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群众基础,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毛泽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在农民中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开办夜校、文艺活动和红色标语等教育形式,对农民进行党的性质宗旨、革命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教育,进而打破农民封建残余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激发革命热情。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对做好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博物馆主要担负井冈山革命历史陈列展览、宣传井冈山精神、管理保护井冈山革命纪念地旧居等职责,被列入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自湘南撤离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位于湘(xiāng·湖南省别称)赣(gàn·江西省别称)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雄伟,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1927年底,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党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选择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因为这个地区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曾建立过党组织和农民协会;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各县有自给自  相似文献   

4.
井冈山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指代"井冈山",而是包含了其相关的区域,即"六县一山"。井冈山区域红色歌曲的发展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其体现出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同时作为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其鲜明的红色歌曲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教育、鼓舞士气、团结群众的作用,引领了当时根据地的文化潮流。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创建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孕育产生,并初步形成的。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武装割据;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井冈山时期坚持群众路线,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汲取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从弱到强,从小到大,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成为执政党。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群众路线。不忘初心,为梦前行。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 2 2 2页《大事年表》“192 7年 10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实际上 ,秋收起义后 ,192 7年 10月 ,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才到达井冈山。后经过半年的艰苦斗争 ,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初步地建立起来。所以宜为 :192 7年 10月 ,开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7.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开始“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随后,中国共产党内就展开了要不要建立一个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争论。争论既反映在红四军内部,也反映在红四军领导与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之间。争论的时间,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到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前后约二年多。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红四军主力要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四军主力脱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去赣南开展游击战争,对于这一史实,过去许多党史讲义或课堂教学都说这是为了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这种说法既同毛泽东同志选择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不一致,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当时,虽然在对敌斗争的策略上,毛泽东同志主张“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不赞成红四军去湘南;但是,毛泽东同志也不赞成红四军离开井冈山,离开“地利人和”的湘赣边界去赣南。  相似文献   

9.
井冈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党领导根据地军民缔造和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激情奋发的精神风貌,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出发点,准确把握井冈山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在实践中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面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实践之场。党和红军通过组织起来、宣传鼓动、情感动员、经济激励等多种方法,将湘赣边界的农民发动起来,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的生存与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动员具有扎根动员、全面动员、软性动员的特点,不仅铸就了光辉的井冈山精神,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井冈山时期群众动员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在理论上辩证把握予取关系、在行动上不断提升动员效能,才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1.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诸多重要经验,这些经验启示我们,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需强化新闻舆论工作,展形象聚民心;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培根铸魂;狠抓"关键少数",凝聚奋进伟力。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自始至终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本文试对党中央及湘赣省委对井冈山斗争的领导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党史学界的同志。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地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又召  相似文献   

13.
方志敏所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毛泽东、朱德所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并非完全相同。"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独特性主要是在坚持武装斗争中注重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策略,强调加强政权建设是根据地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领导了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而且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斗争.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和文章.特别是1933年8月,毛泽东在赣南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做了《关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1934年1月,又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做了两年来的工作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井冈山学院经过充分准备,决定在全校开设《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必修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多年来,井冈山学院充分利用地处井冈山的优势,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开发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鼓励教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等进行研究,近年来又组织教师先后开设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选修课程,学校还多次组…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革命摇篮"的重要意义;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践和理论活动过程中所孕育生成的集中华民族精神之大成的结晶——井冈山精神,更是具有"精神源头"的伟大地位.对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叙述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的战斗生活。时间在1927——1928年。女章开头,简略地介绍了红军未到井冈山前的战斗历史,然后说明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接着从四方面叙述了红军在井冈山的战斗生活:①朱总司令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②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生活;③红军与群众的关系;④红军怎样以少胜多,打败敌人。全篇文章说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是怎样在毛主席的正确思想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敌人的。课文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开头到“……选定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叙述毛主席领导武装斗争和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在这一段,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先从红军未  相似文献   

18.
[井用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完成了将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时创建起来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被陈毅元帅誉为"东井冈",这里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教育了一代  相似文献   

20.
我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期,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克服官僚主义,反腐倡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对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巩固根据地保障苏区经济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也为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