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参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身高、体重、年龄及克托莱指数等指标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及克托莱指数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平均年龄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守门员的各项指标最高。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及克托莱指数上则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参加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的全部参赛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赛的全部287名运动员的生理形态指标和部分非技术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球员的平均年龄、体重、克托莱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平均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HS(扣球高度与身高差)、HB(拦网高度与身高差)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16.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驱动性因素是维持身体健康;不同性别的城市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驱动性因素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居住区域的城市居民仅“人际交往”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城市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驱动性因素中仅在“缓解压力”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他五个维度上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驱动性因素在六个维度中仅在“人际交往”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教育程度的城市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驱动性因素中仅在“美化生活”的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五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第18届世界杯、2004年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足球赛参赛队员资料,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各洲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位置年龄、主力队员年龄及各洲运动员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得出优秀足球运动员中各位置运动员水平竞技能力持续的大致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5.
通过长期观察42式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血清睾酮(T)/皮质醇(C)、免疫球蛋白(Ig)和生长激素(GH)的影响。选取长期进行42式太极拳锻炼的老年女性10人为锻炼组,锻炼时间为3—8年,年龄(63±8)岁,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的老年女性,10人为对照组,年龄(60±7)岁,所有受试者皆无免疫系统疾病。在医院空腹采血并测定指标。结果显示:锻炼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比对照组高18.7%(P〈0.05);锻炼组皮质醇含量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锻炼组的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比对照组高13.6%(P〈0.05);锻炼组的IgG含量比对照组高24.3%(P〈0.05);锻炼组IgA含量比对照组高40.6%(P〈0.01);锻炼组Ig M含量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锻炼组生长激素含量比对照组高2倍多(P〈0.01)。得出结论: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形成了良好的影响,提高了老年女性的机体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排与奥运会欧美强队的若干非技术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等6项非技术因素指标对中国女排与奥运会前8名欧美女排运动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为:中国女排队员平均年龄和身高与对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体重、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排队员上述各项指标整体水平处于世界前列.2008年奥运会夺取铜牌是自身实力的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男篮比赛分析发现,来源于欧美职业篮球联赛队员数量决定各队竞技实力,体现各国运动员国际流动与交融发展新趋势;欧、美球队呈现"高、快、灵、准、全、悍、变、星"的进攻特征及防守"以球权争夺为核心,球、人、区、时空兼顾"的先进理念;当前世界篮球区域发展不均衡,美洲占据竞技优势,欧洲整体水平高,亚、非洲实力弱,呈欧美全面抗衡格局;中国男篮竞技水平和成绩下滑明显,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和得分、失分、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盖帽、犯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出个人能力、技战术风格、整体攻防与世界强队全方位差距,并呈逐步拉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及优秀投手感知觉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心理实验测量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61名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12项感知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探讨了优秀投手的感知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12项感知觉指标中,前锋比后卫的节奏感要强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锋、后卫均比中锋有较精确的深度视觉,且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后卫较之中锋有更强的稳定性,且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投手与投篮水平有关的感知觉能力并非全部高度发展,存在相互补偿的作用。优秀投手中存在不同感知觉特征的两类群体,一类群体表现为皮肤两点辨别阈占优势,具有高度发达的触觉知觉;另一类为触觉能力相对较弱。提示: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时有必要加强较弱感知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形态学参数(身高、体重、罗勒指数、克托莱指数、BMI)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将男子100m历史上突破10秒的72名运动员分为2组:FG(Faster Group)和SG(Slower Group),分析形态学参数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间形态学参数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世界优秀男子100m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罗勒指数、克托莱指数、BMI与比赛成绩不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FG与SG在形态学参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不是单纯的形态学参数所能解释的,国内外的研究更倾向于短跑运动员应该拥有更高、更强壮的身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临场测试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集训的U18男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能和技术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年男篮中锋队员身高、体重和身臂高度均高于前锋和后卫,前锋高于后卫,优秀后备男篮队员在弹跳、快速奔跑和上肢力量方面与总体水平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同位置之间比较不存在差距,优秀后备男篮的技术水平与总体水平相比不存在明显优势,优秀后备中锋技术水平较比同位置中锋存在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方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第14、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28届奥运会中中国男篮运动员与前8名世界强队的身高、年龄、技战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是:中国男篮具有身高优势、年龄偏小、位置年龄结构不合理、比赛经验不足、防守能力差.应发挥快、灵传统优势,加强防守能力和整体战术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中国与前八强队伍后卫几项主要比赛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后卫队员身高已达到甚至略超国际强队的平均水平,但年龄明显偏小,大赛经验不足,后备人才有断层迹象;我国后卫综合能力不强,在得分、助攻、篮板、抢断、失误等几项主要比赛能力上不同程度存在差距,整体落后。  相似文献   

13.
第13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对第 1 3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观察和对 1 6支劲旅的各项技术统计与分析 ,结果显示 :当前世界男子篮球运动依然是以欧美为代表 ,其特点是强对抗 ,进攻以高、快、灵、准相结合 ;防守积极、凶狠、压迫。旨为提高我国男子篮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99世界杯赛中国男排与前六名队的后排进攻效果的分析比较,目前中国队的后排进攻与世界强队相比差距及优势各异,同’98世界男排铁标赛时相比,一年来,中国男排后排进攻的水平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中国男篮的现状及努力方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分析研究中国队参加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的具体表现,在对比了本次比赛的前4名并结合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后,指出了目前的中国队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已经具备了世界强队的雏形,但仍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要提高防守水平,才能挤身于世界强队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男篮优秀大前锋若干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29届雅典奥运会篮球赛、NBA、CBA大前锋技术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大前锋的若干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主要结论:CBA大前锋身体形态与NBA相差明显;CBA大前锋主要分三类;奥运会中我国大前锋的身材与欧美无差异,但攻防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中国队的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中国队所有8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篮在投篮命中率上略占优势,而在篮板球,特别是前场篮板球、抢断、助攻等技术上与对方有差距.在失误次数上远远高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8.
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场上队员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队员配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先发队员与替补队员身高、体重、年龄、上场时间、得分、投篮命中率等问题。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队员配备都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先发队员年龄偏小;上场和得分过分依赖于先发队员;投篮命中率偏低,2、3分球投篮技术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中国男篮队员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