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全国人民纷纷献血、捐款、捐物,真诚祈盼救援顺利、祈盼所有灾民都平平安安。  相似文献   

2.
简讯     
大地无情,人间有爱。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及世界爱心人士的心,山西省档案系统广大员工迅速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踊跃为灾区捐款。截至5月27日,各市县分别为灾区捐款:太原市档案局3390元,大同市档案局22480元,阳泉市档案局9600元,临汾市档案局9050元,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悲痛,举世震惊.北京市档案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共产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更是捐出了"特殊党费",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宋鑫陶 《新闻窗》2008,(4):92-9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数万人遇难。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于5月18日发布公告宣布,2008年5月19日至21曰为全国哀悼日。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有几百名来自港澳地区的旅游者正在震区旅游。华夏之声及时、准确、全面地向香港和澳门同胞传达了来自中央和抗震一线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在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国内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不仅公开透明,还很好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意识。以人为本,尽显哀思在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新闻传媒首先把关注人放在了第一位。为了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四川当地的主流媒体《成都商报》在5月12日当天就出了号外。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8,(10):33
据人民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  相似文献   

8.
坚守到最后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虽然身在外地采访,还是积极委托同事向灾区捐款。5月20日下午4点半从廊坊采访回来,刚到家门便接到自愿报名去汶川地震灾区采访的电话,自己不顾连续多日出差的疲惫,坚定的报了名。我是在26日下午6点接到去四川地震灾区采访通知的,由于母亲身体最近一直不太好,春节期间因高血压曾经晕倒,  相似文献   

9.
当地震把中国大地摇动的时候,党的总书记和共和国总理,在第一时间飞往余震不断的四川;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将真实的情况公告全球;救援大军,在第一时间开赴震中灾区;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装车起运;还有第一时间的捐款;第一时间的献血;……本刊也在第一时间决定:撤掉部分原定稿件,组织新稿件,策划"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0.
当地震把中国大地摇动的时候.党的总书记和共和国总理.在第一时间飞往余震不断的四川;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将真实的情况公告全球;救援大军,在第一时间开赴震中灾区: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装车起运;还有第一时间的捐款;第一时间的献血;……本刊也在第一时间决定:撤掉部分原定稿件.组织新稿件,策划“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特刊”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世纪大灾难,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国内人民还是海外侨胞,都以捐款、捐物、献血等形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爱心是照亮世界、驱走苦难最强大的力量.在各类关于捐款的报道中,一些残障人士,甚至乞讨为生的人都倾其所有为灾区捐款.可是,也同时出现了一些与主流极不协调的现象,如中国房地产大亨们在全国各行业捐款中的额度仅为5%(5月14日资料)左右,大大落后于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12.
《兰台内外》2008,(3):64-64
心系灾区人民,真情奉献爱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吉林省档案局(馆)的广大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向灾区人民捐款,支持抗震救灾。截止5月21日,共捐款36800元。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2008,(6):I0004
~~网络媒体关注四川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14.
2008年肇始,接踵而至的天灾考验着正在崛起中的中国.特别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摇撼了半个亚洲,在这场世纪性灾难中,数万名同胞失去生命,连片的城镇成为废墟,惨烈程度为史上所罕见.天道不公,长歌当哭,但灾难没有吓倒中国.黑云压城城欲摧,压不弯的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5.
要闻     
《全国新书目》2008,(12):2-3
第一时间出版抗震救灾图书汶川大地震,牵动国人心。中国出版界和13亿中国人一样,伸出援手,传递爱心,踊跃捐款义卖,高潮此伏彼起。截至5月22日,距汶川大地震发生10天后,70余家社的160余种出版物接踵推出,出版周期一次次被刷新,出版内容一天天被丰富——内  相似文献   

16.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出席纪念活动,社会各界也举行多种仪式悼念遇难同胞.全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以较大篇幅来报道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相关新闻,已经将其视为一个重大的媒介事件.  相似文献   

17.
~~各大报纸关注四川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18.
刘宏 《新闻与写作》2008,(11):59-59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了半年,回顾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突出特点是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报道过程。这个过程并非指媒体报道的主题转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爱好者》2008,(5):F0002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瞬间夺去数以万计鲜活的生命举国上下,全民同悲向遇难同胞志哀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向不畏艰辛的抢险救护人员致敬!国家领导人的身影,让我们感受到力量的强大人民子弟兵的奋战,让我们看到了生的希望各族人民的援手,让我们体会到血脉相  相似文献   

20.
《汶川!汶川!强震凝聚中国》英文版封面中文版封面外文出版社5月23日出版5月19日—21日,在举国哀悼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悲伤的日子里,外文出版社第一时间编辑出版了中、英文版画册——《汶川!汶川!强震凝聚中国》,这是国内出版界推出的第一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