,搬用过“紅領巾教学法”,“談話法”。課前主观地准备一些問題,在讲課时,师生一問一答。  相似文献   

10.
小学語文課本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我們讲授这类課文,就要经常接触到主題和主題思想的問題。作者写一篇文学作品,下笔之前,要搜罗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統称为素材。素材经过了作者的选择、提炼和安排,写到作品里去,称之为題材。如《小英雄雨来》这篇小说,(高小语文四册十课,下文所引課文都见高小语文,只注几册几課)其中有雨来在还乡河里钻上钻下,跟他妈媽闹着玩;有雨来在夜校学习,读着“我是中国人……;有雨来掩护交通員李大叔,有日本鬼子对雨来威逼利誘,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十月號「語文教學在改進中」一文提到各地語文教師在試行遵照普希金專家的指示所進行的教學改革中,提出了許多普遍性的問題,其中有一個是文學作品教學中的辭彙教學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現就我的教學實踐及個人看法提出一些意見。首先,我覺得應該從辭彙教學的目的性談起。普希金專家先後兩次論語文教學都著重談文學作品的分析,沒有專門提到辭彙教學。但這並不等於說辭彙教學是可有可無的。然而目前很多語文教師在學習和試行新教學法時,卻很容易忽略了辭彙教學,特別是容易忽略了文學作品的辭彙教學。在北京師大實習生試教「紅領巾」的過程中就表現了這種情況:全課十八個新詞,只在第一課時孤立地講了一遍,而且講得不夠深入(因爲第一課時四十五分鐘,除了組織教學、介紹教材來源、解釋題目、學生講述大意及教師補充引導等過程所需時間外,餘下來給講生詞用的時間決不充分),以下又沒做任何鞏固和復習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中學語文課裏應該怎樣進行詞語教學的問題,對我們北京市許多中學語文教師來說,還是改進教學實踐上的一個新課题。最初,我們為了加强過去在教學中所忽略了的語言因素,就單純地多講詞語。備課時曾為一詞一語的孤立鑽研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課堂教學中也為一詞一語的孤立講解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考試時也有出題偏重於詞語,孤立地釋詞、填詞之類的情况。後來,我們從檢查教學效果上發覺:這樣單純地多講词語並不等於加强語文課中的語言教育,相反地,這却是我們為了「明確語文教學目的、任務」和「相應改進教法」必須解决的問題。 現在,把我們的一些初步認識和在實踐中的體驗,提供出來,和大家研究。一初步認識到的一些基本原則 (一)明確詞語教學的目的: 詞語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達成語文教學的目的,從而要注意下列三點: 1.應明確進行詞語教學不但是發展學生語言,並且也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手  相似文献   

13.
本期筆談會,進一步就學習蘇聯先進教學經驗的態度、方法及語言文學因素與政治思想因素的關係等問題提出了看法。特別是馮亦飛同志就改革中涉及的問題較全面地表示了意見,並提出過去有的同志對普希金專家的意见介紹得不够全面。這些,還都是當作初步意见提出的。希望同志們對這些意见加以分析,並進一步討論。 為了使討論集中和深入起見,我們希望大家着重於語文教學中學習蘇聯的態度和方法問題、語文因素與政治思想因素在教學中的關係問題、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因素與文學因素的關係問題、串講是否取消問題、學生活動達到高度應如何理解問題、预習問題等方面發表意見。我們要求大家:根據具體的事實,提出明確的論點,使討論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4.
一篇課文,到底怎样进行讲解,怎样安排作业练习,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是我們广大語文教师经常研究的一个問題,本刊本期介紹的王兰老师教学《东郭先生和狼》一課的一些做法,可供我們研究这个問題时参考。《东郭先生和狼》这篇寓言,王兰老师是用三节課的时間教完的。从上面这篇教学紀要可以看出,于兰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手》这一課課文較长,难写的字較多,文章語言和一些农活的名称具有北方特点,生长在南方城鎮的教师和学生对此一般比较生疏。怎样教这一課?南京市白下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四个六年級語文教师,采用了不同方法試教进行比較。我們听了六(四)班陈志敏老师的課,觉得他除了对上述問題处理得比较好以外,我們还得到一些有关讲读教学的启发。现在把它提出來和大家研究。一、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紧密結合。在語文教学中,必須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学会和使用語文工具,使学生充分地掌握字、詞、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但又必須把訓练学生运用字、詞、句、篇章的能力和教育学生理解語文所表达的思想的能力結合起来,不能把二者割裂开來,对立起来。中央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小学語  相似文献   

16.
中央敎育部最近頒佈的師範學院暫行敎學計劃,在學習蘇聯結合中國實際方面比舊計劃確實進了一步。現在就中國語文系專業課程方面比較重要的問題,談談我個人的體會。一 專業培養目標問題 師範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培養目標是中等學校中國語文敎師,這在去年中央敎育部頒佈了敎學計劃草案以後,一般的都有了認識。但是,一個中等學校的語文敎師,在專業方面,應該具備什麽條件呢?特別是在國家過渡時期它的規格又是什麽呢?近三四年來,師範學院中國語文系的專業課程,大體的傾向是這樣:一方面,語言與文學相混,沒有很好地體會到語言課的特點是專講  相似文献   

17.
我在一个中学当教导主任,平时重点抓語文教学,这次教育部門通知語文考試改为考作文后,教师中发生一些疑問:有的怕学生掌握語文知識不全面,影响語文教学质量,有的怕学生放松对語文課的学习,有的怕作文不能反映学生的語文知識。总之思想有保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中低年級語文課中,有一部分屬于科学知識的文章,包括自然、生物、生理衛生、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識。究竟应該怎样教这类課文,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問題。我們学校在上語文教学法課时,选了初八册語文課本里的“种子和种子發芽”一課,交給五九级三个  相似文献   

19.
《繼續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十年制学校初中課本語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課文,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議上的报告》,是毛泽东同志报告中的第十部分。我教这篇課文,用了两个課时。现在把我在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介紹如下,請同志們批评指正。一、解题跟語法分析和写作指导相結合这篇課文的题目是課本編者加的。我因为看到学生对教过的語法知識不够巩固,平时作文也不太会审题,所以在解题时便結合講解語法知識和写作常識。我板书了課題以后,便問学生: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学生試答后,我又加以指点,說明这个题目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要求人們把共产党人向来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繼續保持下去。何以見得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共产党人向来就有的呢?这个题目中的謂語是什么?学生答:“保持”。因为艰苦奋斗是共产  相似文献   

20.
本学年全国各地中学开始普遍实行文学、汉語分科教学,这的确是改进語文教学、提高語文教学質量的有效措施,我是非常拥护的。我曾学習过高初中的文学教学大綱,閱覽过全部文学教材的篇目,認为文学課本的編选,是符合文学科的要求的。虽然还不能说尽美尽善,但是比过去的語文課本,的确有显著的进步。不过,內中有个基本問题,我还想不通,現在提出来向同志們請教。文学課本中的教材,完全是按照文学系統安排的,所选教材几乎全是純文艺作品,也就是狹义的文学作品。与此相适应的課外閱讀材料,也都是些詩歌、小说、戏剧之类。既然学生读的是純文艺作品,那末作文教学、縮写、改写等練習,当然也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描述,是純文艺写作的鍛煉。用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