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57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是中国科学院结合整风运动,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充分贯彻了这一方针.与会者提出大量有关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全国科学事业的批评和建议,并提出53件提案.会议期间,提案审查小组即对52件提案给出处理意见.一些提案在大会闭幕前便被采纳.但会后由于反右运动及一系列“批判资产阶级”的运动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冲击,大会上的提案和建议落实得有限,进而影响了大会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2.
看到朱家瑞老师的坎坷经历,我体会到信念是多么重要,不管周围环境如何、不管条件如何艰苦,只要坚定心中的信念,就一定能成功。解放初期,朱家瑞在南京师范附小(琊路小学)完成了小学学业;1956年,由于父亲工作上的调动,全家迁至北京,朱家瑞于1956~1962年在北京第五十六中完成中学学业,期间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反右倾等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时期的医疗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迄今为止,分析家们普遍认为政策上整齐划一是中国国内政治运动的一大特色。本文却试图表明,即便在“大跃进”(1958-60年)这样非常“激进”的时期,中  相似文献   

4.
王红  王莹 《科教文汇》2008,(13):166-166
民粹主义是一种形成于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反现代化倾向的思潮,“大跃进”运动受到了民粹义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程芬 《知识窗》2007,(8):20-21
早在1955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在加速合作化过程的思想指导下,萌生了农业社规模要扩大的想法。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浪潮席卷全国。而在广大农村,由合并生产合作社开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亿万农民从生产模式到生活方式来了个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6.
论文首先阐述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政策在“反右”后演变为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的制度,该政策虽然在三年困难时期有所放松,但随着“四清”运动的开展,又进一步加强,进而在“文革”期间发展为大批知识分子下放干校劳动。文章进而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文革”前实行科研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情况,以及下放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简析科研上的所谓“群众路线”对科学事业的破坏。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政策是“文革”期间极左知识分子政策的前奏,对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化”运动是“大跃进”期间技术领域中诸多群众运动的典型代表.这场运动经历了开端、高潮和衰退三个阶段,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多角度的分析表明,这场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超声器质量不合格、超声技术应用不合理以及一些项目本身不具有科学性,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科技管理的运动模式和重实践轻理论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民歌运动以及文艺大跃进是一场有组织、有领导、自上而下开展起来的文艺运动。它是权威话语征用大众话语和民间资源颠覆知识分子话语的一次运动,意味着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启蒙主义精神的彻底消失和现代性追求的全面中断。虽然大跃进文艺受到"左"倾文化思潮的影响,显示出严重的虚假性和荒诞性,但它却体现着那个年代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时代情绪,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资料价值。要使文艺大跃进和1958年文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则必须对文艺大跃进如何重构被知识分子冲破了的规范、1958年文学如何走向文革文艺、两者有何内在的逻辑关联、大跃进文艺在文学史上有何特殊意义等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更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宋洋洋  杨方 《科教文汇》2012,(32):58-59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随着对延安文艺整风的历史语境及历史价值的深入认识,重新审视这篇讲话,它对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值得借鉴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跃进期间,在“卑贱者最聪 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口号影响下,一批土专家身不由已地被推进专门学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政治运动驱使下,中国科学院难以例外,也接纳一位土专家为专职研究员。作者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