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广西某地方高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毕业生的还贷意识、还贷现状以及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等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地方院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行的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呈上升趋势,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逐渐成为国家助学贷款主要途径。分析学生还贷违约现象,找出学生还款违约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提出提高学生还贷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邹玲 《考试周刊》2007,(50):120-12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最大的一项举措。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已深入到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心中,贷款的申请和发放一直是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而归还贷款又一直是银行、学校关注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还贷系统和制度的逐渐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困扰终将会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项健全的制度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目前调整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律规范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但这些规定或规范性文件,效力等级低,约束力不强.同时,在这些法律规范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补贴机制不足、担保机制缺失、还贷约束机制不健全等.这实际上已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运行,要使国家助学贷款顺利运行,必须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制建设,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5.
浅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主要来源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社会整体信用资源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学生还贷能力的缺乏。通过建立健全个人信用系统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教育和引导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化解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贷款条件略显苛刻、意外情况未作考虑、还贷期限缺乏灵活性、银行追贷的难度大。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法规。  相似文献   

7.
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展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基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良性发展的目标诉求,提出对策: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将风险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建立多方联动的还贷制度;建立健全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工作协作机制;严把申请关,增强贷款材料的真实性;建立高校资助工作考核机制,实施差别放贷;完善贷款政策,使其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链中银行、学生、学校、政府的行为出发,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供需矛盾的直接原因是学生还贷违约率高,回收风险大,银行操作成本高,收益小,根本原因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完善。同时,揭示了各种原因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毕业大学生还贷状况不佳,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今年进入申贷两难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应采取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及违约贷款的事后补救机制等对策来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流形式,通过调查发现,政策认知,诚信意识和还款规划是影响贷款学生还贷预期的主要内部因素;个人及家庭的经济再生能力,就业质量和违约成本是影响贷款学生还贷预期的主要外在因素.实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推进系统工程.高校可从建立联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诚信教育与失信惩戒机制、就业服务机制、有效帮扶机制等方面入手,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