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利 《百科知识》2021,(29):28-30
因任务一再延期而被称为"鸽王"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终于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发射了,如果成功,它将成为大名鼎鼎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根据其"大天文台(Great Observatories)"计划,在10余年时间内先后发射了4台工作波段不同、均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大型空间望远镜.同时由NASA领衔、10多个国家参与研发"下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即后来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这太空中的"四大天王"及"下一代空间望远镜"都有什么特长呢?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I0014-I0016
<正>[导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拉巴马大学汉兹维尔分校(UAH)等多加机构研究人员观察到了迄今最大伽马射线爆发。前不久有消息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拉巴马大学汉兹维尔分校(UAH)等多加机构研究人员观察到了迄今最大伽马射线爆发。人们可能会对此紧张不安,担心来自太空的大量伽马射线会让地球爆炸,  相似文献   

3.
地球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2011年12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证实他们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第二地球"——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尽管位于太阳系外的开普勒-22b距离地球足有600光年,但它简直就是"胖版地球"。美国探索频道网站称,该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2.4倍,表面温度约为21摄氏度。就像大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弟球"每290天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众》2013,(4):2
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报道,欧几里德空间望远镜将于2020年发射升空,并花费6年时间对覆盖全天1/3天区面积中超过20亿个星系的形状和位置进行精密测量。并对宇宙的演化,以及对这种演化造成影响的暗物质与暗能量谜团开展考察。这将帮助科学家揭开我们这个时代最大  相似文献   

5.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22,(13):10-21
Nature:磁场指南:恒星形成过程中向磁性超临界状态的早期过渡《自然》封面:星际磁场的结构叠加在金牛座分子云上,这是利用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Planck)和赫歇尔(Herschel)太空望远镜的公开数据绘制而成。《自然》杂志第7891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对金牛座分子云磁场的观测结果。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磁场会耗散,分子云也会在自身引力下坍缩,最终导致恒星的形成。然而,星际磁场的强度一直难以测量。研究团队确定了这一磁场在名为冷中性介质的区域以及分子包层和致密核内拥有一种有序结构,表明分子云开始坍缩的时间比一般认为的更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