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并非普通话"这"的方音读法,贵州方言中"之"作近指词语是古汉语词义的遗留;而本方言中将普通话中的"这些、这个、这时、这里、这样"等"这"类语词读作"之些、之个、之个时候、之点、之个样子"等"之"类词,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解说是对重大体育比赛临场所作的介绍、解释和评价。中国的体育解说起源于50年代,经历了摸索、成长、成熟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三个阶段中有影响的重要解说及有代表性的解说员的分析、比较,论述了中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及各阶段的解说风格。指出中国体育解说发展的趋势是向叙述,简明扼要;评论,一语中的;讲解,点到为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考古及科研价值。然而普通游客一般很难深刻认识并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这就需要在遗产旅游资源和游客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解说翻译是跨文化遗产旅游的桥梁,需遵循一定的解说原则,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解说信息的传达。本文以信阳景明园为例,从旅游解说的角度探讨文化遗产的解说和翻译问题,旨在通过有效的解说文本帮助游客正确解读文化遗产,从而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国强 《职大学报》2012,(5):84-86,89
儒家理想人格是儒家设定的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范式和完美人格形象。它的基本内涵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理想人格的目标、德目和理想人格所包含的实施"仁政"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传统作文教学重视书面语言的训练,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所谓"重目治,无视口耳之事",这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各种"说"的能力是积累作文素材与能力的起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体验生活,发展语言能力,改变词汇匮乏,改变作文时的"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对“比、兴”有三种不同的解说 ,即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文学的解说最有意义。最具有代表的说法是刘勰的“比显兴隐”说。徐复观在解释刘勰的观点时提出新论 ,认为兴句的意义不是表示实在的具有概念的意义 ,而在于“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的”。笔者认为 ,还可以把刘勰的“比显兴隐”说的解说推进一步。这里的基本理论假设是 ,“比”主要是接近认识论的 ,所以“比显” ;“兴”主要是接近存在论的 ,所以“兴隐”。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文选》三个问题进行考辨。一则考证清初著名选学家何焯,当初校勘《文选》所据底本系康熙钱士谧重刻明末毛氏汲古阁本,并非其初刻本及重修本。进而略述确定何校底本于《文选》何校及版本研究之意义及实用价值。一则考证吴希贤先生辑汇之《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中"明州本文选"书影,不是六臣注明州本,而是明万历间邓原岳刊单李善注本。一则辨证《文选·西京赋》"齐栧女"之"栧"字,非关避讳,乃俗写。  相似文献   

8.
在以麦克卢汉、波兹曼为代表的媒介生态学派指引下,媒介技术成为当下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通过梳理体育媒介技术发展给体育解说带来的变化,分析不同媒介技术下体育解说风格的特征和媒介技术发展下体育赛事解说的流变规律;探究体育媒介技术在体育解说传播模式变革、体育解说语言艺术模式的丰富、体育解说叙述模式的特点引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总结新技术赋能下的体育解说融合化转向、技术推动下的体育解说风格平民化转向、新技术引领下的体育解说娱乐性转向的趋势,对新媒介技术发展下的体育解说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韩婴论忠     
西汉初年的儒家学者韩婴积极拓展原始儒家的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他极为重视和强调并且片面地发展了原始儒家的忠君思想。他提倡臣对国君无比忠诚的精神,将臣之忠分出等级,对忠君之臣大加赞扬,而对“国贼”们则痛加斥责和鞭挞。他同时特别地强调了臣对国君应无条件地忠诚和服从,甚至达到了非常残忍的地步,抹煞了作为臣下的应有权利,中国历史上的“愚忠”思想在此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博物馆的特点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博物馆解说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为我国博物馆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说员遇到的难题。认为要适应未来体育解说的发展,需要我国的体育解说扩展内容、转变模式、创新解说形式、提升体育解说员素质、设立专题节目和培养年轻解说员,从而促进我国体育解说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国际化背景下,科学地建立城市的旅游解说系统,有助于发展城市的入境游,对入境游客顺利完满地完成旅游过程非常必要。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进行城市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布局,重视行业人员培训,规范城市解说标识系统的设置等建议,以期构建和完善一个国际旅游城市的旅游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13.
常用字探源     
十 金文中多作。文字学家马叙伦认为:古结绳时代以一条绳表“一”,而于一绳之中间作结表“十”。“十”字源于此是无疑问的,是个会意字。许慎在《说文》中说:“十为数之具也。”在解释章字时又说:“十,数之终也。”“数之具也”与“数之终也”大体相同,表示数字告一段落的意思。我们数数,数到十就结束了,再从头十一、十二往上数。《说文》讲的并非字源,而是对“十”所包含数字多少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项体育赛事都有自身特有的艺术节奏,在体育解说中,必须把握节奏,才能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一个项目的内在,这就必须做到比赛同步的语言和情绪与比赛进展相符的高低起伏.通过对解说节奏表现形式的解析,来阐述解说艺术节奏的控制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电视与体育结合形成了体育的电视化存在,对于电视体育比赛转播、制作以及解说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着力从语境角度,探讨电视体育解说的内涵、功能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在传播学和语言学意义上的独特性,以期对体育解说播音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旅游解说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旅游解说的质量提升迫在眉睫.文章从游客差异化需求入手,提出应从文化差异、年龄差异、职业差异和偏好差异四个角度提升旅游解说质量.具体应做到尊重文化、敬畏文化、传播文化;旅游解说应考虑不同年龄段的文化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游客的不同职业采取不同的解说策略;根据游客的偏好差...  相似文献   

17.
乾隆帝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六次御驾亲临济宁州,登太白楼,赏游南池,御制诗文,缅怀李杜:御制太白楼诗歌6首,御制南池诗歌15首,并作《御书杜诗》文一篇,立南池杜甫《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诗碑,题济宁南池少陵祠"荩臣诗史"匾额一个。乾隆以帝王之特有视角,吟诗品评李杜劣优。以详实全面的史料文献为依据考证源流力图还原乾隆畅游济宁太白楼南池的本真历史和作为一代帝王乾隆情系南池杜甫的思古幽情。  相似文献   

18.
荀悦史论的思想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六主"、"六臣"论,并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别的君臣对政事发展的不同影响;他的"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的政治观念建立在对君、臣、民三者关系的认识之上;而"众正积于上,万事实于下"的思想则反映了荀悦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9.
勋臣八姓是平城时期元氏最主要的婚配对象,其中穆氏子弟所占比例要大大高于其他部族子弟,是元氏最固定的婚姻群体。元氏与勋臣八姓的婚姻也是可以达到民族融合的,而这种融合和迁都后相比是隐性的和有限的。这些婚姻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20.
“妈妈”考     
“妈妈”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着广泛的内涵,这是方言称谓词张力的体现。通过对“ma”的语音演变及“妈”字源的考察,揭示出它的同源词产生的渊源;并通过“妈”、“妈妈”在汉语方言和隐语中的应用情况,揭示出它们所折射的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避讳心理、阴阳观念和宗族血缘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