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日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动句,但是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汉语句子中通常是借助“被,叫,给,让”等介词来表达被动.其中“被字句”是最典型的被动句之一.日语的被动句大致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日语学习者在掌握了被动句的基本构造后,往往按照母语的习惯套用被动句从而造成错误,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2.
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与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专门用来表示"被害""不如意"等意义,是日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然而,笔者认为汉语中例如"被自杀""被就业"等近年来网络乃至报刊媒体中甚为流行的"新被字构式"可以与日语的这种所谓"受害被动"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日汉语的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有以下共同点:主语受到的影响并非直接的,且事件间有先行事件导致后发事件的因果关系;常用来表述对于位于句子主格的事物(通常为人)来说是被害或不悦的事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手法,通过对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的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新被字构式"能够与日语间接被动句进行一定的对应。  相似文献   

3.
鲁诗语 《教学随笔》2016,(3):146-147
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与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专门用来表示“被害”“不如意”等意义,是日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然而,笔者认为汉语中例如“被自杀”“被就业”等近年来网络乃至报刊媒体中甚为流行的“新被字构式”可以与日语的这种所谓“受害被动”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日汉语的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有以下共同点:主语受到的影响并非直接的,且事件间有先行事件导致后发事件的因果关系;常用来表述对于位于句子主格的事物(通常为人)来说是被害或不悦的事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手法,通过对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的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新被字构式”能够与日语间接被动句进行一定的对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由于受汉语母语影响,在日语间接被动句的使用方面存在难点,经常产生误用现象.本文通过列举实例,分析了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误用及产生误用的原因,以期对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句为切入点,对日语的被动表现形式及其汉译方法做一初步探讨。虽然日语的被动表现和汉语的被动句有相同之处,但日语的被动表现并不完全等于汉语的被动式。因此,汉译时不能一味地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要根据被动句的类型及上下文语境,选择合适的译法。  相似文献   

6.
一、引盲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语法形式和手段.英语是重形合(hypotaxis)的语言,若主语或逻辑主语只是其后面相应动作的受事而非施事,那么此动词常以"be 过去分词"这种被动的形式出现.汉语中虽也有相应的"被"字句,但相对较少.汉语通常重意合(parataxis),因此,汉语词语搭配较随意,句型较灵活,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主动结构却表示被动含义的句子正是缘于此.本文拟从分析英汉语中被动句式的不同之处着手,探讨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均或以被动或以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之意"。同时也指出英语主要以动词的被动语态以及部分主动形式的不及物动词,词组及惯用表达来表示被动意义,而汉语中除了大量主动句含被动意义外,被动之意是通过词汇表达,即"被动标记"的使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无标记被动是相对于标记被动而言的。英语中的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动词的主动形式或其他方式来表现;在汉语中,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词序的变换和词汇方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什么句式算被动句,被动句有哪些种类,表被动意义的各被动标记之间的使用条件及转换规则等这些都是语法学界一直以来在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回顾了语法学界多年来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在此基础上小结了汉语中各主要被动标记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什么句式算被动句,被动句有哪些种类,表被动意义的各被动标记之间的使用条件及转换规则等这些都是语法学界一直以来在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回顾了语法学界多年来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在此基础上小结了汉语中各主要被动标记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日语被动句中的提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的格助词"に""から""によって"的用法区分一直就是学习日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初学日语的同学们来说很难正确地区分它们的使用方法。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探讨和分析上述三个格助词在日语被动句中的使用异同,以求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邵伟国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5):29-31,35
英语介词被动句经历了从"直接被动"到介词被动、复杂介词被动和短语介词被动等主要发展阶段.能够使用介词宾语进行被动转换的有介词动词、不及物动词 介词、复杂介词动词和短语介词动词等四种动词形式,它们之间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磁县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磁漳小片.在磁县话中"叫"字可以作动词、形容词(只局限于说个别雄性家畜)和介词来用.作介词时,可表处置义,对应于普通话的处置式"把"字句;但主要还是用于引出施事主语或动作行为主体,是磁县方言被动句式的标记.  相似文献   

14.
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日语被动句可分为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持有者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可分为“被字句”和“无被字句”。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他动词也可以是自动词,而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他动词。与日语复杂多样的被动标识相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5.
王琼 《现代语文》2007,(8):45-47
《水浒全传》(下称"水浒")①中的被动句式主要有:"被"字式、"吃"字式、"蒙"字式、"教(叫)"字式、"与"字式、"给"字式等.这些被动句式分属三种不同的类型:"被、吃、蒙"属于第一类,被动标记是由"遭受""蒙受"义的动词演变来的;"教(叫)"属于第二类,被动标记是由使役义动词演变来的;"与、给"属于第三类,被动标记是由给与义动词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16.
论文跳出非标题语境中受事成分的研究窠臼,研究标题语境中的"受事1 动作 受事2"这一新句型,从焦点与信息,均衡感与重成分,以及被动化与话题化等三个角度来阐述,还在余论中旁及相关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或其他客观原因,在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错误动作.教师可采用一些间接帮助法来预防和纠正,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间接帮助”是指教师不直接给学生助力,而是通过信号或使用标志物及限制物等手段,提示动作要领,指示和限制动作方向位置,从而达到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改进动作技术和提高动作质量之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间接帮助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函数的最值问题中出现"存在性"问题,可以运用直接法与间接法来解答.间接法是: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的这一逻辑关系进行转化,将存在性问题转化为任意性问题,从而降低问题的难度,再利用"否定之否定"的原理,间接探索出解题思路.直接法是:从集合的角度比较函数值域的端点值间的大小,直接找出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何鑫 《现代语文》2006,(9):127-128
零主语"被"字句简称"零被句",是近代汉语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句子.俞光中在《零主语被字句》(1989)一文中,将其定义为:"被"前没有被动受体,句子没有主语(不是省略)的两种被字句.这两种"被"字句分别是:R1(被一人抱住刘知远);R2(正在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俞氏还指出,R1"被"表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动句;R2"被"不表示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字句但不是被动句.换言之,"零被句"从语义角度可分为表被动关系的被动句和不表被动关系的"被"字句两种.  相似文献   

20.
英语被动意义是表示动作的施动者与承受者之间的一种被动的意义关系。很多学生对英语被动意义的理解仅局限于对被动语态的学习。本文重点介绍英语被动意义的几中特殊表达方式及其所表达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