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中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巧用导语,使学生初入佳境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场锣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佳境。如在教学歌曲?渴望春天?时,我一进课堂就跟同学们说:“今天我们一起去树林,老师要请你们帮忙找回我最渴望的春天,可以吗?”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你渴望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它在哪里啊?”我就笑着说:“你们想知道吗?”“想。”“那你们就要认真地听?渴望春天?这首歌啦!”“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好奇之心,使他们在好奇之中,全神贯注地走入音乐中。  相似文献   

2.
一块笑     
《知识窗》2013,(19):33-33
如果李白活到现在 一天,老师问学生:“如果诗人李白活到现在,会有什么贡献?”学生:“老师,说危害行不行?”老师:“危害?你说给我听听。”学生:“我们背诵古诗的量会增加!”全班惊呆……  相似文献   

3.
杨先碧 《知识窗》2008,(2):51-51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著名的古老传说。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它就预示着自己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5.
<正>“心事”重重 一周一次的拓展课又要开始了,今天会做什么实验呢?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走进教室。上课啦!老师笑着问我们:“最近我们在学电学知识,你们觉得食盐水会导电吗?”“不会!”“会的吧!”“我觉得会啊!”……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猜测,食盐水应该导电,但是没做过实验不好下结论。接着,老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实验!”  相似文献   

6.
我不上北大     
曾子墨 《知识窗》2010,(4):40-41
保送.将我从“黑色七月”中救赎出来.还赋予了我一项特权:选择学校及专业。 那天.我一走进学校办公室.就看见桌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资料。老师笑着用手指了指:“北大所有的文科系.怎么样.挑哪个?”  相似文献   

7.
苏格拉底是知识渊博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一次,一群年轻的学生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和痛苦,于是问老师苏格拉底:快乐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3,(9):33-33
某同学问老师:“老师.你知道贞子吗?”老师:“哦,知道啊!我还吃过榛子呢!”  相似文献   

9.
我的书房里有一本旧字典,虽然它外表很不起眼,但与它“结缘”的故事却让我终身难忘。三年级时,我们刚学“近在咫尺”这个词语。“跟着我念:近在咫尺。”老师用木尺指着一个词语给我们领读。我突然发现老师把“咫”念成了“chi”。昨天预习时,字典上明明写的是“zhi”呀!我大胆地举起手说:“老师,‘咫’字你念错了,应该念‘zhi’。”老师头上立即添了几条蚯蚓般的皱纹,好像在问:“你确定?”  相似文献   

10.
<正>解惑释疑《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课堂上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就想:为什么蒲公英妈妈有降落伞?为什么孩子们乘着风就能出发?它们去哪里呢?一放学,我就跑回家问爸爸那些问题,并说:“爸爸,你快告诉我答案,快点!”爸爸笑着说:“瞧你满头大汗的!  相似文献   

11.
光在哪里     
译心 《知识窗》2011,(11):6-7
“光在哪里?”小时候,爸爸经常这样问我,父母问这些简单的问题是为了看孩子是否聪明。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爸爸还笑着逗我说,他曾经以为我很笨,因为每次问“光在哪里”的时候,我总是傻乎乎地指着他。  相似文献   

12.
一堆亲人一再围在经世身边询问因由,经世却一直保持沉默,实在被问烦了.就干脆把头钻进被窝,连个“不”字也不肯讲。经世的父亲气得把帽子一摔:“我要去找老师去!他究竟对我儿子干了什么?”而经世的母亲只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经世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啊……经世小时候甭提多能说了……去找校长局长厅长!看看他们用的什么老师!不把那老师开了我不甘心啊……”经世的舅舅在旁边瞪姐姐一眼:“开了?那么简单!不把他告了坐牢,我们钌卅酌芒笛皂白睁’”  相似文献   

13.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0,(7):64-64
广告位 一位饭店的常客喊来侍者:“你们这是什么意思?看看这块牛肉.昨天晚上的那块可是这块的两倍!” “昨天晚上你坐在哪里?”侍者问。 “关这什么事!我确信我昨天晚上坐在窗子旁边。”  相似文献   

14.
早晨,我独自漫步在森林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自然的家里,大自然热情招待了我。 我问她:“最近身体好吗?”顿时,她脸色由晴转阴。她说:“唉,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相似文献   

15.
甘臻 《科教文汇》2023,(9):191-192
<正>卧龙山遇险姜成武、何茵采摘了大量的野果放在洞里,以备白眉大侠充饥,然后与白眉大侠告别,离开洞穴。姜成武转身对何茵说道: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何茵愕然,问:你让我到哪里去?姜成武不知说什么好,愣在那里。何茵说道:我既无亲人,也无家,你叫我到哪里去?我不如跟你一道找你表妹,路上有个伴,何乐而不为?姜成武凝思片刻,还是答应了她。他们沿着谷底向下方探行。  相似文献   

16.
吴明 《知识窗》2010,(9):59-59
毕业那年,老师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整堂课上的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三个问题。”同学们说道:“老师,别说是三个,一百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相似文献   

17.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1,(4):64-64
为什么不笑 老师:“大家都在笑,为什么唯独你不笑?” 学生:“我不敢笑。”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您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我今年刚满10岁,再一笑不就没了。”  相似文献   

18.
母亲:“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胎儿:“我在哪里?” 母亲:“啊,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 胎儿:“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母亲:“孩儿,那是羊水。”  相似文献   

19.
朱钦士 《金秋科苑》2013,(15):28-31
A:从表面看上去,这一切似乎都简单明白。可是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并不是来自我们吸进的氧气,你一定会觉得奇怪:二氧化碳分子里面的氧原子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吸进的氧气又“跑”到哪里去了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要先了解什么是“燃料”,然后再比较火力发电厂和我们的身体在“燃烧”这些“燃料”时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0.
我经常这样告诫自己:是数学教师使学生恨数学的。如果由于我的教学使学生恨数学了,那我一辈子的价值又在哪里呢?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盼着你这位老师来上课,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怎样让学生对你的教学感兴趣?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创设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必要性:通过矛盾引发认知冲突;逻辑性强的问题可以引发求知心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常常让人欲罢不能;设置悬念,让学生先猜一猜,想一想,不要轻易“捅破窗户纸”等等。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论语雍也?)只有让学生“乐学”,才会主动地学。让学生喜欢你来上课,喜欢你上的这门课,喜欢你这个人,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