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 钱钟书有一本《牛津大辞典》,这本辞典钱先生用了几十年,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这件事让《牛津大辞典》的出版商知道了,他们找到钱先生,提出高价购买、永久收藏的要求,钱钟书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在乎钱吗?”  相似文献   

2.
孙庆茂的《钱钟书传》中有这样一则读书趣话,说是钱先生少时酷爱读书,还常思考一些可笑的问题。如看《说唐》后,他想:“《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如果到《说唐》里,他的那几十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怎能打得过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锤子?可是李元霸的那对锤子到《西游记》里,又怎能比得上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重的金箍棒呢?”他比来比去一直纳闷:“为什么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中称雄?”这表明,钱钟书先生在少时便有善于探究、不盲从的良好阅读习惯。他后来做学问时常常把古今中外文学作“比较”与“打通”的研究,正是小时候习惯兴趣的发…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是蜚声国内外的“学界泰斗”,学贯中西,他著有《谈艺录》、《管锥编》等书,博大精深。那些年,从天上给他掉金子的事不胜枚举,可他却视同草芥。他有一本《牛津大词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为此,牛津大学以重金求购,可他不为所动,还对他们说:“我姓了一辈子钱,还迷信钱吗?”又有一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价16万美元,邀他去讲学半年,  相似文献   

4.
抵制诱惑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有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很老实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如实说:“这是钱。”  相似文献   

5.
路仁宏  李红 《初中生》2007,(16):26-27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非常幽默,常常妙语连珠.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后慕名求见,钱钟书说:"假如吃了鸡蛋已觉得不错,何必还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又一次,在谢绝了一笔高额酬金后,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相似文献   

6.
现代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再版后,又拍成了电视剧,一时间海内外风行。拜见、求教、采访者络绎不绝。有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钱先生家的电话,恳请钱先生让自己登门拜访,钱老幽默地婉言谢绝了,他说:“如果你吃了一个蛋,感觉味道不错,那何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记忆力极强,没有人不佩服。乔冠华就说过:“钟书的脑袋也不知怎么生的,过目不忘,真是Photographicmemory。”钱先生反应也极快。记忆力加上反应敏捷,钱先生的学问和才气就凸现出来,与众不同了。有一次,某位自称仰慕钱先生的解放军军...  相似文献   

8.
荣誉卡     
陈佳妮 《小读者》2010,(5):34-34
妈妈:“小明,你这学期捡到10次钱吗?” 孩子:“没有,只捡到一次。” 妈妈:“那你怎么会有10张拾金不昧的荣誉卡?” 孩子:“我把捡到的100元换成了10张10元。”  相似文献   

9.
紫墨水     
1946年,英若诚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读书。一次,他在图书馆一本冷门书的卡片上发现只有两个借阅者,一个是万家宝(曹禺),一个是钱钟书。被英若诚称为“简直有照相式的记忆能力”的钱钟书,有着一个同样智商极高的女儿钱瑗。当年钱钟书任教外文系,在家批阅卷子时让女儿记成绩。一次,钱瑗没头没脑地对爸爸说“:英若诚跟吴世良要好,他们是朋友。”钱钟书问“:你怎么知道?”钱瑗指指课卷“:全班学生的课卷都是用蓝墨水写的,只有他俩用的紫墨水。”聪明的钱瑗没有猜错,英若诚和吴世良,这两个同班同学都是戏剧爱好者,共同主演过俄罗斯的拉夫列尼约夫的戏《第四十一个》,英若诚演被俘的白俄军官,吴世良则演押送他的红军女战士。两人从清华毕业后,一起去了人艺,风雨同舟地过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有关修辞学理论 ,分析和论述了钱钟书先生对比喻的新解胜义 ,并以钱先生作品中的大量语句 ,例证了钱钟书先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达到了以“钱”解“钱”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小记     
1985年冬,香港记者、女作家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时任《文艺报》副主编的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生先打了个电话,被钱先生婉拒。无奈之下,吴泰昌决定来一次突然袭击。
  一天下午,他和林湄突然出现在钱钟书的家门口。一见面,钱钟书便笑哈哈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由于林湄是带着香港文学杂志社社长刘一鬯先生的问候,加之吴泰昌又是老朋友,钱钟书破例接受了林湄的采访。但钱钟书要求林湄不做笔记不录音。采访结束后,林湄根据记忆写了一篇文章《速写钱钟书》。稿子写成后,林湄将文章寄钱钟书审阅。钱钟书做了多处修改,把那些称赞他的话全部删去。在给林湄的回信中,钱钟书这样写道:“大稿活泼有感情,但吹捧太过,违反我的人生哲学,也会引起反感。过奖必将招骂,这是辩证法……”在“违反我的人生哲学”这一句旁,钱钟书特意加上小圆圈,以表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常常有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做了错事后,会咬牙切齿地说:“这一次饶过你,下一次再这样,我非揍死你不可!”而等到孩子再次犯了错误后,家长还是那一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看出了家长的弱点,不但改不了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我的一个外甥就是这样,他上初一的时候就迷上了游戏机,以至于不思学习,经常旷课,偷拿家里的钱,甚至哄骗父母,以学校收费为名,把要到的钱拿去玩游戏机。父母对他毫无办法。在一次交谈中,我问他:“你最初是怎样迷上游戏机的?”他向我作了“坦白交待”:“开始我并不敢去玩,恐怕被爸妈知道。后来试着玩…  相似文献   

13.
一、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教师让学生回忆:平常我们到商店购物时需要付出什么?当学生指出“需要付出一定数量的钱”后,教师指出:我们通常所说的钱叫做人民币,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人民币。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 1分的硬币,并闪烁。] 教师让学生说出“这是几分钱”。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1分钱上面有大写的“壹”、汉字“分”和小写的数字“1”,表示它是1分钱。 认识2分3分的人民币。(略)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5角的硬币和纸币,并闪烁。] 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多少钱?…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08,(4):52-52
问:《西门豹》一文中说:“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请问:“几百万钱”怎么解释? 答:中国古代最早以“贝”(贝壳)做货币,后来出现了仿照农具的样子铸造的货币,称为“泉”(取泉水流动之义)。据史书记载,圆周方孔或圆孔的圆形铜钱货币兴起于战国时期,称为“圜钱”,  相似文献   

15.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  相似文献   

16.
1980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都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评出的全市36位特级教师的照片,这是“文革”后第一次以这样隆重的方式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报纸一出版,立即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我的照片也荣幸地跻身其中。“钱梦龙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不少教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也难怪,36位特级教师,大多在教育界早已享有盛名,只有名不见经传的钱梦龙是个例外。于是,一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钱梦龙的路究竟是怎样走出来的?我不是学师范的,当教师完全是出于个人的选择。我初中毕业以后,因母亲…  相似文献   

17.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新概念     
初见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征文启事,脑子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保送上大学的机会”,第二个念头是“又一场文化悲剧的开始”。我对新概念的反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也许是韩寒现象出现时。初看《三重门》,曾经为他的文字大为倾倒,他的比喻运用之形象贴切与惟妙惟肖堪称一绝。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将韩寒与钱钟书拉在一起比来比去,我便有些爱屋及乌地借了一本《围城》。现在想想,真是傻得可以。但正是这本《围城》,颠覆了我原本的所有看法。比?与钱钟书?这哪里还用比。两者差太远了吧。就仿佛两双看似相同的鞋子(请原谅我将钱…  相似文献   

19.
文苑小品     
种夹竹桃的道士
  钱穆先生有一天路过山西的一座古道观,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先生好奇地问:“这古柏虽死,但姿势还强健,为什么要挖掉呢?”老道士说:“要补种别的树!”钱穆先生问:“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先生大为惊异:“为什么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士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学校从来就没有文理分科这一说。但这并不是说美国的学校不注重学生未来的出路。严格地说,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我第一次听说“职业日”这个说法,是矿矿(作者的儿子)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带矿矿去牙医的诊所做每年两次的洗牙。矿矿为牙医埃佛先生画了一幅画,很细致地把牙医的主要工具都画了出来。我开玩笑地对矿矿说:“等你长大了当个牙医也不错嘛。”矿矿说:“爸爸,你知道吗?当 牙医比不上当医生。”“为什么?”“当医生可以赚更多的钱!”当时我惊讶极了。小小孩子懂什么赚多少钱?“是职业日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