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不可避免地要走进"网络社会".以互动性不突出特征的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不仅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与成才之路,而且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网络互动性文明人格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基于此,需要理析大学生网络互动性文明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探究大学生网络互动性人格培育的文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表现多样,其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减少人格内部冲突以及强化角色行为,从而给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教育者应当努力做好网络阵地的建设工作,使网络成为人格健康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3.
网络低俗文化会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迷失、道德人格扭曲、道德行为失范,极大地影响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对于大学生高尚人格养成的负面影响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应有之义。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自觉成为抵制网络低俗文化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人格是人们在网络社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将网络社会关系和网络文化特质内化到主体文化心理结构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行为规范和角色模式。网络道德人格的形成,既受到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环境的制约,又是个体选择的结果,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少年是网络信息的主要受众者,网络对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网络、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关系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性,能促进人格的发展.现实人格制约网络人格,网络人格能完善现实人格,两者是统一的.并提出: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精诚合作,为健全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也有不良影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效应,应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参照体系,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培养和优化校园小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实现外部引导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于网络人格的存在已经形成共识,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领先一族,其网络人格支配下的网络行为对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概念切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表现、原因,并提出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人格对高校德育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 ,网络人格随之产生。网络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大学生 ,并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人际交往、个性心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人格特点的分析 ,指出了网络人格对高校德育的冲击以及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并完善网络人格的重要意义 ,随后提出重构健康网络人格亟须解决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导致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性、大学环境变化及网络本身特点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防止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必须从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立法和行为监管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0.
《涉江》由《思美人》情结转为人格自恋情结。其结构分为:奇服高驰(前结构),流放涉江(主结构),历史反思(后结构),哲理升华(附结构)。其伟岸的人格如同飞流型动力系统,在前结构中宏伟地隆起,在主结构中深远地奔泻,在后结构中稳重地承接,在附结构中又升华超越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用测度》2013,26(3):225-264
The principal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heuristic model for considering the existence, magnitude, and consequences of context effects. This purpose is addressed through an extension of some concepts in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In particular, distinctions are draw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acet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es. For example, sets of item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context effects (e.g., item sequence). In addition, a validity-defining universe of generalization is distinguished from a universe of allowable observ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proce- dure and certain fixed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Other fixed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are also considered in order to examine context effects involved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use of so-called "scrambled" test forms and item or section preequat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text effects are often misunder- stood or masked, that current measurement models have rather serious limitations for examining context effects, and that the importance and magnitude of context effects need to be evaluated in context.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传统语境与认知语境的利弊,认为语境学说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认知语境是在传统语境基础上的新发展,但它无法完全替代传统语境.  相似文献   

13.
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研究可以从表达者和接受者两种不同的立场来展开。区分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有利于深化对认识交际活动的认识。表达语境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接受语境是阐释学与阅读学的研究对象。语境在阐释学中的比修辞学中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值得进一步去研究。  相似文献   

14.
Context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构成语境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语境的因素是无限的,我们只须也只能列举一些主要因素。语境中的歧义现象。是指一句话在特定语境中,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语境歧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产生语境歧义的因素有话语的语义内容和种种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学习平台的迅速发展,它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涌现出一些问题。结合用户对网络学习平台的新需求,以CONTEXT技术为基础剖析网络学习环境中用户上下文范畴,并据此提出网络学习上下文环境分析框架,为构建新型的、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语境及其主要特征后,结合实例从语境的功能出发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四个要素-语言语境、交际语境、认知语境、文化语境的动态认知激活;以期人们建立更好的跨文化交际语境意识,取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18.
翻译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语篇操作达到交际功能的活动。翻译的顺利进行,首先在于译者对源语语篇语义的准确把握,而语义理解离不开语境。由于语境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情景与文化语境,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语境的意义     
语境是针对语言表达与理解而言的,有解释功能和选择功能,可分为言辞语境和非言辞语境.语境参数公式可为分析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和指称提供较为方便的工具.认知语境中的认知模式是确定的,语言表达式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涵义是随语境而变的.格赖斯的合作原则说的是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共有背景知识,斯珀波和威尔逊的认知语境是指人在认知语言意义过程中的语境.传统语境研究中所提语境并非都是静态语境,动态与静态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文化语境也是语境因素.语境的形而上学表述会模糊其本来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