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玮 《新闻实践》2008,(8):29-30
作为面对青少年读者的教育类报刊媒体,如何在日趋严峻的媒体竞争中找准读者定位、稳固市场份额,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笔者就青少年读者新闻消费的需求变化以及教育类报刊的应对措施提出一点看法。青少年新闻消费的趋势性变化就青少年新闻消费的变化原因而言,主观上来看,目前青少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报纸,靠什么吸引和留住读者呢?越来越多的报人把版面语言作为新闻表现的一个重要载体,想方设法调动版面语言,制作出好看的、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以吸引和引导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3.
闫斐 《记者摇篮》2007,(7):55-55
新闻传播过程从其形式上看,是一个借助新闻语言或图像进行的符号传播活动。不同媒介借助不同的符号作用于受众,产生传播效果。受众在接受不同媒体的传播时,不  相似文献   

4.
《报刊之友》2012,(7):106-106
加拿大的报纸出版商发现,尽管他们推出了网络版的新闻报纸,但是超过半数的的读者仍然喜欢通过传统的印刷报纸来获取新闻。据报纸受众数据库对62种加拿大周刊和日报的研究显示:58%的读者只愿意阅读印刷报刊,而且这部分读者的数量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比较稳定。该公司在最新出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很多出版商都在追求网络流量,而忽略了其核心读者群所具有的价值,这是加拿大出版业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发现,出版商每在网络广告上赢得1美元,就会在印刷媒体上失去7美元。只有9%的加拿大读者单纯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78%的读者会通过印刷报刊和互联网这两种方式来了解时事。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作用下的大众消费呈现多种消费模式,符号消费作为核心概念,越发对更多领域产生更广泛影响力。涉及信息符号传播领域的新闻生产受到的影响日益凸显——符号消费作用下的自媒体新闻生产呈现符号化传播趋势。文章试从符号消费视角管窥自媒体新闻生产的符号化肌理,探析符号消费对自媒体新闻生产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时下,大众媒体,特别是报刊媒体,为在激烈竞争的媒体大战中抢得一席之地,赢得更多的读者和受众,正不遗余力,挖空心思地巧做新闻标题大文章。具体一点说,这些媒体为了新闻的“眼睛”亮起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全都加大了标题的处理力度,有的甚至设立专人研究文章标题拟定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7.
李惠东 《青年记者》2009,(14):27-27
近年来,我国报刊媒体文字编校质量下滑现象比较明显,语言失范、语句不畅、逻辑混乱、文理不通、违背常识的差错司空见惯,致使读者对于报刊版面字里行间出现的差错近乎麻木。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媒体的创新和融媒体时代到来。这对传统新闻写作带来了很大冲击,传统新闻写作的方式较为单一,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面临诸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写作方式,创作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闻,得到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叶玉跃 《新闻实践》2009,(12):73-73
在抢夺新闻资源的"阵地战"中,新闻热线的作用日益显著,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纷纷开通新闻热线,有的还设立了丰厚的报料奖,希望把成千上万的读者变成媒体的"眼睛",以此网罗更多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广播的语言属于新闻语言,但是,广播语言跟报刊等新闻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特殊点,也就是说广播新闻语言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广播的特点所规定的。广播有什么特点呢?这只要把广播跟报刊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清楚了。广播跟报刊不一样,报刊使用的是看的语言,读者不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收听广播就不同了,广播是通过无线或有线电波传送播音员的声音,用的是有声语言。收听广播不象看报刊那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趣味性是新闻的一个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价值的大小是与趣味性有关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传播的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增多,读者的视野也在不断地开阔、丰富。对一个读者来说,他的爱好和兴趣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报刊媒体的新闻的趣味性就越来越引起读者的重视,也就是说,受众不是毫无思...  相似文献   

12.
葛松 《军事记者》2013,(12):45-46
军事训练报道,是展现部队训练工作和战斗力建设成果的“窗1:2”.是军队报刊媒体有别于一般地方媒体的特殊“名片”.历来都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和读者受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火箭兵报》下大力提升训练报道可读性,力求用生动的语言还原出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酣畅淋漓。刊登于7月17日《火箭兵报》一版的新闻特写《打了1天仗连搬3次家》,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何力 《新闻实践》2010,(5):62-63
报刊应有选择性地吸收网络语言 新闻语言和网络语言并不是对立的,使用好网络语言能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闻语言强调鲜明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都会有大量的新词从新闻中反映出来,如克隆、知识经济、硅谷、光谷,这些词往往是通过媒体传播才让人们熟悉并接受、运用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必然会给新闻报道增添时代性和贴近性,因而不能固步自封,无视网络语言的流行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兴盛下传统报刊媒体感受到了较大的市场冲击,读者流失情况严重,媒体自身效益严重下滑。因此需要充分地正视新媒体环境,借势发展,吸取新媒体资源做有效融合,达到传统报刊媒体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15.
方蕴翔 《出版广角》2019,(24):22-2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移动终端新闻、有声读物、即时视频等新媒体产物,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报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数字化发展和报刊媒体融合成为传统报刊业必须选择的转型之路。全媒体时代,报刊如何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并与新媒体融合,从而提高报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成为报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报刊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期助力报刊媒体融合发展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6.
新闻选择价值取向的比较 作为一种度量,新闻价值被用来评判新闻原事和新闻文本的意义。啦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方面.一条报道资源往往会引起都市报的群体关注,另一方面,在对重大新闻进行全程报道的媒体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媒体的报道通常是最具权威的.各地方报纸多是采用新华社通稿和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在这种同源同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事实和材料的选择,以独特的新闻价值吸引读者,从而赢得市场是都市报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纸质媒体通过二次售卖达到媒体本身的价值(即首次通过媒体新闻售卖给读者——读者订阅报纸,再次把渎者售卖给广告商——媒体经营广告)。在这二次售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读者是报纸直接售卖的主体,也是广告经营中售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杨洪连 《新闻通讯》2011,(11):54-55
新闻策划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和展现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地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策划的目标是树立媒体形象、产品形象,改变读者习惯,创造读者需求,营造媒体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而媒体从业者的全员策划,应当吃透新闻传播的特点和操作规律,结合媒体的需要。通过新闻事件向受众传递信息,引领舆论,打造影响,树立形象,使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体事业的迅猛发展,读者对新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新闻质量已势在必行,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策划和准备对提高新闻的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0,(19):28-28
新闻图片在报纸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哪些是读者喜欢或不喜欢的新闻图片?读者如何看待由新闻图片而引发的一些争议?读者对媒体刊发新闻图片有何期望?本刊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