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的母爱     
他一直讨厌他的母亲,因为多年来她除了向他要钱还是要钱,常常打来电话对他破口大骂。更可气的是,他越出名,她索要的钱就越多,骂得也越凶。后来她死了。尽管她只是个死要钱的母亲,但想到自己一直奔波在外,没有好好地孝敬她,他还是忍不住回去奔丧。丧事办完后,想到她再也不会找他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母爱     
他一直讨厌他的母亲,因为多年来她除了向他要钱还是要钱,常常打来电话对他破口大骂.更可气的是,他越出名,她索要的钱就越多,骂得也越凶.后来她死了.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母爱     
他一直讨厌他的母亲,因为多年来她除了向他要钱还是要钱,常常打来电话对他破口大骂。更可气的是,他越出名,她索要的钱就越多,骂得也越凶。后来她死了。尽管她只是个死要钱的母亲,但想到自己一直奔波在外,没有好好地孝敬她,他还是忍不住回去奔丧。丧事办完后,想到她再也不会找他要钱,不会骂他了,他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他的大哥给他一个小包袱,是母亲留给他的,里面有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的数字高达数千万日元。他接着看母亲的遗书:“孩子,你从小爱乱花钱,我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才那样去做,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  相似文献   

4.
迟来的理解     
小槐 《学习之友》2008,(5):63-63
几年前,日本的讽刺明星兼导演北原武的母亲去世,他回故乡奔丧。他一直不喜欢母亲,因为她一直不断地向他要钱。只要他一个月没寄钱回家,母亲就打电话对他破口大骂,真是名副其实的“死要钱”;而且北原武越出名,她索取的钱越多。可回到家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大哭一场,想到他一直在外,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母爱     
他一直讨厌他的母亲,因为多年来她除了向他要钱还是要钱,常常打来电话对他破口大骂。更可气的是,他越出名,她索要的钱就越多,骂得也越凶。后来她死了。尽管她只是个死要钱的母亲,但想到自己一直奔波在外,没有好好地孝敬她,他还是忍不住回去奔丧。丧事办完后,想到她再也不会找他要钱,不会骂他了,他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他的大哥给他一个小包袱,是母亲留给他的,里面有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的数字高达数千万日元。他接着看母亲的遗笔:”孩子,你从小爱乱花钱,我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才那样去做,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为了替你储蓄。  相似文献   

6.
张礼 《下一代》2014,(12):1-1
日本知名影星北野武,一直很讨厌他的母亲,因为多年来,母亲除了向他要钱还是要钱,而且还不时打来电话对他破口大骂,更可气的是,北野武越出名,其母亲要的钱就越多,骂得也越凶。后来北野武的母亲去世了,尽管她只是个会要钱的母亲,北野武想到自己平常一直奔波在外,没有好好地陪伴她,于心不忍,还是匆匆赶回家。丧事办完后,北野武的大哥给了他一个小包袱,说是母亲留给他的。  相似文献   

7.
说一个日本的嘲讽剧明星兼导演北原武的故事。每每想到母亲,北原武就头疼,因为母亲总是向他要钱,所以只要他一个月没有寄钱回家,母亲就打电话对他破口大骂,像讨债一样,而且北原武越出名,母亲要钱就越凶。这使北原武百思不得其解。几年前他母亲去世了。他回故乡奔丧。一回到家想到自己多年在外,没有好好照顾母亲,真亏待老母,不禁悲从中来,母亲虽然老要钱,不过养育之恩比海更深,北原武也就将母亲要钱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号啕大哭了一场。“妈妈……妈妈……”北原武哭得比谁都伤心。办完丧事,北原武正要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大哥把一个包袱给了他,…  相似文献   

8.
每每想到母亲,北原武就头疼,因为母亲总是向他要钱,只要一个月没寄钱回家,母亲就打电话对他破口大骂,像讨债一样。而且北原武越出名,母亲要钱就越凶。母亲去世了。他回故乡奔丧。一回到家,想到自己多年在外,没有好好照顾母亲,真亏待母亲了,母亲虽然老要钱,不过养育之恩比海深,不禁悲从中来,号啕大哭了一场。办完丧事,北原武正要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大哥把一个包袱给了他,对他说:“妈妈交代我一定要交给你。”北原武伤心地打开小包袱,里面是一本银行存折跟一封信。“小武,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妈妈已经不能在你身边了。你们几个兄弟姐妹当中,妈…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撒谎跟家里要钱时,他已读到大二。之前,他一直靠父亲每月寄来的300元钱生活费度日,虽然略显拮据,但对一个从小在贫困家庭中长大的农村孩子来说,还可以应付。他知道父母靠着几亩地赚钱的不易,而且母亲身体一直不好……但这次,他还是决定向家里张口了,因为一个女孩子。  相似文献   

10.
自母亲因积劳成疾去世后,琳达一直很伤心.更让她伤心的是,没过几个月,父亲便又娶了一个叫菲莉的女人.让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对新过门的继母产生好感,并友好热情地对她,这无疑难于登天. 看着菲莉整天在家里主持家务,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样子,琳达对她更不满了,并将这种不满转移到父亲身上.琳达开始觉得,母亲的死跟父亲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他只知道在外忙着工作挣钱,很少帮忙照顾家里,母亲也就不会过劳而死.  相似文献   

11.
日本有个谐星叫北原武,是个戏剧才子,少年时就一个人到东京闯天下,经过了一番奋斗,凭自己的实力获得肯定的掌声。北原武和他的母亲向来不和。自从他一个人辛辛苦苦离开乡下,到东京打天下以来,他的母亲就不断跟他要钱,每次写信给他,除了要钱,还是要钱,一点关心的话也没有,即使在他潦倒的时候,还会收到母亲急切催他寄钱回家的信件。这样的母子关系,令他害怕到了极点。所以,到功成名就时,除了寄钱回家之外,他根本不敢回来。直到母亲去世,他回家奔丧时,大哥拿出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一封信,北原武才恍然大悟。信上是这样写的:“武儿,所有的孩子之…  相似文献   

12.
陪聊     
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儿,她从老家乡下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跟她聊聊城里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欢听。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儿,因为老婆失业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吃饭穿衣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要钱……哪一样都不能少,我的工资不够用,怎么办?只好把业余时间全用上,干第二职业。  相似文献   

13.
微小说     
母亲的存折文/杜思瑞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因为每次和母亲见面,母亲总是问他要钱,而对他的其他事却从来不闻不问。几年后,母亲去世了。他在母亲最宝贝的盒子里,发现了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竟有15万元存款,写着他的名字,母亲在信里说:"儿子,你从来不  相似文献   

14.
黄泉见母     
知为林 《良师》2010,(11):40-40
春秋初年,郑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郑庄公战胜了他的弟弟共叔段,独揽了郑国的大权。他因为母亲姜氏支持弟弟共叔段谋反,恨极了母亲,于是把她逐到城颖,并向她发誓:“不到黄泉,我再不跟母亲见面!”黄泉,指的就是死。也就是说,除非死了,他不愿意再见到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5.
疤痕     
一个小男孩请他的母亲去学校参加他上小学以来第一次家长会。令小男孩感到惊慌的是,她说她会去。这将是他的同学和老师第一次见到他的母亲,不过她母亲的相貌令他感到局促不安。虽然,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但是,一道非常难看的疤痕几乎贯穿了她的整个右半边脸。小男孩从来不愿意谈论她脸上的那道疤痕的来历。家长会上,尽管小男孩母亲的脸上有那道疤痕,但是,她的善良和与生俱来的美丽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小男孩仍然觉得难为情,自己躲了起来。虽然如此,他所在的地方还是能够听到她母亲与老师之间的谈话,于是,他听到了下面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6.
一位母亲在谈起她对儿子的失望时,说起了自己。说在孩子4岁的时候,她就离了婚,一直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她说儿子是她惟一的希望了,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几乎放弃了一切:单位里组织集体旅游,她不去;同事们下班以后去娱乐,她也不去;女伴约她去健身,她还是不去;就连单位里要求的政治学习,她也常常借故逃脱。总之,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几乎封闭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她的生活圈子里只有他们母子二人。这位母亲越讲越伤心,最后竟然哭了起来。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亲几乎比比皆是。所谓母子一体感,就是当一个女性生儿育女以后,她会…  相似文献   

17.
李燕 《课外阅读》2007,(7):24-25
他不喜欢和母亲说话,他虽然只是个孩子,但是深谙母亲的缺点。他觉得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她不懂对他呵护宠爱,不懂用温暖的手轻抚他的头,也从不懂温柔地叫他的名字,甚至她连一顿可口的饭菜都烧不出来。更重要的是,她不美丽,拴不住父亲的心——他一直将父亲不回家的错归咎于母亲。  相似文献   

18.
父亲死得早,是母亲将他和两个弟弟苦苦地拉扯大的。母亲现已七十岁开外,含辛茹苦操劳了一辈子,她老人家早该颐养天年了。  相似文献   

19.
男孩的家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寨里.母亲生他时难产死了,他就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20.
安雯 《家长》2010,(2):17-17
时光飞逝,女儿已13岁了。一天,女儿的初潮来了,她平静地问我要钱,说要买卫生巾。我感叹,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懂。这一堂青春期教育课,还没等我上讲台呢,她自己就已合上书本。但我还是要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你知道吗?初潮代表一个女孩子长大了,即使她的年龄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