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京光 《广东教育》2002,(11):44-44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排水法制氧气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撤去酒精灯。原因解释为:避免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1)另外,有关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原因解释为:避免灼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图2)据此,我展示用碳还原氧化铜并检测产物的装置。(图3)提问:这个实验怎样停止?学生们互相讨论。稍后请学生代表总结:1.若先把导管移出烧杯,则灼热的铜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实验失败。2.…  相似文献   

2.
把"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作为一个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效果理想.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按照改进方法如①把木炭改为活性炭;②活性炭与氧化铜配比:活性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在1:(7~13)的范围内;③把研细混匀的活性炭和氧化铜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实验,现象不明显.一次无意中用乙醇把混合物调成糊状后加热,1min出现现象,继续加热至2min,试管内壁出现铜镜,试管内黑色混合物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3.
1弯曲试管的使用 取一支普通试管,在距离试管底端约4~5cm处用酒精喷灯加热后使其弯曲,角约为120°左右,即制成弯曲试管。弯曲试管可进行一些对比性实验,如:实验室制备氧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  相似文献   

4.
现行初中化学全一册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一个难点。演示的成功率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反应速度慢,所需时间长;现象不明显。为了克服上面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 实验操作步骤和装置11 制取氧化铜:取适量碱式碳酸铜于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至完全分解(课前准备,约需3~5分钟)。图112 将新制的氧化铜粉末与木炭粉(或活性炭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并充分研磨均匀装入试管中并按图1装置好。13 用酒精灯加热到试管内的混合物出现红热现象时,立即停止加…  相似文献   

5.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无论从实验准备、实验条件上,还是从实验效果上来看,都是初中化学中比较难做的实验之一。常见的做法一般有:先将刚烘烤后的木炭放在研钵中研细,再加入氧化铜,一起混合均匀后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一般为1:(9~13);或在课前用水把混匀的木炭与氧化铜调成糊状,用玻璃棒将糊状物均匀涂在试管底部内壁上,晾干后加热:或加热硝酸铜产生氧化铜薄层,再加入烘烤过的研细的木炭粉并加热这些做法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很烦琐,并且对实验  相似文献   

6.
以往制取一氧化碳,常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不便,且其原理不易为初三学生接受。现改为高锰酸钾与木炭(用石棉隔离以保安全)制取一氧化碳简便易行。用制得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现象明显(附图)。实验步骤1.把大试管A直立,加入2匙高锰酸钾,放入一团石棉,再小心加1~2匙干木炭粒(防止混入高锰酸钾中)。试管不摇动,再加入一小团石棉(不要堵得太紧)。2.如附图把A夹在铁架台上固定,在硬质试管B中放人黑色氧化铜,用导管连接装有石灰水的瓶C。3.先用酒精灯加热B内氧化铜,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加热A中药品处。不久,可见干木…  相似文献   

7.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效果与碳的种类、氧化铜纯度、加热源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首先从热力学角度探讨该实验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再在不同质量比例、不同种类的碳、不同纯度氧化铜、不同温度等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对其反应产物进行鉴定,用简单比较法找出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是:碳粉和氧化铜质量比为1:11.5;混合研磨时间为15m证;用火焰温度较高的酒精喷灯加热;碳粉选择还原性碳粉;氧化铜选择分析纯氧化铜。  相似文献   

8.
初中化学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因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不高而成为一难点。笔者经过反复实验,经改进装置、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成功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操作步骤及现象a.将烘烤后的木炭和氧化铜以质量比为1:9或1:10的比例置于研钵中研细、混匀。b.将混匀的混合物装入球形小试管中,约为球形体积的2/3,并在距离药品2~3cm处塞上一团玻璃毛,右手持试管夹,加热(约1min)至混合物开始出现放热反应即混合物开始出现红热现象时,立即移开试管,左手将备好的大试管罩在球形…  相似文献   

9.
初中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按义教教材(全一册)P.84的装置和教参所示的较为复杂。为此,我对碳还原氧化钢试验进行了改进.如图Ⅰ、图Ⅱ所示准备了两套装置.图Ⅰ装置是用刚点燃的喷灯(温度低些)加热约40秒左右,可见试管Ⅰ内黑色粉末变红,试管Ⅱ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气体产生.然后移去盛石灰水的试管,撤去装置Ⅰ中的喷灯.此时喷灯的温度正高,按装置Ⅱ用此喷灯对坩埚加强热(坩埚内盛放的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按教参的比例混合均匀且压实),不到半分秒,突然坩埚内象火山爆发一般,火光及少量粉末喷出,坩埚通红,剧烈…  相似文献   

10.
1木炭还原氧化铜木炭在较高温度下,能夺取氧化铜里的氧,使氧化铜还原成单质铜(2CuO+C=2Cu+CO2)。这是向初三学生揭示碳具有还原性的重要演示实验。中学化学课本对这一反应的反应物的具体用量、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都没做详细说明,很难掌握。实验结果看不到光泽性好的块状金属铜。后经发现,药品的配量、混和、加热及石灰水的使用,在实验操作时对实验有影响。a.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3,若按此量,木炭用量实际不足,这是由于木炭本身会吸附水蒸气和空气,还有无机盐等杂质。试管中有空…  相似文献   

11.
题目 向放有10g氧化铜的试管中通入H2,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1)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2)生成多少克金属铜?  相似文献   

12.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13.
1“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按初三化学课本第91页[图7-9]的要求进行,如果时间和温度掌握不好,往往还原出来的铜粉混于炭粉内,现象可能不够明显。我们的做法是不把黑色氧化铜粉末与木炭粉末混合在一起,而是先把试管内壁用水润湿,然后将黑色氧化铜少许倒入试管,旋转试管,使黑色氧化铜粉末均匀地敷在试管内壁上,然后将此试管在酒精灯上烘干备用。演示实验时,将木炭粉装入敷有黑色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可加铁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盛药品的部位加热,…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本中演示 [实验 5 - 4],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 ,笔者无论怎么把木炭研磨 ,取何种来源的氧化铜 ,实验效果都不好。虽然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但试管内反应残留物仍呈黑色。后来试了活性炭及蔗糖被浓硫酸脱水后的炭来还原氧化铜 ,效果比木炭好一些 ,但仍不理想。最后 ,笔者选用高二学生实验做的《乙烯的制取和性质》所留下的乙醇被浓硫酸炭化所生成的碳来还原氧化铜 ,现象十分明显。试管中黑色混合物经加热后几乎全部变成红色。倒出红色残留物后 ,试管壁上还附着一层用毛刷难以刷掉的红膜。残留物经冷却后做导电实…  相似文献   

15.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我分别都做了这样的改进,将氧化铜粉末加水调成糊状,涂抹在试管壁上,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烘干(这些实验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再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小改进一例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 ,特别是温度的控制。我改用酒精灯 ,在上方罩上防风罩 (自制 )。经过几次试验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1 实验用品 :酒精灯 ,防风罩 (自制 ) ,木炭 ,氧化铜 ,硬质试管 ,研钵铁架台 ,万能夹 ,石灰水。2 操作步骤 :木炭粉 1 g放入研钵中研细。取 0 5 g木炭粉与 5 g氧化铜混和均匀后放置于试管中 ,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低温烘烤试管以后 ,带上防风罩使酒精灯的温度逐渐升高。加热 3~ 5min将酒精灯熄灭 ,待试管冷却 ,还原物倒出即为金属铜小改进一例$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初三(2)班(…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第84页中,有一“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5-4]。很多人认为这个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成功率很低,所以在很多的教学参考资料上,常常有改进这个实验的方法。有的实验前把炭粉和氧化铜用水调成糊状,抹在试管中烘干或晾干;有的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还有的把生锈的铜丝和炭粉一起加热等等,方法比比皆是,但效果终究不理想。 笔者日前在一次大型的实验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见一位参赛者没有添加任何改进方法,却成功的演示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受这位参赛者的启发,我经…  相似文献   

18.
1原实验存在问题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和C60》中【实验6-2】木炭还原氧化铜采用如下方法(如图1所示):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最好  相似文献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江苏如皋中学(226500)张冰峰H2还原CuO实验的最后两步操作是: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H2至试管冷却.如果这两步骤颠倒会怎样呢?教师对此常是口头说明结果分析原因,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我对实验稍作如下改进:实验装置图:操作步...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中学生较好地认识碳的性质,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十分重要的。鉴于广大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所限,难以配备酒精喷灯与硬质试管,教学中常改用酒精灯加热和使用普通玻璃试管进行演示实验。由为酒精灯火焰温度难以达到反应要求,致使演示常常失败(不能明显看到还原产生的红色单质铜)。为此,笔者作了如下改进,经反复实验证明:反应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