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可逆乳状液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在水包油乳状液和油包水乳状液之间逆转,集中不同液体形式的优点发挥更好的作用,现阶段主要应用于制备可逆乳化钻井液.可逆乳状液在矿场制备过程不可避免地与实验室制备过程有所区别,该区别会对可逆乳状液性质产生影响,针对制备工艺(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对可逆乳状液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  相似文献   

2.
油包水型乳状液使原油的品质降低,增加原油在收集、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的负荷。脉冲电场破乳,能有效避免水链形成。对脉冲电场作用下的液滴运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液滴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物理模型和乳状液界面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脉冲电场中乳状液的电场强度、占空比、介电常数等参数对液滴变形行为的影响;针对脉冲电场中乳状液的电场强度、分散相水滴的受力以及各电场参数,研究水滴变形的作用机理,得到水滴变形速率方程,该方程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脉冲电场作用下水滴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加热集输方式输送,能量消耗较大。原油不加热集输技术是油田节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提出原油水力悬浮输送的理念,即使用技术手段将胶凝原油整形为分散颗粒,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借助水动力实现流态化,并以悬浮状态输送。该文根据原油生产实际,研制了胶凝原油水力悬浮输送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服务于多相流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本科流体力学开放性实验的开展,还可以进行胶凝原油整形效果和不同条件下水-胶凝原油流动特性等的实验研究,助力相关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18,(2):73-77
为了研究聚合物浓度和降解时间对原油乳状液破乳的影响,采用石油沥青质四组分测定法,将原油分离成四组分(胶质、饱和分、芳香分、沥青质),并用破乳剂BSA108测定原油及其各组分与煤油混合为油相以去离子水为水相配置的模拟乳状液的破乳性能,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降解时间的聚丙烯酰胺对原油及其各组分配置的乳状液破乳的影响。实验表明原油及胶质、油分、沥青质分别配置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大小为:沥青质>原油>胶质>油分,其中沥青质对破乳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三组分;随一定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降解时间的增长以及浓度的升高,破乳难度逐渐降低,但整体上随着聚合物的加入乳状液的破乳难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降低稠油粘度,改善稠油流动性,是解决稠油集输和炼制问题的关键。简要介绍了稠油的乳化降粘原理和目前常用的方法。根据乳状液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乳化降粘剂的应用,介绍了两种类型的降粘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田进入开采高含水期后,采出液中稠油、含聚原油比重逐步增加,且采出液多为复杂乳状液,其界面膜强度高,乳状液稳定,加大了采出液处理的难度.为改善采出液的脱水状况,通常在稠油中掺入一定量的稀油以降低原油的黏度,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本文介绍了稠稀混掺在宁海站的试验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原油乳状液广泛存在于石油工业的各个环节中,乳状液液滴的粒径是研究其稳定性和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准确、快速地测量乳状液中液滴的直径是一切研究的基础。结合原油乳状液液滴直径测量的需要,开发了与之相适应的直径测量软件。该软件由图片打开、预处理、二值化、边缘检测、直径测量五个部分构成。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便捷高效、实用性强,因此该软件为乳状液液滴直径测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原油集输实现自动库的主要问题就是能否找到储油罐的正确的数学模型,使之切实可行。本文通过罐的多点静压测量方法,找到估计基础数据如:油面高度、油密度及油水界面等的数学模型来估算与原油集输盘库有关的测量值并在实践中收到了预期效果。本文介绍的油罐测量数模使储油罐的实时监控与自动盘库成为可能,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滨南采油厂王庄油田沙一段为典型的薄层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虽有一定效果,但蒸汽吞吐过程中注汽压力大、产量不高、回采温度低。根据油藏性质特点,利用注活性水开发技术对开发该薄层稠油油藏的可行性方整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该类油藏的数值模型。结果表明,活性水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其表面活性荆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能降低产水量。加入表面活性荆的关键在于乳状液中的原油比例不能超过74%,否则会使乳状液遭到破坏或变型。对王庄油田2X15等4口井的模拟结果表明,当注入流体温度高于100℃时,采用活性立吞吐生产效果较好,4口井的阶段产油量为32858.3t,阶段采收率为4.73%。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气集输课程教学中知识杂乱零散特点,依据油田联合站的主要工作流程开发出油田集输系统仿真系统,并嵌入动态演示、文字描述及多媒体文件对油气集输系统主要流程进行知识讲解和演示模拟,实现了对气液分离,原油处理,气体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过程的演示模拟。同时系统中设计手动操作过程,在学习之后自主完成实验报告。并利用组态软件开发,用PLC作为枢纽将演示软件与实验室实体模型相连接,以实现控制该模型。该软件已应用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实验室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原油破乳剂能够破坏原油中油和水的乳化状态,促使油水分离,对原油进行脱盐、脱水,所以破乳剂的选择对脱后含盐的合格率有直接的作用。通过对原油破乳剂的改进,使脱盐原油的合格率提高到98%,降低了能耗和加工成本,满足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乳化柴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柴油为原料,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醚(OP—15)作为主乳化剂,以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山梨糖醇酐单油酸脂(Span—80)为辅乳化剂,对掺水柴油乳状液的配制条件进行实验,确定了不同用量的乳化剂形成W/O型乳液时的最大掺水量,同时考察了不同的燃烧条件下掺水柴油乳液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3.
原油中的氯以无机氯和有机氯的形式存在,无机氯主要是存在于原油中的无机氯盐,有机氯主要为原油固有以及在原油开采、处理、运输等过程外加助剂所带人的含氯化合物。电脱盐工艺可脱除大部分无机氯,但基本不能脱除有机氯。含氯化合物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产生氯离子而腐蚀设备,也会使催化剂中毒,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消除原油中氯的危害的主要防护措施有优化操作提高脱盐率、加强注剂工艺防护、提升设备材质等。分析研究原油中的含氯化合物类型、分布及分解规律、相应的防护措施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南海东部三水原油进行初步评价。该原油为低硫石蜡基原油,轻质油收率高,硫、氮、氧以及重金属等杂质含量低,经蒸馏、精制后可生产优质石油产品。特别是可生产该地区急需的金属铝轧制油,收率达20%。  相似文献   

15.
煤矿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一般配置两泵以上,根据工作面液压支架用液量决定启动一台及以上乳化泵运行,当工作面液压支架用液量减少或不用液时,高压液则通过卸载阀回液箱,系统始终处于高压卸载状态,电机仍然处于负载状态运行,造成能源浪费;变频控制装置的使用可以根据工作面实时用液量变化情况,自动调整电机转速,从而改变乳化液泵的转速,供液量随着用液量实时变化,避免高压卸载,节省电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该系统在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1132(3)工作面投入试用,效果明显,平均节电率约为34%。  相似文献   

16.
对原油降凝剂的结构、合成、降凝机理及应用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稠油开采以蒸汽吞吐为主,即在井筒内注入高温高压水蒸汽,降低原油粘度,进而达到采出的目的。由于稠油储集层具有油层疏松、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等特点,加之经过多轮注汽后,很容易出现油层砂堵、渗流孔道堵塞、含水上升、管柱及配套工具断、脱、卡、吸汽剖面不均、套管损坏等问题,造成稠油井作业频率加大。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现已形成了稠油修井作业系列技术,为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清防蜡机理及矿场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含蜡原油及其特点、含蜡原油表征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了原油清防蜡技术,重点介绍了微生物清防蜡的机理及其在胜利油田的矿场应用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原油清防蜡技术研究应以防蜡技术为主,清蜡技术为辅的总体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二甲基硅油(500mm^2/s)为主要原料,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60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831为复配乳化剂,采用转相乳化法,探究了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剂配比、硅油用量等因素对硅油乳液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硅油用量为10%(相对乳液总量),乳化剂配比为span-60:1831=0.47:0.53,乳化剂用量为5%(相对乳液总量),乳化温度为90℃,乳化时间为60min.此条件下制得的硅油乳液外观均匀、细腻、无颗粒,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均聚物(PAM);考察了溶剂、交联剂及其用量、氮气、单体浓度、乳化剂种类、油水比、引发剂用量对PAM均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交联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5%,单体AM的含量为40%,油/水质量比接近1.0,引发剂过硫酸铵为单体含量的0.9%,使用复合乳化剂Span-80/OP-10,HLB=5.35.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得的PAM均聚物的粘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