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小军 《软科学》2011,25(7):16-20
针对我国碳金融实际发展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我国不仅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而且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具体的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通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吴恒煜  胡根华 《资源科学》2013,35(9):1828-1838
学术界普遍认为,碳排放交易机制是碳排放减排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碳排放交易市场制度设计与碳金融市场方面。市场的分配与运行效率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的关键,而碳金融市场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价格特征则是稳定碳排放市场、发展低碳经济、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未来研究需在碳金融市场产品及其衍生品价格、碳金融市场与其它市场之间的关系方面作进一步探讨。另外,碳金融市场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定价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些研究,有利于建立我国的碳排放交易所,提升碳排放交易的效率,并充分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有利于充分优化配置碳资源,提升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理论,识别碳市场创新环境和产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碳市场创新过程结构模型是认识碳金融创新内部、外部作用机制和系统运行本质的基础。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和熵值法进行碳市场宏观环境和产出的关联性分析,甄别碳市场宏观环境关键指标,揭示碳市场创新系统内部产出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为碳市场发展的进一步探讨提供理论基础和半开放式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4.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碳金融本土化和农村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产业面临的两大难题,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碳金融创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本土化碳金融.基于金融产业视角,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等实现.  相似文献   

6.
樊威 《科技管理研究》2016,(17):235-240
碳市场作为新兴的具有环境属性的未来第一市场,建立健全其执法监管体系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能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和安全的大问题。通过对英国碳市场相关法律资料的分析,介绍其碳排放和交易过程中在监测、报告、核证等重要环节的技术要求与制度设计,分析市场和政府在碳交易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监管体系中重要监管部门的设立和职权划分;梳理英国在碳交易体系中运用的惩罚机制;最后提出建立中国碳市场监管机制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晗  孟佶贤 《资源科学》2022,44(9):1759-177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经济手段。为系统性探究碳市场的碳减排机制,本文聚焦于“两省五市”试点碳市场的政策差异性,利用2014—2020年市级数据,分别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就碳市场的激励机制而言,碳定价水平是影响碳市场碳减排效应的核心要素,碳市场的交易活动总体而言则没有显著影响;②然而,碳市场的交易活动对碳减排具有碳价格的门槛效应,当碳价达到一定水平后,碳价才会通过碳交易对碳减排发挥显著作用;③就碳市场的约束机制而言,约束性政策主要集中在碳市场的非交易环节,其中配额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显著,而监督、报告、核查政策(MRV)和惩罚政策尚未显现出对于碳减排的约束力。因此,为充分发挥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建议引导碳市场形成能够反应碳减排成本的碳定价水平、尽快建立碳市场的最低限价制度、采取相对严格的碳配额核定方法等约束性政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强劲,金融全球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金融衍生品市场更是重中之重.然而较之繁荣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明显落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场内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发展历程和缺陷,并提出了在发展中克服缺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外碳中和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明君  罗文兵  尹立娟 《资源科学》2013,35(5):1084-1094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一个重要环境管理工具.本文通过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生成碳中和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深入分析了国际碳中和理论研究的知识基础和前沿演进轨迹,发现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全球碳市场、碳市场设计、森林碳补偿和碳泄漏等关键难题上;通过对比分析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碳中和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影响,揭示了碳中和制度演进路径,发现英国和澳大利亚在碳中和制度建设与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从联合国、国家、城市和大学校园4个层面解读了碳中和战略计划制定与执行情况;基于组织、活动和产品与服务碳中和案例介绍了碳中和的具体操作方法.最后,指出未来碳中和制度发展的关键在于碳补偿标准制定与推行和全球碳市场规范化程度.这为构建我国碳中和制度体系,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良性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已基本形成,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并日益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产生及其市场结构,分析了当前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并分析国际碳市场对我国的影响,提出我国今后碳金融发展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从财政与金融联合治理碳排放出发,运用外部性与庇古税、科斯定理和协同治理理论阐释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认为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共同影响碳排放;利用1999—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两步法实证检验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财税政策与碳排放显著负相关,获得金融支持较大的省份,其环境财税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金融低碳度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因此,政府应加大环境治理财税改革,加快发展碳金融;同时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联合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杨锦琦 《科技广场》2014,(8):165-168
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核证减排量(CERs)一级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国,碳金融快速发展,CDM项目数及项目预计减排量都领先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碳金融过度依赖CDM面临的风险较大,碳资产缺乏定价权,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介机构发展水平低,因此,必须坚持发展CDM,强化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创新碳金融衍生产品,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3.
王文乐 《科技广场》2014,(5):174-180
碳金融是低碳经济背景下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商业银行应战略性地把握这次机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努力实现经营意识和经营模式的转型,以碳金融为核心,构建全新的金融生态和业务模型,建立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但这种金融减排效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贸易开放等转换变量,在高、低区制之间进行平滑转换,呈现出复杂的异质性特征.因此,应该加强金融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对减少碳排放的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要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持。本文借鉴国外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相关制度安排的经验,提出几点对我国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及发展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的兴起与日益壮大,财务控制手段运用合理有效是推动企业集团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规范的财务控制模式,在其管理制度和体制上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是我国企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进程中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结合我国企业集团的特点,站在母公司角度研究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介绍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基本概论。  相似文献   

17.
邓荣荣  张翱祥 《资源科学》2021,43(11):2316-2330
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利用数字金融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本文在阐述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碳排放绩效理论的基础上,运用2012—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方向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和提高了碳排放效率,在整体上改善了碳排放绩效,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均改善了碳排放绩效。②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降低了碳排放强度,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提升了碳排放效率。总体来看,数字金融发展通过这3种效应改善了碳排放绩效。③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而在碳排放效率方面,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高金融发展水平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未来中国政府应加快发展数字金融,促进金融服务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